[返回闲谈古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方绍伟:林毅夫的“谎言”与中国经济的两个“死锁”

送交者: 布南温[♂☆★★声望品衔12★★☆♂] 于 2024-07-10 19:44 已读 2123 次  

布南温的个人频道

+关注
方绍伟:林毅夫的“谎言”与中国经济的两个“死锁”
原创 方绍伟 老方酷评 2024年07月08日 11:21


小编:方老师,最近我注意到,一些一直看好中国经济的学者开始承认中国经济出了问题,这是在政府承认经济乏力很长时间之后才似乎勉强这么说的。另一些人则干脆说,经济已经“腹背受敌”而必须紧急行动了。还有一些人依然沉浸在“通缩繁荣”的幻影里,这个您几天前批评过了。我知道您对“繁华不再”已经有过很多深入分析,今天能否请您以更通俗的方式,给普通读者解释一下这个转变的原因?方绍伟:在进入“腹背受敌”之前,中国经济是否存在“通缩繁荣”是有争议的,人们甚至对是否存在“中国奇迹”和“中国模式”都有不同看法。但是,“通缩繁荣”并不是“低级红”造出来的新词,通缩作为名词确实是衰退,但作为形容词可以指低通胀,它早就用于描述全球化和技术进步带来的“低通胀繁荣”的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改革开放带来的“中国奇迹”其实也无法否定,因为你拿韩国和新加坡来说中国经济并没有奇迹,这其实是误读了西方世界在1990年代对中国发展的判断。

西方当年说的是“中国崩溃论”,经济更不可能有持续增长。所以,“中国奇迹”说的不是中国经济有了韩国和新加坡那样的高速发展,它说的是一个被认为要崩掉的体制居然出现了如此持续的经济发展。这显然是逆袭般的奇迹。以前否定“中国模式”也是莫名其妙,“中国模式”就是“邓模式”,否定这个只能说明眼光有问题。现在这个模式没了,倒是真到了可以否定其存在的时候了。
小编:您是说“中国模式”消失才导致的“繁华不再”?方绍伟:这个就是“饭碗经济学”、“黑板经济学”跟“新政治经济学”的区别。包括林毅夫在内的“饭碗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的下行是欧美衰退导致中国出口下降的结果。这是谎言。2020年以来中国出口一直在增加,而且也比2010年代上了一个台阶,统计数字显然比林毅夫更诚实。实际上,如果没有世界各国对中国商品的持续依赖,中国经济的状况就会比现在糟糕得多。而包括辜朝明在内的“黑板经济学家”则只会就经济谈经济,他们把目光局限在“资产负债表衰退”、财政货币政策、债务扩张、救活房地产等方面。“资产负债表衰退”是什么?德国经济学家威廉·洛卜克早在1936年的《危机与循环》一书里,就把这种衰退现象称之为“次生通缩”。

次生,就是“
资产负债表衰退”本身不是原生的,它是由更根本的原因派生出来的。西方经济步入繁荣衰退循环的根本原因,是欧文和西斯蒙第19世纪早期就提出的投资过度和消费不足(后续研究涉及政府货币政策如何助长投资过度并在衰退出现后如何加剧经济萎缩)。至于政府的财政和债务扩张对策,则是凯恩斯同样在1936年的《通论》里提出的。问题还不仅是辜朝明的理论和药方都没有任何新意,更重要的是,中国目前的“繁华不再”是由完全不同于西方的结构性问题导致的,故其财政扩张药方对中国必然无效。
小编:就是说,这两种经济学家在面对政治敏感问题时,一种与明哲保身有关,另一种则无关?方绍伟:是。林毅夫是“经济学表演艺术家”这个大家都知道。辜朝明的书都是在日美等国出版的,他不需要回避什么,所以更多的是一个认知问题。其实,连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面对中国经济时也难免陷入认知困境。相关细节我在《“克鲁格曼之谜”—— 内需不足与“制度资产”的新政治经济学》和《“孙立平之惑”——是政治解释不够,还是辜朝明误入歧途?》两文里都谈到了。

这只是“学科导向”的经济学家不可能走出学科局限而进入“问题导向”研究的结果。“黑板经济学家”只看技术性的总量问题而不看政治性的结构问题,那仅仅是因为他们只能处于“就经济谈经济”的“灯下黑”之中。一直被我批评的赵燕菁教授也是这样,他不认为问题是在政治结构,他认为当下的中国经济就是因为房地产、债务和货币才出的问题,核心是流动性危机,搞结构性改革反而会出苏联那样的乱子。
小编:什么是流动性危机?为什么中国经济的问题不是因为流动性危机造成的?方绍伟:流动性危机是现金流收入不足以应付各种债务和运营开支导致的破产风险。所以,流动性危机本质上是清偿力危机,清偿力危机可能是一般的经营不善造成的,也可能是因为突发事件、经济紧缩或政策变化,导致了正常的风险经营(如资金错配)陷入困境。中国当前的经济问题显然主要是因为政策变化造成的,首当其冲的是地方政府、各类企业和一般家庭,受冲击的核心行业是资本量最大和涉及面最广的房地产(房地产增加值在GDP中占30%,在贷款中占40%,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占50%,在居民资产中占60%)。流动性主要来自银行贷款、股票和债券。当房地产政策变化和其他行业准入政策变化导致信贷增量减少和信贷存量违约时,流动性危机、清偿力危机、资产抛售危机(通缩)、还债紧缩危机、失业减支危机和信心信用危机,就会雪崩式地波及整个经济。这当然是最近几年的经济氛围与十多年前形成鲜明对比的根本原因。这些危机显然是宏观基本面造成的,可赵燕菁却居然认为:“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并没有出大问题,此刻任何惊慌失措都是不必要的。中国经济就像一个健壮的人,心肺、肝脾、血液各种指标都没有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氧气’突然枯竭,这个‘氧气’就是‘流动性’。只要找到危机的真正原因,迅速打开被拧紧的氧气口,窒息的经济立刻就会满血复活,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赵燕菁:《地方政府要尽快开始自救》)。奇怪,一个人好端端的怎么就缺氧窒息了呢?你不去找缺氧窒息的原因,却还认为“中国经济就像一个健壮的人”,可以通过“打开被拧紧的氧气口”解决病痛,还有比这更大的自相矛盾吗?小编:这里的问题跟前面的问题一样,前面说财政投资有效,这里说举债注资有效,那为什么都不行呢?方绍伟:因为,注入流动性,不仅必须通过彻底改变房产干预政策和产业禁入政策来配合,而且必须由此能够导致资本信心和消费信心的恢复才行。正是在这里,当下的中国经济存在两个“死锁”——“债务死锁”和“信心死锁”。“债务死锁”是指政府没敢再搞大规模的负债发展,恰恰是因为经济收缩、财政吃紧使自己没了底气,而经济收缩、财政吃紧恰恰又是降债务杠杆的政策冲动搞出来的。本来,政府助推经济发展的能力和绩效可以使地方和企业有举债发展的根基,可一旦这个良性循环被政策突变整成恶性循环,“债务死锁”就无法解开。可是,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信心死锁”。

信心死锁”是指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那种生机勃勃、红红火火的气氛逐渐消失所导致的心灵创伤和死心状态——当资本信心和消费信心(还记得当年的万众创业和出国扫货吗?)从“见好就上”变成“见坏就收”时,只有“刎革到改革”那种当量级别的“乾坤大挪移”才有可能解开死锁
(方绍伟先生系旅美制度学者,著有《持续执政的逻辑:从制度文化发现中国历史》《中国不一样》等书,另有《经济学的观念冲突》《经济增长的理论突破》即将出版。微信号:FangShaoweiFrank)
喜欢布南温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