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闲谈古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林长风:中国历史上被外族俘虏的七位皇帝,哪个更屈辱?

送交者: 布南温[♂☆★★声望品衔11★★☆♂] 于 2024-06-08 10:16 已读 1158 次  

布南温的个人频道

+关注
中国历史上被外族俘虏的七位皇帝,哪个更屈辱?
首发2024-06-07 11:48·林长风

中国历史上曾有七位皇帝被外族俘虏,哪一个被俘之后过得更加屈辱呢?


第一位:晋怀帝司马炽

司马炽是西晋第三位皇帝,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的第二十五子,也是著名的“傻子皇帝”司马衷同父异母的弟弟。


司马炽本人其实并无当皇帝的野心,当然最开始的时候,他也不具备当皇帝的条件。司马衷继位的时候,他才6岁,被封为豫章王。八王之乱的时候,司马炽已经15岁了,但他并未参与其中,并且行事低调,既不交结宾客,也不涉足世事,只是一门心思钻研史籍。


但就是这么一个书呆子型的人,竟然在成都王司马颖和河间王司马颙对立之下,被鬼使神差的立为了皇太弟,成了皇帝接班人。


司马衷死后,司马炽继位,改元永嘉。之后,晋朝内部更加混乱,匈奴等少数民族也开始建立独立的政权,其中一个叫刘渊的已经自称汉帝了。


永嘉五年,刘渊之子刘聪的军队攻入洛阳,司马炽在逃往长安的途中被俘,被送往平阳囚禁起来,刘聪还封他为会稽郡公。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永嘉之乱”,这一年司马炽也不过才27岁。


司马炽被俘之后,其实是很想活下来的。有一次,刘聪在宴会上跟他说起旧事,司马炽很没骨气的说道,“只恨当时没有早早地认识你的帝王之相啊。”刘聪又问司马家族内部为何骨肉相残,司马炽立刻拍马屁说,“这是上天的意思,大汉(刘聪政权)将应天意受命,所以我才被您俘虏了啊。”这番话说得刘聪心花怒放,当晚就赐给了司马炽一个媳妇。


尽管司马炽奴颜婢膝,但最终刘聪还是没放过他。公元313年正月初一,刘聪大摆宴会,命令司马炽穿着戏子的青衣,给在座的大臣斟酒。这一行为让曾经的西晋大臣看到后,悲伤难忍,当场放声大哭。刘聪意识到司马炽仍有影响力,为以绝后患,二月,刘聪一杯毒酒送走了司马炽,年仅29岁。



第二位:晋愍帝司马邺

司马邺是司马炎的孙子,其父司马晏是司马炎第二十三子,因此他是晋怀帝司马炽的侄子。永嘉之乱之后,司马炽被刘聪俘虏。司马邺得到大臣拥戴,成为皇太子,承制行事。永嘉七年(313年),司马炽被刘聪毒杀,司马邺即与于安登基称帝,年号建兴。


司马邺比叔叔司马炽小16岁,登基为帝时年仅13岁。当时的西晋皇室、世族,大部分已经迁到了江南,西晋中原王朝已经名存实亡,并且没人给他们进贡,所以朝廷中的文武百官饭都吃不上,只能靠靠采集野生的谷子来生存。


建兴四年(316年)八月,刘聪派刘曜率军围攻长安,长安城内本就缺粮,如今被围,仅两个月就饿死一大半人,发展到了人吃人的局面。就算司马邺是皇帝,也只能吃酿酒用的曲饼(饼状的酒母,味道可想而知),但没几天也吃光了。晋愍帝饿的直哭,只好决定投降。


十一月十一日,晋愍帝派人向刘曜送上降书,自己乘坐羊车,脱去上衣,口衔玉璧,侍从抬着棺材,出城投降,群臣无不哭泣呼号。刘曜烧了棺材,接受了玉璧。然后,司马邺也被送往了曾经囚禁司马炽的平阳。


刘聪封司马邺为怀安侯(比司马炽的会稽郡公低一级)。司马邺投降后,刘聪对他百般羞辱。刘聪外出打猎,让他穿着戎服,手执戟矛,在前面开路,百姓聚在路旁观看。刘聪举行宴会的时候,让他倒酒、洗酒杯,上厕所的时候,让他拿马桶盖。而凡是对此表示不满的,则被刘聪统统杀害。比如当时跟随司马邺的麴允,这是一位曾击败过刘曜的大将军,当他看到司马邺不得不对着刘聪叩头跪拜时,忍不住伏地痛哭,愤而自杀,可谓忠烈。


尽管司马邺也很想活下来,忍受了刘聪的种种羞辱,可是在两年之后,刘聪还是派人杀了他,年仅17岁。



第三位:后晋出帝石重贵

在历史上被人骂的最多的,绝对有“儿皇帝”石敬瑭的一席之位。五代十国初期,石敬瑭以割地、称臣、称儿为条件,在契丹的出兵帮助下建立了后晋,,然后割了幽云十六州给契丹,并每年献帛三十万匹,从此中原门户大开,再无宁日,一直祸害到明朝建立。


石重贵就是石敬瑭的养子。石敬瑭自己有六个亲儿子,但前五个儿子早亡,仅剩幼子石重睿一个。石敬瑭临死前,将石重睿抱起放到冯道的怀里,希望冯道能在自己死后,扶立幼子为帝。但石敬瑭一死,冯道就“国家多难,宜立长君”为由,拥立二十八岁的石重贵为帝。


石重贵和石敬瑭大为不同,很有骨气。石重贵上位之后,立即派人对契丹表明态度,“只称孙,不称臣”,意思就是要独立。使者对耶律德光说,“先帝则北朝所立,今上则中国自策,为邻为孙则可,无臣之理。”且言:“晋朝有十万口横磨剑,翁若要战则早来,他日不禁孙子,则取笑天下,当成后悔矣。”


对此,耶律德光自然大为不满,于是在石重贵登基一年半之后,发兵攻打后晋。虽然石重贵气节可嘉,但实力不允许啊。三年之后,契丹兵在叛徒的帮助下,攻入京城,石重贵持剑驱赶后妃以下十多人准备效仿李从珂投火自焚,却被亲兵校尉薛超抱往,自杀未遂,随后被控制。不久后,耶律德光亲至东京,将石重贵封为负义侯,流放到渤海国故地——黄龙府。


石重贵被放流途中,沿途各地都被严令不许拜见或供给食宿,搞得石重贵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只得杀骑行的马匹充饥。后来,马匹也没了,只能采野果野菜来充饥。


到锦州时,契丹兵胁迫石重贵去拜谒耶律阿保机的遗像,石重贵受不了屈辱,哭着说:“薛超误我,不令我死,以至今日也。”


石重贵在黄龙府过得极为屈辱,缺衣少食且不说,儿子被抢走,幼女被抢走,甚至自己的宠姬赵氏、聂氏等也被抢走。石重贵悲愤不已,却又无可奈何。


就在这种屈辱之下,石重贵生活了27年,在自己60岁的时候病逝。



第四、第五位:宋徽宗赵佶和宋钦宗赵桓

这俩货放一块,是因为这父子俩是一起被俘的。


1125年十月,金国在消灭了辽国之后,分兵两路南下进攻宋朝,直逼宋朝国都开封。宋徽宗赵佶被吓到昏迷,醒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索要纸笔,“皇太子可即皇帝位。”于是,26岁的太子赵桓受父亲宋徽宗赵佶禅让登基,是为宋钦宗,改年号为靖康。


靖康元年,金军攻破开封,赵桓率大臣多人前往金营求和,被迫递上降表,受尽凌辱。随后,金人就来索要金一千万锭,银二千万锭,帛一千万匹。当时开封孤城之中,搜刮已尽,根本无法凑齐。于是赵桓下令大肆搜刮金银。金人索要骡马,朝廷便奖励揭发,凑了7000余匹,京城马匹为之一空。金人又索要少女一千五百人,赵桓早被吓破了胆,不敢怠慢,凑不够数就让自己的妃嫔抵数,很多人不甘受辱,自杀者甚众。


灭宋是金国的既定方针,于是靖康二年二月六日,钦宗被废为庶人。七日,徽宗等人被迫前往金营,(之前钦宗已经再次到金营议和被扣留)。当金人逼迫徽、钦二帝脱去龙袍时,随行的李若水抱着钦宗,不让他脱去帝服,还骂不绝口地斥责金人为狗辈。金人恼羞成怒,用刀割裂他的咽喉,割断他的舌头,至死方才绝声,可歌可泣!北宋灭亡后,金人册封一向主和的张邦昌为帝,国号“大楚”,建立了傀儡政权。


四月一日,金军分两路监押,包括徽宗、钦宗、及众多亲王、皇孙、驸马、公主、妃嫔等北行。同行的还有朝廷各种礼器、古董文物、图籍、宫人、内侍、倡优、工匠等等,包括被驱掳的百姓男女不下10万人,北宋王朝府库蓄积为之一空。


北行途中,赵桓等人白天被缚在马背上,晚上则“絷帝及祁王、太子、内人手足并卧”,以防逃跑。宋徽宗爱妃王婉容等被金将强行索去。赵佶妃嫔曹才人如厕时,被金兵趁机奸污。到相州时,适逢大雨不断,宫女到金兵帐中避雨时又被金兵奸淫,死者甚多。


到金国都城后,赵佶与赵桓被命令一起穿着丧服,去谒见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庙宇,意为金帝向太祖献俘。尔后,宋徽宗被金帝辱封为昏德公,赵桓为重昏侯。此外,韦贤妃以下三百余人入洗衣院(相当于金国的官方妓院),赵桓的皇后朱氏不堪受辱,投水而死。


七年之后宋徽宗赵佶病死,死后尸体被金人烧做灯油。又过了26年,金主完颜亮命宋钦宗赵桓与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出赛马球,比赛中金主完颜亮先令人射死耶律延禧,赵桓见状大骇,跌下马去,之后被乱箭射死,尸身也被乱马践踏。终年62岁。

第六位:宋恭帝赵㬎(xian,三声)

宋恭帝赵㬎是南宋第七位皇帝,虽然他被元军俘虏,但他并不是最后一位皇帝,而是倒数第三位,因为临安城破之后,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人还连续拥立了两个幼小皇帝,这与本文无关,暂不细说。


赵㬎奉遗诏即皇帝位时,时年四岁, 次年改元德祐。当时的太皇太后谢道清垂帘听政,但军政大权仍在宰相贾似道之手。此时,蒙古铁骑已将四川拿下,长江中上游基本被元朝占领,南宋已经风雨飘摇。


德祐二年,南宋朝廷派遣监察御史刘祒奉表称臣,元世祖忽必烈,降封赵㬎为开府仪同三司、瀛国公,随后又将其迁居到上都。


到了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十月,瀛国公赵㬎已有十八岁了,忽必烈下诏派遣赵㬎入吐蕃,学习梵书、西蕃字经。十九岁到西藏喇嘛庙里出家,得法号“合尊”,此后为了忘却曾经伤心事,潜心学习藏文,果然皇天不负有心人,何况赵家的人就是带着这种遗传的文化素养。不数年,赵㬎已经在藏佛界暂露头角,成为把汉文佛典译成藏文的翻译家,并且还担任过萨迦大寺的总持,成为当时西藏的佛学大师,四处讲经、潜心研究佛学,一生如此。


赵㬎的结局只在《佛祖历代通载》汉文版里提了一句:“至治三年四月,赐瀛国公合尊死于河西,诏僧儒金书藏经。”即公元1323年,宋恭帝赵㬎才结束他作为喇嘛的生活,也结束了他47年的俘虏生活。算起来他在西藏定居了34年,其间再也没有踏入中原和那思牵梦绕的江南故乡!

第七位:明英宗朱祁镇

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位皇帝,在他之前,明朝的皇帝都还不错。开国皇帝朱元璋不用说,之后的建文帝也算一个轰轰烈烈的英雄,篡位的朱棣曾杀得蒙古人不敢北望,再往后的朱高炽、朱瞻基父子合力开创了十年的“文宣之治”,就是到了朱祁镇这里,突然就垮了。


按道理说,朱祁镇虽然继位时只有九岁,但当时内阁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辅政,幕后有祖母张太后作为后盾,他只要不乱来,明朝还能往上走一走。可是,正统七年(1442年)张太后去世后,朱祁镇就开始宠信曾被张太后打压的司礼太监王振,弄权干政,开启明代宦官专权的先河。而三杨中的杨荣已经去世,另外两杨年事已高,已经无力抗衡了。宦官王振的声势如日中天,甚至在奉天殿落成宴会自比周公,由此可见一斑。


正统十四年,鞑靼、瓦剌大军分道入犯明朝,也先入侵大同,脱脱不花入侵辽东,阿剌知院入侵宣府,其中尤以也先一路来势汹汹。随着各路军情传来,王振怂恿朱祁镇御驾亲征,朱祁镇不知自己斤两,不顾众臣苦苦劝阻,欣然同意。


朱祁镇抵达土木堡后,又听信王振建议,导致指挥失误,陷入瓦剌骑兵的重重包围之中,无力突围,只好坐待援军。不久之后,瓦剌骑兵击败明军朱祁镇与与亲兵乘马突围,反被瓦剌军俘虏。张辅以下五十多名勋贵大臣死于乱军之中,而王振则在乱中被朱祁镇的护卫将军樊忠所杀,这就是著名的土木堡之变。


朱祁镇被俘后,也先询问群臣如何处置朱祁镇,大家都认为明朝皇帝是“大元”的仇人,要求杀死,但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则认为朱祁镇能在乱军中毫发无伤是得天佑,不可杀死,并力主送回。也先只同意不杀朱祁镇,但决定挟为奇货,以便攻取北京。而朱祁镇竟然还真的就同意了,跟随也先大军一起叩关劝降,幸亏当时的宣府守将杨洪拒绝了。


后来,也先率军至大同东门,宣称要护送朱祁镇回北京重登皇位。明朝第一忠臣于谦危机之中,拥立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登基,并组织了北京保卫战,打退了也先军队。朱祁镇也就被也先带回来的漠北。


朱祁镇被俘之后,也先对其相当礼遇,每二日进羊一只,七日进牛一只,逢五、逢七、逢十日便举行宴会,每天给牛奶、马奶。据说也先也提议将自己妹妹嫁给朱祁镇,被朱祁镇婉拒。甚至当杨善奉朱祁镇南归时,也先率众头目送驾半日路程,临别时还下马解所佩弓箭战裙赠给朱祁镇。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更是连送两日,初八至野狐岭才痛哭而回,仍命五百骑送到北京。


朱祁镇被俘了一年多,回到北京城后,已经当了皇帝的弟弟朱祁钰当然不会给他好脸色看。尽管朱祁镇一再表示自己已经无意皇位,但还是被幽禁进了冷清的南宫,并且供奉也很不周到,以致朱祁镇的老婆钱皇后(朱祁镇被俘之后,钱皇后在佛像前日夜祷告,跪瘸了一条腿,哭瞎了一只眼,并拒绝治疗)不得不做些针线活,让人带到外面出售,来换取一些食物和日用品。


景泰八年,朱祁钰病重,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密谋朱祁镇复辟,夜里用巨木撞开南宫宫门,拥簇着朱祁镇上轿,到天亮时行至奉天门,升座受贺,重新坐上了皇帝宝座。病重的明代宗朱祁钰得到消息后,知道大势已去,无可奈何,十几天后病重而死。史称“夺门之变”。


朱祁镇重新即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杀了于谦,这个曾经力挽狂澜的大明忠臣,明明手中有着足够反抗,甚至另立新君的能力,却为了大明江山的稳固,一言不发,毫不抵抗,束手走进大牢,等待死亡。


朱祁镇复辟后,除了杀于谦、王文及朱祁钰的亲信太监外,还继续清算之前在奉迎、易储等问题上得罪过他的人,为王振平反,同时重用拥戴他复辟的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等人。不过,不久这些夺门功臣就互相倾轧,也都一一被杀。天顺八年正月十六日,病重的朱祁镇下令废除嫔妃殉葬的祖制(此处不得不提一笔,尽管我认为这是他做的唯一一件好事),第二天,朱祁镇驾崩,终年38岁.。


最后感慨一下,朱祁镇这个人虽然能力不行,品行不咋地,但个人魅力是真的大。和其他被俘的皇帝不同,他不仅受到了礼遇,而且还跟敌人结下了深刻的友谊,甚至伯颜帖木儿送行的时候还哭了;回国之后,还有那么多人同情他,效忠他,比如在“金刀案”中,小太监阮浪虽受尽酷刑折磨,也没得到一句关于朱祁镇有复辟企图的供词;最后,竟然还有人拥立他复辟为帝,让他重新当上了皇帝。不得不感叹,同人不同命啊。



要说在被外族俘虏的七位皇帝中,谁过得最好,当然首数朱祁镇,其次是宋恭帝赵㬎。但要论谁过得更加屈辱,可能就见仁见智了。我个人认为:最屈辱的应该是宋钦宗赵桓,毕竟他被俘后生活得时间最长。您认为哪个皇帝被俘后最屈辱呢?

喜欢布南温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