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枫下花园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习近平主席再访俄罗斯:迷雾之下,星梦

送交者: 大秦帝国111[☆★金嗓仙女柯南★☆] 于 2023-03-29 17:25 已读 43674 次 1赞  

大秦帝国111的个人频道

+关注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访问俄罗斯,协调俄乌欧关系,调停俄乌战争冲突,为欧洲与世界和平展现中国力量,推动咱地球蓝星文明进步。更令我们热血沸腾的是--

三个世纪以来,中华民族距离瑷珲条约等与俄罗斯不平等条约而失去的远东-西伯利亚故土从来没有如这次中国国家元首习近平主席访俄之际这么近。

恰好蓝营头面人物马英九刚刚回祖国大陆祭祖--楼主说,无论对于大陆,还是对于对岸蓝营而言,俄罗斯及前苏联是最深刻影响彼此近现代历史以及整个大中华历史的三个国度之一,俄、日、美---毋庸置疑,俄罗斯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影响要大于美国,不信,想想看“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大革命时代以及当时因此在苏俄援助下建立的黄埔军校对于现代中国历史的影响。

年代剧《功勋》《破局1950》俄罗斯风浪漫插曲MV
演唱与制作  楼主

读到在纽约搞舞蹈艺术(字里行间,连猜带蒙,我猜她搞编舞choreography)的笑薇美女博主一篇谈论芭蕾业界与舞蹈艺术的文章,深感亲切。

因为我是舞蹈家(也是编舞家)不成器的女儿,我就是因为怕疼怕受伤(怕大伤,已经有很多小伤)而打退堂鼓的,本来我学舞蹈就是为了升学加分的,没啥passional motive,简简单单地6岁起风雨无阻地练了九年,迄今还是很怀念学舞生涯的小伙伴们,老师们,还有我妈剧院舞团那些男女美人们(我们一年一度去妈妈所在的城市,也是他们演出的黄金季节,与妈妈团聚),小时候最喜欢看他们在后台的真实样子,还有化妆魔法变成台上华丽人物的过程。

当年那个团号称不虽然不在北上广,但却是全国聚集最多美人的国家一级A类团(是一个中国古典舞主打的团+剧院),这不是我说的,是北电最帅的老教授周里京,还有给87版红楼梦,刘晓庆版武则天,林芳兵周洁各自演的杨贵妃化妆的杨树云大师说的。

从前在城里遇见一位前辈阿姨也很知道那个团的舞者各种人间烟火的故事,写成过系列。我出生的时候,妈妈已经是团里威严的舞指了。我就见过那些高大的,走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大都会里都会回头率极高的舞者们,洋溢着孩子气的表情,被我妈批评时候的样子。

舞团的人跟眼下饭圈娱乐圈里的人是两个世界,由于专业训练的封闭与刻板,舞团的人非常单纯,不如一般人世故;此外他们非常爱学习,不乏文化修养极高的内秀者,转型为大学舞蹈教师教授的很多,甚至出过一位斜杠变身为历史专业博导的人物,后者最初却是地地道道舞蹈演员与舞指出身。

城里书香举办【家族往事】盛大活动,无忧版大邀请我参加,我已经吐槽了一部分--我和孪生哥哥是坚持丁克的父母,一对儿普世意义上的才子佳人,不惑之年以后意外所得,我的出生很可能是损害妈妈美貌与事业的元事件,所以我的青春期遭逢她的更年期,是漫长且痛苦的原生家庭故事,以后再写,我只能说,做一个大美人的路人甲亲属,哪怕是嫡亲女儿,真的是很痛苦的涅槃过程,所幸我涅槃成一个非常朴实的劳动妇女,体健貌端的理工宅非灭绝师太,在我们大家庭里,群众关系,群众基础,群众威望比我娘好的多

其实吧,我后来看到费雯丽的唯一女儿Laura的样貌(大家可以谷歌下),曾对我妈惊呼,我可比她强多了,还不算辱没您的基因吧--我也就是进入青春期以后,因为停练舞蹈,专心准备高考,嘴壮,发福微胖婴儿肥(这就是报复性发胖,后来我上大学时候本校有国家艺术体操队下来的师姐,我们亲眼看见忙于功课无暇他顾的这位美女如何报复性地反弹体重,两年之间接近140斤的),加上我又是大学中学都在田径队跑800米与1500米的,风吹日晒出橄榄黑(还得感谢基因,我每次巨黑以后,都能捂白回来),黑胖粗都占了,令我妈认为我是她的美学意义上的耻辱(山猪吃不了细糠?)--但是她对我的功课,我的智商情商还是绝对满意的,因为我凡事都承让她,套用斯大林的话“美貌者是不受谴责的”。

不过我还是很感动,我出来念书以后,妈妈某年给我寄来的圣诞礼物里面有一个她手写的条幅“女人变美的唯一途径就是-变瘦变白,管住嘴迈开腿”,从那一刻我顿悟,西式甜点零食对我再无吸引力,早睡早起,勤劳勇敢的我一路瘦身成功,保持至今,有时候黑如橄榄,有时候白得发光。

因为父母特殊的工作经历,我们一家四口常年分居在京、沪、大西北两个城市(这俩城市还相隔一千公里)---我爸爸隶属关系在海淀玉泉路那个保密条例座右铭是“身在玉泉路,埋骨八宝山”的今航天部院子,毛爷爷最美丽的女儿李敏(生母是贺子珍)与她的夫婿孔总,也就是孔东梅的父母,都是我父亲他们的前辈元老级师兄师姐。那个院子里的各色人等,都是相当于从985+211院校内万里挑一海选来的。

到单位报道时候,比如上海复旦交大毕业生,一路坐着拉着帘子看不到窗外的小车、专列或者军用飞机,我父亲这种直接就是十点钟军代表去北大通知他报道,然后我爸说需要一天时间整理行李,军代表斩钉截铁地说“不必了,你的行李书籍我们的同志已经去你宿舍整理打包了,你现在直接跟我们走吧。”于是匆匆忙忙地进入一辆也是拉帘子看不到窗外的军用汽车,在四九城里来回兜圈子再去了那个院。

其实我父亲常年工作时间都不在北京这个大单位,在大西北茫茫戈壁鸟不拉屎的地方。但他意志坚强,信念坚定--信念的明灯之一就是我妈,一位大上海摘帽右派的最小女公子,北舞的高材生,西部某团美丽的舞蹈演员后来的国家一级编导,编舞家,如今国际上著名的敦煌吐鲁番学会资深会员。

估计我爸妈前半生的收入都铺铁路赞助航空公司了。我们出生以后,乃中国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了,境况稍微好一点,但我和哥哥很尴尬,因为那时候孩子户籍是跟母亲走的,所以我俩虽然是在大上海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维系的大家庭里长大,但很长一段时间,包括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阶段开始我们都是“借读生”,直到父母经过千辛万苦的曲线,先后调回落户上海,我们才不是“黑户”了。

不过我已经比玉泉路那个院的前辈子弟学长们幸福多了--高中时候辅导我数学与艺术史的老师(他是纽约Rogers的哲学系博士毕业的数理逻辑学家,俄罗斯伟大的犹太裔数学家盖尔方德在罗大最喜欢的华人弟子,因为盖尔方德的人脉,我这位师傅兼“院兄”得以在圣彼得堡、喀山等欧洲与俄罗斯的大学研究院任教,副业就是在这些城市的著名博物馆美术馆当访问学者与合作策展人、评论人。他这种中国人对于西方艺术史的跨界斜杠,堪称钱学森岳父蒋百里之后的唯一一人)给我讲过段子,说那个院子,比他还大的小孩,三岁四岁就不能住在家里,必须在北京市最好的寄宿制幼儿园、小学以及著名重点中学住校,接受最好的教育与半军事化管理。

他还记得他的一个小伙伴,十四岁之前都没有见过父亲,一直说他父亲是驻外外派的。有一天组织上说他父亲要回国了,不再出外勤,他们一家可以安居乐业团圆了,没想到传来噩耗,他父亲取道香港时候,在某酒店里被刺杀在浴室中,鲜血染红了一层楼的走廊与地毯、、、、、、

我猜这位牺牲的伯伯应该就是护卫航天等海淀地区一些神秘院子的公安或者国安。小时候,我们去北京跟父母团聚寄居在西城区柳荫街指定的某四合院周边,我能感觉到这些他们的存在,不过那时候柳荫街上最拉风的人物是爱车大吉普上喷涂了熊猫与唐老鸭图案的新华社著名战地记者“唐老鸭”唐师曾先生、、、、、

我为什么小小年纪就能感觉到柳荫街上国安公安们的存在,是我另外一个哥哥,也是咱流行音乐的启蒙人,大伙儿现在听到他弹唱的,我的表兄告诉我的--他说那些人下班以后基本上都回到他住的白石桥公安部那个院子去了。

他们院食堂隔三差五供应北京市最好的烤鸭,但整个院子充满了一种审慎、冷漠的气质,大人都不苟言笑,神秘兮兮的。这位表兄很小时候就被选入中央广播少年合唱团,与蔡国庆、王菲、杭天琪等如今的大腕儿成了同团发小,带队的大师姐是如今的鞠萍阿姨。

那个团大部分人跟他一样成为烟火红尘普通人--表兄现在是枫叶国资深码农,业余抱着跟随他几十年的两把吉他玩玩悲情弹唱,致敬下故国明月。

我这表兄,还有前面说的那位师傅,应该是从小到大,对当年我这一口吴侬软语南蛮子最好最亲的北京人了。

前年秋天有幸回国与家人一起休假,我镜头里的,我古稀之年的艺术家美妈,我妈妈比我要高6厘米---我自惭形秽,感觉自己真的才是广东话所言的“师太师奶”。

 

 

年代剧《功勋》插曲《孙家栋的天路》之《星梦》原唱:韩红

从奔跑到飞翔,骑单车到月亮

多少闪光的梦,到达是因为敢想

旅人离开家乡,汽笛还在回荡

总要有人去相信,比天更远的远方

去跨过大川大洋,去看看大风大浪

如果身与心必有一伤,我会守住我的心脏

为跳动那句誓言,纵有愚人之狂

我热血满腔,愁与哀皆忘

追一个信仰

年代剧《破局1950》插曲《迷雾之下》作曲、原唱:曹轩宾

作词:张鹏鹏

风雨里和飞蛾共舞博弈着善恶的胜负在摇晃的旅途不管命运开往何处真与假谁辨别得出爱与恨 ...

迷雾下心就是光束,刺破黑暗,为信仰的一切孤注

----正文:《功勋》真实历史定格:能文能武的何止是李延年?!------

科学技术也是第一生产力!(楼主姐姐有感于留园颇有一些“货币万能论+读书无用论”群体的存在感哈)

真实的《功勋》历史定格:能文能武的何止是李延年?!

共军人才济济,能文能武的何止是李延年?!

我觉得俊男美女的明星演员们演不出来主角原型那种精气神,我感觉基本上李延年、孙家栋、黄旭华、于敏等本人都比演员帅气、英气甚至洋气!

说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老英雄,中华人民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功勋》开篇人物李延年,很少有人知道,这位河北昌黎,大文学家韩愈的小老乡,却是跟另外一位《功勋》人物孙家栋一样在关外,新中国现代重装工业发祥地东北入伍起飞的,而且二者共同特点都是学霸,而因为国家动荡,家境不好,在解放前经常失学少年的学霸。李延年是志愿军特等战斗英雄里面极其罕见的,入朝作战前就是一名大学生的学历。

中华人民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曾经入选湖南省游泳队,小提琴拉得稻谷听了都多增几斤亩产,而咱们航天集团最早在玉泉路还有丰台大院(紧挨着同样在丰台的,于敏他们的原子核大院,楼主姐姐最美丽的一位亲姑姑也是原子核大院那里最早的小字辈之一,因为核辐射工伤白血病合并肺结核英年早逝,年仅39岁;而家父则是文革前最后一批前苏联式物理系研究生北大毕业,直接接到命令,限时入伍在玉泉路大院,那个时候,那个70X大院的小字辈元老们的特点就是大家经常改行换专业,组织叫干啥就干啥,包括毛泽东主席的女儿李敏夫妇也不例外,,那个大院口号是“生在玉泉路,死在八宝山”)那两个老大院出来的孙家栋院士也是与李延年一样能文能武,当年可是在茹科夫斯基空军与航空学院作为特等试飞员以及航天员预备役培养的。

孙家栋英姿

这里,楼主姐姐想插播一句,看了《功勋》制作团队极其专业复盘的抗美援朝战场战役,大家都对中共组织与政工建设在军事行动中发挥的巨大推动力印象深刻,说白了,支部建在连上就是军事民主集中制,才是中共军队战无不胜的独特优势法宝之一,可是你知道吗,当年孙中山宋庆龄先生伉俪已经聚焦这点,教导国民党抄作业了---明年又将是中共二十大了,这里说一个冷知识,作为政党政工工作的大场面,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您觉得是中共发明的,还是比中共早建党十年早获得苏联支援的国民党发明的?
说出来吓你一跳,国民党一大比中共一大晚了整整三年!有史为证。当年孙中山宋庆龄先生伉俪已经聚焦这点,教导国民党抄作业了。

1924年国民党一大在武汉与广州召开,常委代表合影

1921年中共一大选举陈独秀为总书记,苏联档案照片

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与嘉兴南湖召开,代表合影


1922年中共二大队伍壮大迅速,已经超过了两年后国民党一大--“K”形构图代表共产主义的拉丁文首字母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广西军区南宁第三离职干部休养所离休干部——李延年,被称为共军的小诸葛,先后参加过解放战争、湘西剿匪和抗美援朝战争,为建立新中国、保卫新中国作出重大贡献。

但是东北解放前,这位诸葛亮却是一位失学少年小猪官。“我家里边一个亲戚,把我带到东北去了。我十多岁就在那打工,当时日本鬼子快亡了,苏联红军也打过来了,我们青年都想参军,我也就在那参军了。”1928年11月,李延年出生在河北省昌黎县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为减轻家中负担,9岁时,他成了一名小猪倌,后来又随同乡到东北“讨生活”,当学徒。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一年,17岁的李延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吉黑纵队,成为一名光荣的战士。两个月后,他参加了解放东北的战斗,在榆树县同国民党伪保安团作战。1946年4月,李延年跟随部队参加了解放长春的战斗。因为作战英勇,他屡受嘉奖,并于次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7年11月,李延年被组织推荐,进入东北军政大学学习。

当年东北军政工作的领导者罗荣桓元帅与谭政大将本来就是文化人儒将,逢人就说战士学文化的事儿,李延年是这种风气熏陶下迅速成长于硝烟中的我军自己培养的大学生。李延年:“打完仗就学习,学习完了就打仗,我们一直都没休息,不是打仗就是学习,学习还是学习打仗那一套。”

经过扎实的政治素养和军事技术学习毕业后,李延年又参加了辽沈战役。在黑山阻击战最关键的时候,李延年和战友们曾连夜急行军100多里,双腿跑赢了敌人的汽车,赶在天亮之前到达预定地点修筑工事。那次战斗,李延年和战友们坚守了3天,为友邻部队对敌人实施包围,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辽沈战役结束后,李延年又参加了平津战役,每战争先的他,凭借出色的表现,从一名战士逐渐升为班长、副排长、排长、区队长、指导员。在参加湘西剿匪时,他指挥得当,在一次战斗中,以微小的代价消灭土匪200余人,受到上级表彰。

湘西剿匪后不久,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入朝作战,是李延年人生中一段难忘的岁月。


“接到命令后,我们来不及等到冬装发放,就穿着单衣日夜兼程赶赴鸭绿江。”1951年10月,李延年所在营奉命对失守的346.6高地实施强攻。“高地共有大小5个山头,我所在的7连负责从左翼进攻。”经过一夜激战,冒着敌人的飞机、大炮轰炸,全营收复了被敌人占领的5个山头!这就是我们所见《功勋》第一单元故事。“我们来时满山绿树,走时,山坡已被炮弹炸成一片焦土。”当时全连上阵地203人,结束战斗时只剩40余人。这次战斗,取得了346.6高地防御战的胜利,为后续部队继续战斗创造了有利条件。

1952年11月,李延年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英雄”称号、记特等功一次,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自由独立二级勋章。

楼主姐姐觉得,老英雄的名字真好--李延年,延年益寿,而美国人有句名言就是为李延年这样军人准备的,老兵不死!

看这,九十耄耋之年的身板与精气神啊!

李延年的老伴儿齐振凤与四世同堂的儿孙们

耄耋之年的李延年与他1979年指挥对越作战时候惊人相似的姿态

能文能武的孙家栋-

少年时期,解放前,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的他这个学霸,因为国家动荡居然经常失学,犹如他后来横跨土木、航空、导弹、卫星(电子对抗)四大块儿---孙家栋出身于1929年4月8日的辽宁复县北老爷庙村,3岁时,随父亲迁往哈尔滨。1942年,孙家栋考入哈尔滨第一高等学校土木系,那时他最大的愿望是成为一名土木建筑系的学生,将来可以去修大桥,但中途因二战“失学”。1946年9月,他考入国民政府的锦州大学。1947年冬,解放军逼近锦州,学校受到影响,孙家栋打算回老家。在得知哈尔滨解放后,孙家栋返回哈尔滨,并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班专修俄文。


1950年元宵节,很多同学都回家吃团圆饭去了。这天,孙家栋本来准备午饭后要去住在哈尔滨的姐姐家,但听说晚饭加餐有红烧肉吃,这使得他改变了主意,决定吃了晚饭再走,那年月能吃上红烧肉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正吃饭时,学校主管人员来到饭堂向学员们宣读通知:新中国的空军要招人,有意者可自愿报名。不满21岁的孙家栋当即填报了从军申请,当天报名、当天批准,当晚他便登上了前往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四航空学校的列车去报到。1950年1月,正式成为一名身着蓝军装、头戴制式帽的军人,从此踏入了航天大门——因为这顿红烧肉的机缘,孙家栋多年都记得,并且一辈子都爱上了红烧肉。


进部队后,当时的空军第四航校在沈阳,学校急需俄语翻译人才,孙家栋因俄文优秀,被分配给苏联航空教官当授课翻译。


1951年9月,孙家栋因品学兼优,和另外29名军人被派往苏联茹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留苏期间,孙家栋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功勋》再现了“东方红”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时候对于留学苏联的留学生发表著名的鼓舞“你们是早晨八九点钟太阳”那段被现在00后称为最帅的“后浪追赶前浪”宣言的著名演讲时候,“东方红一号”卫星之父---留苏青年孙家栋就是现场听众之一

苏联的这所学校有一个规矩,每年将考试获得全优5分的学生照片,放入一进大门最显眼为止的“明星榜”上,用以激励学生上进。如果年年都能连续保持,照片便会一年比一年大,一年往上挪一次。随着照片越来越大,能在“明星榜”上出现的照片数量也将越来越少——最上面的照片,将会获得一枚纯金质的“斯大林奖章”。孙家栋正是这枚奖章的获得者。毕业时,孙家栋以每年全优的成绩,将照片最大化的贴在“明星榜”的最上面——1958年3月10日,他登上了苏联红军俱乐部的领奖台,接受了这枚来之不易的纯金奖章。


耄耋之年的孙家栋在西昌卫星发射现场

九十多岁的孙家栋英姿

孙家栋魏素萍一家人

“东方红一号”卫星之父孙家栋与“东方红一号”,现场向王震汇报那张左侧孙家栋简直就是高配版的陈道明!

真实的《功勋》历史定格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

1967年的中国第一颗氢弹与元勋于敏

1973年袁隆平(右三)与李必湖(右一)俩杂交水稻元勋在稻田庆祝第一代杂交水稻试验成功

2015年给全世界带来源自古老中国礼物青蒿素,攻克疟疾的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青蒿,一种很常见的植物,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治病救人的力量。名字出自《诗经》的屠呦呦,正是用这株小草改变了世界。



贴主:大秦帝国111于2023_04_04 1:42:04编辑
喜欢大秦帝国111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大秦帝国111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