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笔会文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真实谍战21:中国原子弹“G-1107”案(2)

送交者: 大秦帝国111[☆★金嗓仙女柯南★☆] 于 2024-06-28 2:07 已读 1563 次  

大秦帝国111的个人频道

+关注
第一个发言的是保卫部驻总装车间保卫组组长刘军,他是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大个子,侦察兵出身,是直接从部队转业到“906厂”的。刘军发言认为:“这是一起内盗案件,我说的‘内盗’,是指总装车间,即作案者肯定是总装车间的人,因为其他车间的人是不能进入总装车间区域的。因此,我认为我们应当将侦查重点放在总装车间。”


刘军的观点得到一个保卫干事的支持:“对!侦查重点放在总装车间,先从试压室查起。”


林仲武把目光投向鲍远昌,这个三十岁的小个子,无论是个头、脸容和神态举止,无一处不显示出他所特有的精干和敏捷:“小鲍,你是试压室保卫干事,你谈谈。”


鲍远昌摇摇头,苦着脸道:“算我倒霉!刚刚调到试压室半个月,就摊上了这么一桩案件……”


林仲武打断他:“你别发牢骚!说说怎样从试压室内部查起吧。”


鲍远昌说:“若说现在正当班的甲班四个人,那便是可以排除嫌疑的。为什么呢?咱们一个个谈吧,那个何家声案发时在车间食堂打饭,见到过他的人多着哩!我当时在食堂吃晚饭,也可以算一个证人吧;再说郦福林,案发时他去厕所了,刚才我送他去医务室时他说了几个证人,我已经一一问过,证实了;还有两个操作工在学习班,案发后我马上打电话过去询问,宣传部同志说学习班五点钟下班,当时两人都在。厂部离总装车间有五里路,案发时间在5点05分至5点10分,七八分钟里他们靠步行肯定是赶不过来的。因此,甲班四位均可排除。至于乙班和丙班的八位,我在这里不敢为他们担保,但要调查也是很容易的:凡是进出总装车间的都要在车间警卫室登记的,查一下他们是否来过就可以了。”


有人说:“哎!这倒是一个简便的办法,第一关先从车间警卫室的登记簿查起,凡是案发时间在车间区域的,都有必要查一查,发现疑点的放在一边作为重点审查对象。”


林仲武点头:“言之有理!那就这样查起,这就开始行动。具体步骤是:先从警卫室抄下名单,然后分头调查,可以当面询问,让每个人自述案发时间的去向和证明人,每次询问都要做好笔录并请当事人签名按指印。大家看看还有什么吗?”


众人回答:“没有了。”


“那就散会,立即行动!”


林仲武在部下去警卫室抄名单时,往厂部打了个电话,向值班厂长讨得一支令箭:总装车间当班停产,全体人员协助专案组进行调查。


总装车间共有干部工人1100多人,分三班,当班在车间的也有300多人。由于车间区域大,岗位多,且是封闭式生产的格局,大部分人当时还不知道发生了这么一起特大案件。停工命令一下,有线广播里传来上级的通知时,大家都给弄蒙了,一时间议论纷纷,猜测是跟当时最为时髦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有关。


专案组两人一个摊子,各占一个角落,摆上一张桌子、几把椅子,拿着名单喊号。被叫到的人过去,跟他们面对面坐下,然后就据实回答各自在下午五点钟前后的行踪去向、证明人。众人起初还满不在乎,七嘴八舌,嘻嘻哈哈,后来看看苗头似乎不对,便不再说笑,都静静地候在各自的岗位上,等着叫到自己,好快点去向组织证明自己的清白。


这样一个个询问下来,等到三百多人个个挨到,已是深夜时分了。专案组成员重新集中,吃过简单的夜宵,各个摊子拿出自己的询问笔录,仔细阅读、分析,没有疑点的放在一边,有疑点的交给专案组长林仲武复核。这样又折腾了三个小时,然后集中讨论,将林仲武复核过的笔录逐份宣读,商议侦查方案。


当远处山村传来一阵阵此起彼伏的鸡鸣声时,专案组十几名成员驱车来到工厂家属区,分头敲开一些昨晚已经接受过调查的工人、干部的家门,重新要求他们陈述,不时提出一些有关被询问者本人或者他人在案发时间的细节问题,要求他们作出最详尽的解答。


个别调查告一段落的时候,已是红日初升。各种调查材料汇集到林仲武面前,经过甄别剔除,最后剩下3个嫌疑人:总装车间上油工段操作工许茂新、方艳润和总装车间膳食科长宋鲁川。林仲武的目光在“宋鲁川”三个字上面停留许久,铅笔在许茂新、方艳润两人的名字上面划拉了一个大大的圈子:“传讯这两人!”


两辆警车驶进家属区,分别在许茂新家门口和女工宿舍前停下,带走了许茂新和方艳润。


许茂新,28岁,上油工段班组长,已婚,平时工作比较积极,曾被评为车间先进工作者。昨晚他上中班,在回答专案人员的询问时,自称案发时间在食堂吃饭,旁边坐着谁没有留心。经反复调查,案发时间在食堂吃饭的44人都有互证,就是没人看见过他;而另外至少有5人可以证明在5点15分即案发后看到他在车间里狼吞虎咽地吃饭。这是一个很大的疑点。


方艳润,21岁,上油工段学徒,未婚,平时工作表现一般,很爱打扮。昨晚也是上中班,接受专案人员调查时,她神情慌张,语无伦次,说其时去厕所了,之后去车间食堂,路上曾碰到某某某、某某某。但据被她列为证人的那两个女工说,她们在这段时间里并未见到过方艳润。


许、方两人到保卫部后,分别接受讯问。方艳润何曾见到过这等秋风黑脸、拍案呵斥的阵势,进门就吓得掩面而泣,但却始终以沉默来对付专案人员。讯问她的专案人员都是吃过正宗公安饭的,对这种“沉默”不以为然,越沉默就越说明有问题,便从各个角度对她的心理防线进行进攻,只要攻破一个口子就好了。


这种进攻还没起到预期效果时,另一个嫌疑人许茂新已经开口了。他的开口使方艳润得到了解脱——


原来,许茂新虽是有妇之夫,却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动着勾引黄花闺女的脑筋,他把主意打到了姿色姣好的女学徒方艳润头上,一有机会便予以讨好、勾引。方艳润涉世尚浅,许茂新是手握小权的班组长,而她本身又是生性轻佻,为人风骚,没多久就投进了许的怀抱。但许茂新的妻子也是总装车间的工人,眼睛自是要扫着的,两人就只好偷偷来往。


昨天,许茂新的妻子因别人有事跟她调班,没来上中班,许茂新逮着了机会,一上班就和方艳润暗地相约:利用别人去打晚饭的机会幽会。这样,开晚饭时,别人都去车间食堂了,许、方两个便溜进了工段的小仓库,往地下铺了一层牛皮纸,抓紧机会行事。等到别人从食堂回来时,两人已经完事了,若无其事地去食堂打饭,却不料正扎进嫌疑人的行列。


许茂新一招供,方艳润也只好承认。专案人员当然不轻信口供,立刻去上油工段小仓库现场勘查,又从一旁的垃圾堆里翻出那张牛皮纸,展开一看,上面沾着的精斑痕迹赫然在目。找到了证据,专案人员这才确认两人不是失窃案涉嫌者。对许茂新、方艳润的伤风败俗行为,当然也不能姑息,当天就作出了处理决定:撤去许茂新班组长,行政记过一次;给予方艳润警告一次,延长学徒期1年。


许茂新、方艳润的疑点一排除,全车间有疑点的就剩膳食科长宋鲁川一人了。专案组长林仲武一个人独坐在办公室里,一双眼睛定定地望着“传唤证”上那三个字——宋鲁川发呆。这张“传唤证”要在他签上自己的大名才算生效,钢笔就在面前,他几次提起欲签,但笔尖还没沾着纸又慢慢地放下了。


担任执行任务的保卫组长刘军在外间等得不耐烦了,推门而进:“林部长,警车已经开来了,就等着去了!”


林仲武苦笑着摇头:“小刘啊,你可能不知道,这老头是请神容易送神难。若是搞错了,那后果真……”他咽下了后面的几个字。


刘军这才明白林仲武先前为何只圈出了三个涉嫌者中的两个名字,可他不明白林仲武为什么见小小的一个膳食科长害怕,此时又不便发问,只是怔怔地望着上司。


是啊!堂堂一个保卫部副部长为什么见一个小小的膳食科长害怕呢?这里面自有一番缘由……


三、 独臂老红军科长


宋鲁川,江西永新人氏,57岁。别看他的官衔只不过是车间下面的膳食科长,但他参加革命的时间在全厂比谁都早:他是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的,参加过长征,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经历二万五千里全部征程的老红军幸存者中的一位。


宋鲁川在漫长的革命岁月中,留下过不少值得回忆的经历:他在长征结束抵达陕北后,担任过周恩来的卫士;后来又给张国焘当过伙夫,还一度调到山西八路军前线指挥部警卫营,担任保卫彭德怀、左权等首长安全的重任。抗日战争中期,“五一大扫荡”中,宋鲁川的左臂中了日本鬼子的毒弹,被迫截肢,成了独臂人。


此后,宋鲁川那冲锋陷阵的戎马生涯画上了句号,到后方从事后勤工作。由于断臂时常犯痛,宋鲁川沾上了酗酒的习惯。他不喝则已,喝便起码一斤烧酒,喝他个痛快。所谓痛快就是发酒疯,又打又骂,六亲不认。有一次曾把朱德总司令的坐骑打得逃之夭夭,又有一次把中央情报部长康生头上戴的帽子抛到空中,还对另外几位声威显赫的将领推推扯扯、拍拍打打地捋过虎须。为此,他没少蹲过禁闭室,否则早就提升晋级了。


新中国成立后,宋鲁川在华北一所军校当马夫,一年后让他退伍,死活不肯;逼急了扬言要揣着酒葫芦去北京闯中南海,吓得上级只好收回成命,把他调往工程兵某部当司务长。


宋鲁川在工程兵某部一边喝酒一边当他的司务长,酒喝得很凶,司务长当得也很好。因此,上级虽然见到他头痛,但位置坐得很稳,一坐就坐了十几年。1963年建“906”工厂时,宋鲁川看上了这里的风景,主动提出要转业,上级求之不得,自是批准。


“906”工厂接纳了宋鲁川,可是,副部长级别的厂长对于如何安排这位革命资格比自己还老的老红军却犯了愁,亲自找他谈话,征求意见。宋鲁川倒也干脆,自愿当司务长。“906”厂没有这么一个职位,就让他出任了膳食科长。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著名的“四清运动”)时,宋鲁川所在的食堂有人提出要他“洗手洗澡”(此系“四清运动”的专用术语,意即将自己大大小小的问题都交代清楚),被他一巴掌揍了个满嘴红。那主儿是个转业军人,在部队当过侦察排长,擒拿格斗什么的乃是看家本领,但根本没法防得住宋鲁川的出手。人们这才知道他给周恩来当卫士时的武功尚在,再也不敢招惹他。


这样一个角色,保卫部副部长自然不敢轻易碰他。但不碰也不行,整个总装车间的疑点就集中在宋鲁川一个人身上:他坐在膳食科长这个位置上,是上常日班的,平时他上午8点钟上班,下午5点钟下班,雷打不动。昨天却一反常态,5点钟没下班,也不待在食堂里,而是在车间区域里晃荡。根据厂规,这种“串岗”行为是不允许的,但宋鲁川身份特殊,无人敢干涉。车间警卫室所做的记载表明宋鲁川是5点13分离开车间的。而在5点03分至5点10分的这段至关重要的时间里,却无人能为其证明在哪里和在干什么。专案组在讨论案情时,有人提出这也许是他作的案,这老家伙没准想把“G-1107”工件偷出去卖钱换酒喝,他虽然大字不识一个,但却是知道“G-1107”的外壳是什么材料制作的,捞一个够他喝八辈子哩!鉴此理由和臆想的动机,专案组决定传讯宋鲁川。但林仲武在签批时,却又犹豫了:弄错了咋办?


这时,林仲武耳畔响起了厂部、党委联席会议的决议:限期10天破案!不禁一个激灵:已经过去将近20小时了,时间拖不起啊!心里一急,头脑里倏地冒出一个主意来:何不变通一下,由我出面约宋老头谈话,由同志们去他家里了解情况,看是不是有什么线索,然后再视情况而定。主意打定,林仲武唤来刘军,让他速驾车去请宋鲁川过来,又安排鲍远昌等人如此这般去做。


这天是星期日,宋鲁川不上班。刘军去他家时,老头子正在劈木柴,听说林部长有请,有些不高兴,骂了两句,但还是给面子来了。宋鲁川是个大汉,虽然年近花甲,却背不驼腰不弯,走路虎虎生风,疾快!他大摇大摆走进办公室,像尊铁塔似的往林仲武面前一站:“小林,找我有什么事情?”


林仲武连忙请宋鲁川坐下,不敢开门见山道明本意,只好佯称有事向他请教,真的现编了一桩警卫方面的事情“讨教”。宋鲁川不知是故意装蒜呢,还是真的没领悟意思,一本正经地说起来。老头子当过周恩来的卫士,张国焘的伙夫,彭德怀、左权的警卫排长,干保卫工作很有一套,谈起来倒还真有板有眼。宋鲁川谈得正起劲儿时,鲍远昌打来电话向林仲武报告:据宋鲁川的儿子、“906厂”生活后勤处工人宋小川反映,他爹昨天傍晚拿回来一个白晃晃的罐罐,后来又拿出去了,不知放到哪里去了。


林仲武听了,寻思只要有证据就好了。他于是捺着性子候得宋鲁川说完,亲自动手给老头子沏了一杯茶,又送上香烟,划火点燃,然后小心翼翼装作漫不经心地问道:“老宋,有桩事儿想打听一下……”


“说吧!”


“您昨天下班后——就是5点钟到5点15分这段时间里,在哪里忙呢?”


宋鲁川望着林仲武:“你问这干啥?”


“是这样的。昨天傍晚总装车间发生了一桩案子。”


“哦,是什么案子?”


“一个工件被人窃走了!”


宋鲁川眨眨眼睛:“哦,那个时间我在食堂后面的小花园里转悠,没看见有谁鬼鬼祟祟。”


林仲武望着镇定如初的宋鲁川,心里暗自好笑:老爷子,这事儿既然盯上你了,就没那么容易解脱。他说:“老宋,是这样的,根据厂部和党委的命令,我们对昨天案发时间待在总装车间的每个人都要问一下当时在哪里、在干什么、是否有人证明……”


宋鲁川打断道:“如果没有人证明呢?”


“那就需要进行审查了。”


宋鲁川沉脸道:“老子没人证明,你来审查吧!”


谈话进行到这里,就没法再继续下去了。林仲武身为保卫部副部长,有批准拘留审查、逮捕的权力,但面对着宋鲁川这个老红军,他不敢贸然行使这个权力。他只好往厂部打电话,直接向厂长报告,请示如何处置。


半小时后,接到电话立刻放下手头工作的“906厂”厂长,急忙亲自驱车赶来保卫部跟宋鲁川谈话。谈话是在密室中进行的,没有第三人知晓两人谈了些什么内容。就是林仲武,也只知道这次谈话的结果是不欢而散。


大约20分钟后,厂长从密室中出来,朝林仲武一挥手,怒气冲冲道:“隔离审查!”说着,大步走出去了。


就这样,宋鲁川被隔离了。


四 、案情惊动周总理


“G-1107”失窃后的第三天,在北京参加国防科委系统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的全体代表聚集于人民大会堂,他们被告知:中央首长将接见全体代表。


下午2点30分,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在热烈的掌声中,周恩来、叶剑英、徐向前、贺龙、聂荣臻、陈毅、余秋里、张爱萍以及当时开始大红大紫的中央文革小组负责人陈伯达、江青等出现在与会代表面前。也是凑巧,“906厂”保卫部部长黄松正好站在第一排,周恩来挨个和前排代表握手,不时问话:你是哪个单位的代表?你原来在哪里工作过?你们那里的专家是不是受到了冲击?等等。这位名闻全球、深受人民爱戴的总理惯于利用每一个了解下情的机会。据曾在周恩来办公室工作过的人透露,周恩来在中央政治局碰头会上的发言中的有些材料,其线索就是从接见群众代表时所获得的。这次也是这样,当周恩来跟黄松握手时,听见黄松说:“祝总理身体健康!”便微笑着说:“谢谢!祝你健康!你是哪个单位的代表?”


“报告总理,我是‘906厂’代表黄松。”


周恩来那两条英俊的浓眉微微向上耸了耸,说:“‘906厂’?唔,向你打听个熟人——一条胳膊的宋鲁川,他还好吧?”


黄松一个愣怔,他已经接到保卫部副部长林仲武的长途电话,知道“G-1107”失窃和宋鲁川被隔离的情况,但他已经忘记宋鲁川曾经当过周恩来卫士一事了,现在周恩来问起他,他才突然想起来。在总理面前,他只有照实说了:“报告总理,宋鲁川卷进了一桩失窃案,正隔离审查。”


周恩来的眉头又是一耸,哦了一声,没再说什么,往前走了。
喜欢大秦帝国111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