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闲谈古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海佑老师:政府失去公信力,后果有多严重?

送交者: 布南温[♂☆★★声望品衔11★★☆♂] 于 2024-06-23 8:47 已读 1012 次  

布南温的个人频道

+关注
政府失去公信力,后果有多严重?
原创 海佑老师 海佑讲史 2024-06-22 19:59


明朝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戚家军,在平定倭寇海患以后就好似人间蒸发了一样,这么优秀的一支军队,他们后面去了哪里,为何史料语焉不详?戚家军的消失,成了一个谜题,而这个谜题背后的答案,或许能给出大明灭亡的原因——公信力是一个政府乃至民族立足的基石,特别是碰到风浪的时候。1



戚家军最后的去向,记载非常少,《明神宗实录》中只有这么一句话:


“万历二十三年十月,己未,防海兵以要挟双粮鼓噪,蓟镇督、抚、道臣擒其倡乱者正法,余党尽驱南还,奏闻兵部覆请,报可。”此事被称为“蓟州兵变”,在明朝中后期的历史中,鲜为人知。实录中的“防海兵”其实就是世人口中的“戚家军”,从这个记载看,当时在军饷钱粮上,戚家军很不满,有自己的诉求,还产生了躁动,带头的被就地正法,其余的也被遣散回原籍,战功赫赫的戚家军,就这么没了。

[Insecure Code] [< mpcpc js_editor_cpcad="" class="js_cpc_area res_iframe cpc_iframe" src="/cgi-bin/readtemplate?t=tmpl/cpc_tmpl#1719060904577" data-category_id_list="1|16|17|2|21|24|28|29|31|35|36|37|39|41|42|43|46|47|48|5|50|51|55|56|57|58|59|6|60|61|62|63|64|65|66|67|68|7|8" data-id="1719060904577"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display: block; width: 677px;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border: 0px;">]


纪律严明的戚家军为什么会哗变,还动乱呢?2



嘉靖年间,东南倭寇肆虐,戚继光先后几次义乌招募农民及矿工入伍,组建一支新军,这就是后来的戚家军。


经过严格训练,戚家军军纪严明,勇猛善战,5年的艰苦斗争后,最终剿灭倭患,戚继光及一干将领均被论功晋升。在平定倭寇的过程中,戚继光与朝中的张居正、谭纶等心怀天下、锐意实干的能臣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当然,这也为以后戚家军的覆灭埋下了伏笔。嘉靖死后,隆庆帝即位,重用徐阶、高拱、张居正、谭纶等人,朝中深感九边重镇军备废弛,鞑靼频繁扰边,于是调谭纶任蓟辽总督,整备边防。谭纶到任之后才知边防军素质太差,得重新操练,该选谁来操练呢?作为戚继光的好搭档,谭纶第一时间当然是想到他,于是向朝廷建议调戚继光来蓟州练兵。如此一来,平定倭寇之后,戚继光又带着戚家军北上,整顿边防,抵御鞑靼的进犯。



在此期间,戚继光带领戚家军重修长城,现如今的长城,其实就是戚继光带人修的。守边期间,鞑靼朵颜部进攻了几次,都被戚继光打败,之后也就老实了,不再进犯。万历七年(1579年),朝廷鉴于戚继光守蓟州功勋卓著,加升其为太子太保,后又加少保,“戚少保”之名由此而来,戚家军中大批军官亦由此升职。3年后,戚继光的好友张居正病故,朝堂一时之间风云变幻。3



从小就被张居正压制,万历对他有点恨之入骨,张居正刚死,就迫不及待地展开清算。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朝野纷纷掀起一股反张居正潮流,作为他的好友,戚继光也遭受攻击。万历十一年(1583年),朝廷改戚继光镇守广东,广东一直相安无事,这对一个将领来说就相当于贬谪养老。

[Insecure Code] [< mpcpc js_editor_cpcad="" class="js_cpc_area res_iframe cpc_iframe" src="/cgi-bin/readtemplate?t=tmpl/cpc_tmpl#1719060889491" data-category_id_list="1|16|17|2|21|24|28|29|31|35|36|37|39|41|42|43|46|47|48|5|50|51|55|56|57|58|59|6|60|61|62|63|64|65|66|67|68|7|8" data-id="1719060889491"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display: block; width: 677px; 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border: 0px;">]


戚继光走马广东,但心里并不愉快。这些年,好友谭纶、张居正、俞大猷以及部下王如龙、陈大成相继离世,更让他心灰意冷,他一再上疏告退,加上朝中言官弹劾不断,万历十三年(1585年),神宗皇帝同意了他辞职的请求,戚继光回到故居养老。虽然战功赫赫,但戚继光一直非常大方,经常将自己的赏赐分给手下的将士们,虽为将多年,他并没有多少积蓄,“野无成田,囊无宿镪,惟集书数千卷而已”。退休之后没了薪俸,戚继光的老年日子过得很拮据,甚至没钱看病抓药,万历十五年,这个著名的年份,戚继光病逝,享年六十一岁。



作为功勋卓著的抗倭英雄,他最后的境遇令人扼腕叹息,朝廷的党争已经到了毫无底线的地步,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竟流血又流泪。随着戚继光、俞大猷的相继离世,戚家军没了依仗,在北方饱受歧视和打压。明朝除了文官有“南北榜之争”,武将里面也存在南北分歧与歧视。与戚继光同时期的李成梁,是隆庆、万历朝的另一颗明亮的将星,“南戚继光、被李成梁”,一个平倭寇,一个镇辽东,都是帝国柱石,后来两者的境遇却是天壤之别。戚继光死后,戚家军先是被派往宁夏平定刘东晹的叛变,之后又跟随李如松前往朝鲜,驱逐进犯的日军。由于失去了靠山,成了没娘的孩子,戚家军虽如以往一样作战勇猛,但战功屡屡被算到辽东军头上,钱粮也常被克扣。日积月累,矛盾越来越深,后来就有了万历二十三年的“蓟州兵变”,戚家军彻底被雨打风吹去。4



一代抗倭名将,民族英雄,孤独老病而死。


数千南征北战,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因讨要钱粮饷银,被杀掉一批放逐一批。作为一个朝廷一个政府,大明此等做法,无疑是毁了自己公信力的根基。一代名臣张居正,死后被抄家,家属或饿死或流放,还险些被开馆鞭尸。粉身碎骨浑不怕,为大明续命200年的于谦,说砍就砍了。


谁还为大明卖命?谁还敢为大明卖命?自土木堡之变,武将勋贵全军覆没后,明廷只能依仗文官治国,随后难以避免地陷入党争泥淖。党争之下,屁股立场大于所有,身死族灭和荣华富贵,就看你会不会战队。英雄没有死于沙场,而是死于党争,死于自己人的屠刀。200年浸淫下来,明廷公信力破产,大家没有了家国观、民族观。明朝末年的时候文臣武将望风而降,就是前面造孽的后果。上至总兵党魁,下至黎民百姓,没人再相信你大明朝廷,人们肚子里装的、心里盘算的,都是一己之私利,带着整个华夏跌入了黑暗的深渊。这后果,不可谓不惨烈;这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喜欢布南温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