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京华茶馆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中国的科举制度与西方普选制度的优劣

送交者: 曾节明[♂☆★★声望品衔11★★☆♂] 于 2024-07-09 5:08 已读 2728 次 3赞  

曾节明的个人频道

+关注
中国的科举制度与西方普选制度的优劣



  经过多年的“反封建”文化浸淫,中国亲西方的体制内外知识分子(包括共产党知识分子和公知异议人士),都习惯成自然地把中国历朝的科举制度斥之为“封建糟粕”,或者沉渣类的东西。

  而实际上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一种有效扩大政权参与的制度,它对历代政权的稳定,起了重要的作用:

  科举制度说白了也就是选拔公务员的考试制度,它创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扩大于宋朝,它是现代以前中国相对最公平的公务员选拔制度。因为隋朝之前,中国的官吏选拔,靠的是乡绅族长、及各级官员的举荐,如“举孝廉”,“举茂才”,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能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但有偏重亲疏的严重缺陷,要么导致贵族或门阀士族当官,要么造成乡绅土豪,或者各级官员的裙带、亲信为官,而平民难得升迁的途径。

  相比之前举荐的方式,科举考试无疑为占社会大多数的平民阶层,提供了与士绅、贵族阶层相对最为平等的升迁机会。

  科举制度大幅地扩大了平民阶层对政权的参与,带来了国家社会阶级的流动(即下层出人头地的机会),从而大大加强了王朝政权的基础。因此,科举制度大幅延长了中国大一统中央集权王朝的寿命:

  科举制度成熟之前,中国的中央集权王朝基本上没有超过200年的。周朝存在了800年,但周朝是封建王朝,而不是中央集权王朝;汉朝存活了400年,但分为西汉和东汉,西汉210年,东汉只存在了195年,其间被内乱和大规模农民造反打断;三国魏蜀吴都只各有几十年的运;西晋只有52年,东晋103年;隋朝虽创造科举制度,但隋朝科举制度不完善,且取士很少,跟没有差不多,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度的唐朝,政权就一举延长到290年;大规模推行科举制度的宋朝,虽然被打断为北宋和南宋,但宋朝是被外族入侵打断,而非亡于国内造反,若不是蒙古人大规模入侵,南宋的寿命要长得多,绝无可能在十三世纪就早早灭亡。

  大规模推行科举制度的明朝长达276年。总之拥有成熟科举制度的唐、明、清政权都超过250年,与之前历朝不到200年就为内乱造反打断,寿命有了明显的延长。

  其中最鲜明的对比,就是蒙元与满清的对比:很少开科取士的元朝(整个元朝科举考试的录取数量,比不上宋朝一次考试录取的数量),只存在了九十年,而继承明朝大规模开科取士的满清,却维持了276年。

  同为少数民族对汉族的殖民征服,为什么满清统治比蒙元长那么多呢?不是因为满清更开明(恰恰相反,满清的统治,比文字狱都没有的蒙元卑鄙残暴得多),就是因为科举制度带来的差异,满清通过科举制度,更为成功地笼络了汉族地各个阶层,而在很少开科取士的元朝,汉人却很难有升迁的途径。

  明白人都知道,满清能统治268年,没有汉人士绅阶层的合作,是绝对不可能的,汉人士绅阶层选择与满清合作,就因为科举制度:如果满清没有继承明朝的科举制度,满清政权就没有向汉族士绅阶层敞开大门,满清的统治无论如何也过不了百年,很可能连蒙元那么久都没有。满清之所以在科举制度废除(1905年经袁世凯奏请,慈禧下诏废除)6年后即崩溃,科举废除后汉人平民知识分子整体断了出路,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周朝那样的封建制度下,没有科举制度,政权也可以很长久,而进入中央集权的王朝时代,没有科举制度的王朝,政权就难过200年大关呢?因为分封制度下的诸侯政权,管理的半径很小,政权的强度很大,诸侯国人民很难造反,而中央集权帝国管理的半径很大,地方政权的强度很小(统治集团的占人口比例小),因此地方政权相对薄弱,尤其是远离首都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若没有科举制度来扩大政权的参与,底层造反的危险性就会高很多。

  除了能够扩大政权基础,延长政权寿命外,科举制度还给予了统治者塑造意识形态的有效途径:

  通过把忠君的思想(如儒家学说)设立为科举考试的必考项目,统治者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对知识分子的洗脑,从而树立帝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又成就王朝的软实力,反过来巩固王朝政权,延长王朝的寿命。清朝之所以会产生一大批以曾国藩、李鸿章、叶名琛、骆秉璋为代表的伪儒汉奸奴才刽子手,竞相以汉人同胞人血染红顶子。。。与满清长期通过科举考试,剪裁性地利用儒家,并植入奴才文化是分不开的。正是曾国藩、李鸿章、叶名琛、骆秉璋之流对汉人的疯狂屠杀镇压,为满清续了五十年的命。


  中国的科举制度虽则有扩大政权参与、巩固政权基础、塑造意识形态、延长政权寿命等优势,也造成了严重的弊端:

  不能选拔科技人才,导致大批腐儒书呆子当官,这些人没有管理才能,既不通军事,也不懂经济,只知皓首穷经,只能袖手清谈,拿不起任何事情,因此敌人来了不是“从贼”,就是毫无意义地自尽“殉国”。。。明朝就是这种弊端的典型。

  但必须指出的是,这些弊端不是科举制度本身造成的,而是统治者滥用和扭曲科举制度造成的。

  比如,从宋朝开始,科举制度逐渐不能选拔科技人才,这是因为宋朝的统治者错误地采纳了王安石的主张,把唐朝科举考试中的“明法(法律)”、“明算(数学)”等科目统统取消,只考“经、义、论、策”——也就是只考古代经典和宏观叙事,这就导致科举考试的内容既脱离科技,也脱离官吏的工作实务。

  明朝的科举制度则更加偏颇,以八股取士,并以朱熹注释的“四书五经”为唯一考试内容,考生不能加入自己的思考。。。这样的考试,哪是选拔人才的考试?分明是选拔没有任事能力的腐儒、书呆子的考试。外族入侵,国家危难之际,宋朝官吏表现出来的整体素质,明显高于明朝,一个重要原因,是明朝的科举制度,比宋朝还大不如。

  科举制度带来了没有行政管理经验的人当官的问题,这其实也并非科举制的先天弊端,而是统治者滥用之过:

  唐朝的科举制度,考中者还要吏部的考试,合格者才能录用为官,录用后一般只能从八、九品的小吏当起,表现出色才可能逐渐提拔。。。这样就可以防止没有行政管理经验的人当官的问题。

  唐朝注重“文武均衡”,宋朝以重文抑武为基本国策,为了以文制武,宋朝统治者大幅增加科举考试的录取数量,并且对考中者直接授官,取消了吏部考核试用的程序。宋太宗赵光义因为得位不正,天下舆论纷纷,赵光义做贼心虚,为笼络人心,进一步大幅增加科举考试的录取数量——整个唐朝科举考试录取数量约1万人,宋朝光“进士”录取就高达39711人。

  也因此,自宋朝开始,科举制度不仅带来了没有行政管理经验的“书呆子”做官的问题,还带来了“冗官”问题,宋朝和明朝官员(尤其是文官)都人满为患,给纳税人带来沉重的负担。

  宋朝虽然经济繁荣,科技发达,但中国很多东西,都是从宋朝开始扭曲的,其一就是科技制度。中国的许多东西扭曲始自宋朝,并不是偶然的,宋朝赵家皇室为一姓之天下,奉行重文抑武的国策,置国家御外能力于不顾,是造成诸种扭曲的根源,就象邓小平、陈云及其继承者发起和坚持的计汉生育,是造成今日中国社会几乎一切扭曲的根源一样。


  西方的普选制度,也是一种扩大政权参与,延长政权寿命的有效方法,但同样存在弊端。西方的普选制度,虽然没有中国科举制度的诸种弊端,但它会造成迎合选民劣根性、善于招摇撞骗的骗子上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骗子贼愣司机在乌克兰当选,以及二疣太哈耶克主义疯子米莱在阿根廷的当选,受骗的这两国民众,他们的错误投票必然给本国带来深重的灾难。

  西方的普选制度能够防止傻子上台,却无法防止骗子上台。为什么普选制度不能防止骗子?因为广大选民只能通过外观、表象来了解候选人,这就必然导致相貌出众、口才突出、对大众心理嗅觉灵敏的忽悠高手占据优势,至于这种人所兜售的政策干货是什么?晃了眼的大众反而难以看清(大众的眼睛其实并非雪亮的,大众其实容易受忽悠的)。

  但是,如果中国式的科举考试考试的内容得当,而且考中者需经过试用和考核才能当官,就能够弥补普选制下骗子当选的弊端:

  如果普选制的候选人,必须从科举考试的考中者产生;如果科举考试的内容,不仅要考道德,也要靠科技、法律和行政管理知识;如果普选制的候选人,必须从通过科举考试、并通过基层试用、考核的人中产生,那么上台的一定是稳健派,而不会是贼愣司机、米莱等骗子+疯子。




曾节明 2024.7.9 凌晨夏热拂晓

  

  
喜欢曾节明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曾节明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