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闲谈古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博览群书名:明清战争的真相(1)八旗集团的兵力

送交者: 布南温[♂☆★★声望品衔12★★☆♂] 于 2024-06-25 20:19 已读 2173 次  

布南温的个人频道

+关注
明清战争的真相(1)八旗集团的兵力
2024-06-23 05:21·博览群书名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


明清战争,从历史研究角度说,是一场“资料不对等”战争。举例说,明朝的档案虽然存世极少,涉及明军兵力和损失的第一手文献却有很多。相对而言,八旗集团对兵力和损失数字却遮遮掩掩,资料鲜少。甚至入关多年以后,八旗集团依然是“虽罗列营制而不计兵额”、“使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1]。更惊人的是,满清倒台后,其档案不再保密,却还是找不到入关前的全面兵力统计,涉及人员伤亡的报告更为罕见。


于是长期以来,对满清集团入关前的兵力,只能靠各种间接材料来推测。对八旗集团内部的人员构成关系,史学界也缺乏明确认识。结果,得出的结论往往南辕北辙。比如有人觉得八旗集团有几十万兵力,也有人认为只有几万甚至一万多兵力。


遗憾的是,即使对有限可靠材料的收集和整理,也并不系统。


要搞清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稀少的真正第一手材料入手。将类似材料最大限度搜集并串联起来,加以互相印证,以期得出最接近于实情的整体印象和结论。


 入关前夕(1644年)的总兵力


现存的八旗集团最早的兵力统计,来自“第一历史档案馆”公开的《顺治五年八旗男丁满文档》。这是真正的第一手可靠资料。对这份档案的深入分析,或许可以成为解开秘密的钥匙。档案所示细目如下[2]:


满洲55330人


蒙古、察哈尔蒙古28785人


汉军、台尼堪等汉人45849人


(据《八旗通志》,满清入关后,自顺治元年到五年,以南明降军新编了四十多个汉军牛录,依编制有近万人。还不算零散“抬旗”和攀附的汉人。与顺治十五年数据相比,也可知入关后的汉军旗人数是增长趋势。至于所谓“台尼堪等汉人”,则不同于汉军旗。他们是满洲旗下汉人,比如“满洲旗下包衣汉人”或“满洲旗下包衣旗鼓汉人”。本文称“台尼堪等汉人”为“包衣汉军”。)


包衣阿哈尼堪(汉人)216967人

(“包衣汉军”和“包衣阿哈汉人”都简称为“包衣汉人”,容易被混淆。可是如《满洲氏族通谱》所示,这两者截然不同。八旗集团内分“兵”和“奴”两个阶级。“包衣汉军”是“兵”,而“包衣阿哈汉人”则是劳动奴隶,是干活养兵的,也不在牛录兵数内。正如朝鲜人在后金内部所见[3]:“自奴酋及诸子下至卒胡,皆有奴婢、农庄。奴婢耕作以输其主。军卒则但砺刀剑,无事于农亩者”。

残存明代档案,有一些后金逃出的汉人奴隶口供,自述工作也是“做庄稼”、“纳粮”、“种地”;满洲兵则“每月较练兵马[4]”。八旗军会从汉奴里挑选出一些“汉军”和“汉军包衣”,有时也携带一些汉奴随军“牵马”,充当“跟役”。但“跟役”未必全是汉奴,也较少直接参战。现存几份八旗损失档案,罕有跟役的伤亡记录。惟前屯卫战阵亡的137人内有7个跟役[5]。本文原则上不把“包衣阿哈汉人”列为军事人员)


综上所述,顺治五年的八旗集团共有346931个男丁。其中有近13万军事人员(确数129964人)。去掉入关后的新编汉军等,则入关前的军事系统约有12万人。值得注意的是,自顺治五年到十四年,满蒙男丁从84115人减至75748人,少了8367人。以趋势所见,入关前的满蒙男丁或比顺治五年更多。


据此,以顺治五年(1649年)数据反向推定,则1644年的八旗集团有12万兵力。其中满蒙兵8-9万人,汉军和汉军包衣兵约3万人。


入关前,除了八旗集团,满清还有三顺军和外藩蒙古两支力量。有趣的是,涉及这两个集团的兵力档案反而比较多。与缺乏补充来源的满洲兵不同,三顺军入关后补充比较容易,入关前兵力或更少。几份档案也证实了这一点:孔有德耿仲明投金时,所带官兵和水手总计有4198人[6],到崇德元年则有4350人[7],而顺治五年是5600人[8];尚可喜带着1405个男丁投降[9],到顺治五年有2300人[10]。综合判断,1644年的三顺集团约有6000-7000人(1649年明确记载是7900人)。


崇德元年,外藩蒙古共有5456个甲兵[11]。入关前规模又有扩大。崇德四年的一份档案,指责一些外藩部落在1637年劫掠济南期间,少派了2458个披甲[12]。可见外藩蒙古的兵力相当庞大。外藩蒙古每次为满清出兵20-27个旗、每旗200-300人[13]。推测总计有超过一万甲兵。


加上三顺集团和外藩蒙古,满清入关前夕可用兵力约13-14万人,其中满蒙兵约10万人。

 八旗集团的兵力变化


分析了1644年的满清兵力后,再回顾一下入关前的兵力变化过程。满清时代的汉人,虽然搞不清八旗到底有多少兵力,却知道一个常识:“不得佐领(牛录)之数,则历朝之兵数不可得而稽也”[14]。也就是说,想摸清八旗的兵数,首先要知道牛录数。


《钦定八旗通志》记载[15]:“甲寅年(1614年)始定八旗之制……每三百人设牛录……时满洲蒙古牛录三百有八,蒙古牛录七十六,汉军牛录十六”。合计为400个牛录。以一牛录三百人计,则总共有12万兵。其中满蒙兵11.5万人,汉军约5000人。


努尔哈赤在战前就有十二万兵力?靠谱吗?未必不靠谱。请看《满文老档》对抚顺之战的记载[16]:“四月十三日,寅日巳时,发八旗兵十万攻明”。而这十万兵以外,还有一些留守兵力。也就是说,开战之际,努尔哈赤手下兵力已超过十万人!


有人说“十万”是虚数吧?不是。《满文老档》还写明了十万兵的编组[17]:“二十日,分遣六万兵携俘获前行。立大功者重赏,立小功者轻赏,而负伤者视伤势轻重,酌情行赏、重赏阵亡之甲兵。汗亲率兵四万,移营前进”。《清实录》也说[18]:“令兵六万率降民及所得人畜前行归国,帝与诸王臣领四万移营”。两者的记载一致,都是四万+六万=十万兵。


《满文老档》还记录努尔哈赤多次动用重兵。举几个实例[19]:“率兵四万往取开原城”,而明朝在开原只有1万守军[20];《满文老档》对攻打毛文龙的兵力说得更具体:13540个兵[21]。而毛文龙手下只有少数正规军和难民。从这些记录看,努尔哈赤时代,后金居然往往用优势兵力来打明军。


更鲜为人知的是,《满文老档》删去的一份旧档记载,天命八年的八旗集团已有三十二万个男丁[22]:“简派八旗游击十六员,每游击管诸申(满洲)、汉人官员所隶男丁二万名”。这是包括了汉人奴隶的数字。但也证明,努尔哈赤完全可能拥有10万左右的兵力。


萨尔浒之战后,明朝和朝鲜也普遍认为后金有十万甚至更多兵。举些例子。


《明实录》[23]:“奴酋之兵,据(萨尔浒)阵上所见,约有十万”;熊廷弼也报告[24]:“(后金)计兵已近十万”。


朝鲜人李民寏在萨尔浒后当了一年多俘虏,对后金内情有亲身体察。他所知后金有360个牛录,14-20万兵(骑兵8-10万)[25]。明朝军官所写《武备要略》,也说后金有360个牛录[26]。与满清自称的400个牛录差异不大。天启元年,光海君派郑忠信出访后金,回报称[27]:“(后金)八部大约九万六千骑也”。


几年后却有了不同情报。天启四年,毛文龙将18名后金俘虏送到北京,在中军都督府衙门接受审讯。其中有个“牛鹿”豹販供述说[28]:“计奴酋有牛鹿三百余,领兵多寡不等”、“奴酋有兵七万”、“复称我兵杀奴兵一万余,尚有精兵五万余。”

(崇祯十一年,后金逃回的汉人称清军为“有马精兵达子”和“步兵达子”[29]。崇祯十三年的逃回汉人也说“有马精兵达子”[30]。在后金内部,“精兵”或专指骑兵?不一定。但立此存照)


豹販知道“牛鹿三百余”,其牛录额真的身份或许不假。但他只是个25岁的中级军官,所知有限,所供数字也未必精确。关键是豹販口供反应出一个问题:战争爆发六年以来,后金兵力或因战损而有过急剧减少。


进入皇太极时代,《满文老档》不再提及总兵力或总男丁数,对于战役兵力的说法也更加模糊。可能是皇太极更怕泄密。


还有更离奇的事情。天聪八年(1634年)九月,皇太极突然下令只留240个牛录,其他牛录全部解散,以其兵力来弥补缺额[31]:“八旗制设牛录,一例定为三十牛录。如一旗于三十牛录之外余者即行裁去,以补各旗三十牛录之不足者”。


也就是说,在皇太极看来,他的兵力只够编240个牛录。据崇德二年奏本[32],满洲牛录编制仍是“满洲规矩每三百”。以此计算,则皇太极手下实有7.2万兵。


到底发生了什么?令后金从1618年的400个牛录十多万兵,减少到1634年的240个牛录七万兵?


还真发生了大事。就在皇太极下令裁编前不久,刚刚结束了宣大之战。第二年,朝鲜使臣出访后金,发现人丁变得特别稀少[33]:“(城内)民家未满千户。城外四面人家,几至万余户,但人物鲜少”。这引发了朝鲜人的兴趣。他们在后金内部到处打探消息,问了很多人,获悉后金不仅在宣大吃了大败仗,损失还特别惨重:


“上年从宣大之战,仅得生还军合二万余,而太半死亡”、“自宣大之败,兵数甚少”。一个祖大寿的老兵还告诉朝鲜人,大凌河被俘的1.5万军民只剩5000人;“且孔耿兵亦死亡过半。兵势甚凋残尒。”综合这些说法,后金在宣大死亡超过2万人;两顺集团也遭到重创。


(大凌河降众剧减倒不全是战死,还有很多是逃回明朝。《满文老档》有记载:“凯旋以来,自大凌河携来之汉人,逃者甚多”。明朝的记录也显示,明辽军在长山和大凌河名义上损失了19990人,但在收容整顿后,实际只减少了9400人[34]。可见确有大量被俘或失散人员回到明朝)


宣大一战死了超过2万人,大凌河投降的明军又大量逃跑。这样的背景下,皇太极也只能大量裁减牛录。


有人会说,如果后金真的遭受重创,光靠新的适龄男丁肯定难以补充,必然要寻找新兵源。没错,皇太极真这么干了!宣大惨败后只过了四个月,皇太极就开始大抓索伦人充当“新满洲”。据《清实录》,仅1635-1640年三次远征黑龙江,就掠来16734名索伦人,内有5832名壮丁,另有大量“不入册”儿童分给各牛录充当储备兵员(每个牛录200个儿童,规模惊人)。1641年又收降1675个索伦人。账面合计就有18409人。

明朝也发现皇太极的行动。崇祯十二年(1639年)十一月,满清有两人投奔明朝,供称[35]:“(清军)去抢鱼皮达子(索伦人),每年抢一次,抢来数百或千余不等,每犯抢以鱼皮达子冲锋”。可见除《清实录》记载的三次大规模行动以外,还有多次中小规模的抢人行动。“每犯抢以鱼皮达子冲锋”的供词,也得到满清史料证实。1640年抢来的三千索伦壮丁,就被皇太极送到最前线锦州[36]。送去的还有所谓“新附蒙古”。皇太极也大量招募蒙古人来补充八旗集团。


汉军也损失惨重。努尔哈赤后期的汉军规模不详(初期是五千人左右)。一说曾经有很多,但被“杀无谷汉人”政策干掉了大部分(顺治十七年,汉军旗高官私下也说努尔哈赤“杀穷鬼”、“杀富户”,以至“辽人昔已杀尽,十无一二”[37])。对此先不深究。皇太极时代,汉军的规模有具体数据。

天聪五年(1631年),皇太极把汉军交给佟养性集中指挥,据《八旗值月档》统计有1660名行营兵和1620名守兵[38],合计3280人。其后,加上大凌河的上万俘虏和奴隶征兵(天聪七年一次就征汉兵1580人),汉军必定远远超过1万人。可是到了崇德二年(1637年),满清内部奏本却说汉军只剩“马步兵丁近万[39]”,就是说不到一万人。三顺集团此时另有5900人[40]。此后,皇太极又从奴隶里挑选了一些汉军。大凌河后,他感到明军俘虏不可靠,一般都杀光(如皮岛和松锦),只留一些军官和家丁之类。


综上所述,皇太极用新的满蒙适龄男丁、索伦人、“新附蒙古”、奴隶、俘虏来补充和扩大八旗集团。入关前却只有12万八旗兵。换言之,他用尽手段,也只能保持与努尔哈时代相当的兵力。


更有趣的是,皇太极下令只留240个牛录后过了3个月(12月),编制上仍有390个牛录(与1614年的400个牛录相近)。证据就是皇太极自己的说法[41]:“率每旗将领一员,每牛录甲士一名,共四百人”。此后,牛录数还在不断膨胀。按满清几个官书的记载,到入关前已有583-592个牛录[42]。


皇太极为何取消裁减令?道理很简单:裁减编制,就会有很多人丢官。只有增加编制才能满足升官许愿。对面的明军也一样。崇祯十年的辽东明军,以兵数计只能编20-30营,每营2000-3000人,实际却有53营,每营1000人左右[43]。编制多,官才会多。也算一种鼓励机制吧。


皇太极的兵不比努尔哈赤更多,牛录却多出近200个。这会产生什么后果呢?必然是牛录兵数大幅缩水。果然,到了崇德六年,皇太极下令[44]:“每牛录满洲,3人中许1人披甲,以60名为常数。”可见满洲牛录的平均兵数,已经从300人减少到180人左右。


入关前有309-310个满洲整牛录、2-18个半牛录。以每牛录180人计,则有6万满洲兵。这与顺治五年统计的5.5万满洲丁非常接近。可见推论应该是正确的。


蒙古八旗有117-118个牛录,或有5个半牛录。顺治五年统计蒙八旗有近2.9万男丁。入关前可能有3万人。蒙古牛录似乎相对足额一些。

汉军有157-164个牛录和1-5个半牛录。如前所述,汉军连同包衣汉军约3万人(包衣汉军不属于汉军牛录)。汉军牛录按编制是200人[45],可是平均数也不足额。


通过分析八旗兵数,对其损失情况也可以有个大概认识。如前所述,天命八年(1626年),八旗包括奴隶在内有32万男丁。过了二十三年,也就是顺治五年(1649年),八旗集团含奴隶依然只有34.6万男丁。这二十三年间,且不算新适龄男丁、抢来的索伦人和“新附蒙古”、编入汉八旗的降军等等,仅仅五次入塞劫掠,满清就从关内掠走超过百万人口。

换言之,二十三年间,八旗集团内部非自然损失大大超过一百万人。死者绝大部分肯定是汉人奴隶。甚至到了康熙时代,每年自杀的八旗奴隶就有两千人[46]。入关前,虐待、饥饿等等横死者必然更多。从后金逃回的汉人口供[47],也多“受苦不过”、“割筋杀害不留”、“不纳完就要打”、“割去脚筋”之类内容。


八旗的军人损失也不会少。如前所述,八旗兵数并非持续增长,而是处于忽高忽低的过山车状态。初始兵力超过十万人,几年后或减少为5-7万人;再恢复到10万人左右,又减少至7万人……虽然满清很少保存损失记录(现存几份损失记录,其中一份还贴着“不入档”纸条,或是原定销毁的文件),但还是有更直接的证据。《八旗通志·忠义传》收录入关前战死的八旗将佐有225人:满八旗183人、蒙八旗26人、汉八旗16人。

与之比较,《盛京战报档》记录皮岛战阵亡了38个军官[48],《忠义传》却只有10个死于皮岛的军官名单。另一份《战报档》记了7个阵亡的满蒙章京的名字(另有123个甲士阵亡)[49],却没有注明时间地点。按名单排查后,只能确定其中有1人收入《忠义传》(1637年死于栾城)。死亡军官也只有数分之一名单得以保存,可见其伤亡规模很大。


以上是对满清集团兵力的大致推测。但兵数并一定不等于战斗力。明末战争,是一个以披甲兵来衡量战斗力的时代。“披甲”,就是下一个话题。

喜欢布南温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