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老 炮 儿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用毒品打败毒品,一点不意外,从历史角度讲讲可乐出现的必然性

送交者: 熠熠童心[★★★★仁党文化部长★★★★] 于 2024-05-22 10:43 已读 691 次  

熠熠童心的个人频道

+关注



一般来说,提到可乐诞生大多就只能搜出这么个故事,说是一个叫彭伯顿的药剂师配置药剂的时候不小心加错了料,然后可乐就诞生了。


其实各种文章中只要出现了“意外”和“相传”两个词,大体上就可以和地摊文画个等号。


所以这篇,狗子和大家聊一下可乐这玩意真正的诞生故事,而且这可乐的诞生非常符合历史逻辑,可以说有没有彭伯顿这个人都一样。



咱们先从成分去拆分,然后一个个聊。


早期可口可乐的三大元素,Coca可卡因,Cola可乐果,再就是碳酸苏打水。


Coca-可卡因


这玩意带上50克就能被拉去打靶了,它原产于美洲,安第斯山脉边上那群原住民就是日常嚼吧古柯叶子high,摁,以前原住民嚼古柯叶子,现在美国人飞大麻叶子。


完美传承


后来欧洲人跑美洲之后发现原住民嚼这叶子会high,自然给自己也整上一套。不过古柯叶不像烟草,它里头的可卡因会长时间的运输而自然降解,尤其是当时的海运仓库环境很糟糕,即便是干燥+包装处理之后也很难避免受潮。


所以,这玩意如果运到欧洲嚼起来就和嚼树叶似得,没流行起来。


直到1855年,德国佬从古柯叶中正儿八经的分离出了可卡因,这种带有麻醉和high属性的玩意终于被欧洲两脚兽们玩明白了。


而且到这会儿的海运储存技术已经比之前成熟多了,整个欧美差不多就从19世纪下半页开始拿这货当补品吃。



常见的办法是混在酒里,比如上边是款叫Vin Mariani的红酒,是个叫Angelo Mariani的法国葡萄酒庄园佬搞出来的,他就是看到了可卡因提纯和效果的论文,然后把古柯叶泡在葡萄酒里,靠乙醇溶剂提取出可卡因的法子做出来的。


这货还获得了教皇认证



这类葡萄酒+古柯叶的玩意当时很红,啥牌子都有



就类似于“大力”一样,欧洲流行,美洲更流行,毕竟古柯树对环境要求高,那会儿都是美洲产,欧洲还种不了。


所以这方面来说,古柯叶+酒属于19世纪的可乐第一要素。


再说可乐果


可乐果本来是西非的一种锦葵属的植物,比如臭的要死的榴莲也属于锦葵属


它本身是西非那边的产物,因为里头有咖啡因,所以这货的提神属性和茶、咖啡是等同的。



黑子们一直把可乐果当做一种祭祀、宗教、仪式感很强的药物,甚至也会当枸杞一样泡着喝


后面不是大航海和三角贸易之后,欧洲人当然从西非黑子那边了解到了这玩意,所以当年也是普遍把可乐果当药物卖到美洲欧洲的当补品。当然,流行程度不能和可卡因比。



最后再是碳酸苏打水


碳酸苏打就是加了二氧化碳气体的水,你可以管他就叫气泡水,这玩意是18世纪后期英国佬在啤酒厂搞出来的,后面工业化生产的时候无非就在高压环境中把二氧化碳挤到水里头。


当然,这种咕咚咕咚冒泡的饮料在早期的起泡酒里一个逻辑,但这篇就先不扯开。


天然气泡水其实在欧洲本身就是有的,比如保加利亚的米哈尔科沃山,德国的陶努斯山都会产这种天然带气儿的水,而且价格还挺贵的。欧洲那帮子贵族认为这货很养生,所以拿来当保健品喝。


等这货能工业化生产以后,自然就流行开了,美国那边更是如此。


所以咱们就想,那会儿软饮料也不多,除了咖啡就是茶。气泡水这种喝着爽口能打嗝的玩意显然就成了当时一种清爽型软饮的霸主



比如上边这个描述的是柠檬苏打,当时还有诸如桑果、黑莓、菠萝、覆盆子一类果味糖浆的苏打。


甚至19世纪早期开始,欧美那边还很流行把气泡水和葡萄酒混合做成葡萄汽酒,就类似香槟那种。这能提供很特别的口感。




好了,这段齐活了


可乐三要素


1、可卡因的提存以及high属性被发现,美国作为原产地特别喜欢这玩意,拿古柯叶泡酒到处都是


2、可乐果这玩意虽然不太流行,但作为一种含咖啡因和味道独特的西非果实也在药店里当枸杞卖


3、气泡水作为软饮之王,当时正风靡。


实际上在1860年代左右,美国已经进入药物滥用时期了


不光是上面说的可乐果和古柯碱,还有包括吗啡、鸦片以及一切酒精咖啡因之类的成瘾品都在滥用。尤其是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以后,一群PTSD的复员军人对这类麻醉兴奋药品的需求极大。


可口可乐的发明人彭伯顿当时也是个南北战争复原军人,而且战前学过医,自己还开了个药店那种。战争时期他胸口被刀砍伤,结果就对止疼用的吗啡上瘾了。


战后他也是用各种方法去戒除吗啡,其中就用上了古柯叶子



这是彭伯顿自个战后调兑的古柯红酒,反正也是山寨上面那个Vin Mariani的,不过这里他也加入了可乐果和达米阿那,后者有壮阳功效...



前面不是说彭伯顿自己有个药店么,当时这酒就在他位于亚特兰大桃树街的药店里售卖。



不过到1886年,亚特兰大颁布了禁酒令。然后就可想而知了


葡萄酒不给卖,而当时软饮料除了咖啡茶也就剩下个气泡水了,彭伯顿怎么的为了做生意也不能让这个含可卡因和可乐果的玩意断了,所以自然而然的把气泡水当做基液去调配新的饮料了。


可口可乐就这么很顺其自然的出生了...




所以我的感觉就是,一切不寻常的东西背后一定是有逻辑去推动的...



至于现代版的肥宅快乐水,咱们后面再聊

喜欢熠熠童心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