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笔会文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巴郞。《文友会周记》022《马蹬发明》

送交者: 巴郎q[♂☆★★声望品衔11★★☆♂] 于 2024-05-16 3:23 已读 3674 次  

巴郎q的个人频道

+关注
巴郞。《文友会周记》022《马蹬发明》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20220730

天斌的画,总给人一种厚重感,那是峡江固有的底蕴,承载了千百年的的风雨波涛。

我来往峡江许多次,每次都心情激动难平。船行峡中,披襟临风,看千山万岳扑面而来似压在心上,使人喘不过气来。一叶孤轮,随洪波汹涌顺川而下直济江汉,使人顿生豪情满怀。

峡江啊,永远在梦中!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20220729

@L.R ,你的新画作,赞!

我不懂画。但看这幅水彩,布局得当,色彩搭配,意境交融,情趣盎然。细细看着,很是顺眼,可以挂到墙上了。[ThumbsUp]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20220727

@亞軍(阿森) ,谢谢关注《闲话》。

乒乓外交,促成中美建交,是一段经典佳话。现在回思,仍觉得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交合,不可置信!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WOMEN EURO FOOTBALL 2022

热烈祝贺🎉 

英格兰女足进入决赛!

SUNDAY FINAL WILL BE AWESOME ![Worship]

@熊鹰(Ying Xiong) ,

还是去鸽子广场吧,与成千上万的人,同呼吸,共命运。哈[OK]

肯定的。

1,football coming home 

2,英格兰女足进入决赛

3。英女足表现优异,而德法在QF时就疲软

天时、地利、人和,造势已成。许多公众场所,都会人气满满,来个锦上添花。

或许今年,英格兰足球会咸鱼翻身,捧杯凯旋呢!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20220725

安然讲英国历史。@L.R ,哈,这节目拍得,跟你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人就能把节目制作出来了。

巴郎曰:有一个细节,似乎与事实不符。

马蹬的发明,纷纭以久。我写战争史诗《沙场行》时,查询过,决不会是中国人的发明,不要冒领。

在先秦之前,战国时期,马军以战车为阵,称多少“乘”。在西汉初期,仍是如此。四野八荒部族,如大食、匈奴、大秦、波斯等,出现单个骑兵,要早于东方九洲。这毫不奇怪,因为境外多为游牧民族,从小就接触马匹,强于华夏农耕民族。

据说,马蹬最初出现于波斯,靠借骑兵的快速机动,最终能对抗罗马帝国的步兵战阵,横扫欧亚。西汉武帝时,由于匈奴经常骚扰,汉军习练胡骑,弃战车而练单骑,配上马蹬,及西域好马,逐渐雄起。最后由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深入大漠,七败匈奴,将其逐出漠北。

匈奴后弃亚入欧,在匈牙利建立帝国,南下罗马,西指法德英伦,直到威尔士。那条红色短翼怒龙就是匈奴象征,威尔士王室,则是匈奴传人。

巴郞记于20220725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20220723

罗兵问:@巴郎 平时有没有打打乒乓球?

@罗兵 ,是的,我平时在打乒乓球。每周2-3次,坚持了10多年了。

乒乓球是一个很好的运动。它不如兰球羽毛球激烈劳累,所以能够坚持下去。而且,它要求技巧,快速反应,敏捷善变,可从中生出无穷乐趣,乐此不疲呵。

建议:大众参与,将国球发扬光大。

罗兵:@巴郎 非常好的运动!

巴郞曰:是的。乒乓球是一种非常好的远动,即锻炼了身体,也升华了心智。

国球的普及程度很广,老少男女皆宜。不光国内,伦敦的帅哥美女也为数众多,而且颇为生猛。社交其次,打球为主。

有球友说,一天不玩球,骨头就发痒。每天打一会,身健又体康。那种对打球的专注,入迷,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打球,是他们的第二生命,唯一爱好,除了打球,真无事可做。

老了,有一个爱好,是好事,为球友们的持久作战点赞!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晏:赞巴郎《拾旧沙河梦》65不平则鸣!文革辨论阶段出现了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句子:保皇有功,麻饼俩封,我已解手,你就吃不完……

潭:赞巴即记忆深刻![

巴郞曰:在沙河广场的鸣放辩论,应该是66年的8月以后,到67年1月的夺权风波。这一阶段,大串连、破四旧等方兴未艾,民众开始参与文革。由于立场观点的不同,保造两派正在形成,力图宣传本派观点,争取民众。

“要文斗,不要武斗”。此时还是比较文雅的。虽然骂骂咧咧,但还没有大打出手。要从67年4月以后,给“二月镇反”平反,才开始文攻武卫的。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20220722

巴郞曰: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于改革开放,引进了不少港台文艺。

邓丽君的糜糜之音,曾传遍大街小巷,人人能唱。

记得电视剧有《上海滩》,曾风糜一时。特别是《霍元甲》,以及续集《陈真》,讲述中国武术对阵外国群雄。看得血脉贲张,激起侠义满怀,小小年纪,也恨不得涉足江湖,为国家争光,为父老争气。

一晃40年过去了。国家強大,终于位居世界前列。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20220719

巴郎:@晏永超(超哥) ,@亞軍(阿森) ,

写、贴、和观看大字报,是文革初期的一大景观。成千上万的人,熙来攘往,如逛闹市,指戳喧哗,煞是热闹。

想同学们依稀还有印象?

晏超:巴郎在那个票证年代,多数家庭吃穿都是有很大问题的。因父亲是个医生,同食品站的屠工李如富关系很好,当时没有人吃得猪牛羊下水,现在争着吃的肠,肚,羊胎,牛油等都是我家的。我和父亲就抬在苎溪河里去洗,回到家里烹饪出来,满街飘香,引过往行人驻足观望闻香。

文革期间,因我家是木板竹房,冬不御寒,夏不抗热,四面漏风。

有众多好事者,给我家贴上了层层叠叠的大字报,内容是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真是何天怨枉!母亲一句话道出了大字报的好处:娃儿,这不很好吗?一点不漏风了。母亲乐观的生活态度,教我步步成长。真的感谢那个难忘的年代。

巴郎:@晏永超(超哥) ,

你说的李如富,我对他还有点印象呢。

找屠场开后门,弄点不要票证,便宜猪下水,我妈妈也有做过。一门心思为了家人,饭菜中有点油水。这些陈年旧事,说来年轻几代是难以理解的了。哈。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诚邀热爱文学的朋友,加入“文友会”群,

增添人气、活力,以文会友。
喜欢巴郎q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巴郎q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