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京华茶馆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习近平再提一个战略目标 能挽中国经济颓势?

送交者: 青年游民[♂★★★声望勋衔13★★★♂] 于 2024-06-26 22:50 已读 2765 次 1赞  

青年游民的个人频道

+关注

中国国家主席


习近平


在全国科技大会称,面向


经济


主战场,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但中国经济前景堪忧,分析指市场经济、西方支持才是中国经济解方。




习近平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




据中国官媒新华社全文发布的习近平6月24日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习近平提了十次“科技强国”,声称:“必须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




习近平仍强调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加快发展。




习近平也提到了其关注的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产业,“这些都为建成科技强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不过,习近平也承认中国产业体系的薄弱,要“针对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科研仪器、核心种源等瓶颈制约,加大技术研发力度”。




习近平在中共三中全会前又提出战略目标,引起舆论关注。




据自由亚洲电台6月26日报道,旅美财经学者程晓农提到,原来三中全会前,习近平想通过投入一万亿人民币拉动经济,但是近期经济数据显示这个梦想破灭,但是,中共不会承认这个现实,会继续讲空话。去年9月,习近平在在黑龙江省考察调研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今年两会国务院工作报告也列为十大任务之首,但是,接连遭受欧美西方国家提高关税制裁。“不存在只要开三中全会一切都会好,没有那事情。习近平为中共大型会议前准备的‘献礼’,效果还是零。”




中国独立金融学者贺江兵认为:“中国方向搞错了。”首先在外部形势方面,跟美国与西方搞好关系,这是主体、大是大非的方向。既要反美又要占美国的便宜怎么可能?另外就是市场的改革要向着市场方向去,过去三、四十年中国是往市场靠近才获得的经济发展,不能拿过去改革的成果,来反对过去的改革。“一是市场经济、一是西方支持,中国靠这两支柱获得经济成果,又反对这两个支柱,那不是自掘坟墓?就算再努力、口号再响、措施再多,那也就是舍本逐末。”





两个中国经济现实




中国地方政府已要求多家企业补缴税款,其中最远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的税款,突显在经济复苏不平衡和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对资金的需求。




多家上市公司近几个月在交易所提交的文件中称,已收到政府要求补缴数千万元(人民币,下同)的税款,并警告投资者,这可能会影响公司收益。




根据中国官媒央广网,维维股份6月13日发布公告,原控股子公司湖北枝江酒业因未按规定的申报期限对1994年1月1日至2009年10月31日的消费税进行纳税申报,被相关部门要求补缴税款逾8500万元。




维维股份公告发出后,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一时间“税务倒查30年”的声音四起。




据中国官媒《上海证券报》报道,湖北宜昌当地有关部门称,此次对枝江酒业下发《税务事项通知书》,系审计部门发现枝江酒业前期有税款欠缴,税务部门按照程序正常追缴。




除了维维股份,华林证券、博汇、藏格矿业和北大医药都曾发表过类似公告。




由于经济增长放缓和楼市低迷导致土地出让收入大减,中国地方政府面临前所未有的增收压力。它们的负债已经居高不下,进一步提高杠杆率的能力受限,迫使中央政府加大财政支出力度。




不仅如此,根据中国媒体统计,超过20个省份出现了“警税合成作战中心”,以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但这些新设机构中“作战”一词引发焦虑,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前总编胡锡进也公开表示,以“作战”思维处理税务问题,不利于提升民营经济信心。




据BBC中文6月24日报道,一位从事向东南亚机电出口的中国商人表示,现在国内需求上不来,“主要做国内市场的难一些,利润很薄,随便补个税、罚个款,不如直接关门了”。




此外,令民营企业惶恐不安的还有“时间上的不确定因素”,上述商人表示,他在20年前曾经在国内从事过基建工程,“那个时候啥都乱着来,如果真要查那么久,个体老板们可能都有问题,再加上滞纳金,那不敢想象”。




从全国层面来看,今年政府财政确实面临困难。一方面是税收减少,6月24日,中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1—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912亿元,同比下降2.8%,在高速发展数十年的中国较为少见;但另一方面,支出却在增加,1—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8359亿元,同比增长3.4%。




“政府没钱了”背后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卖地收入的减少。




今年一季度,中国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8147亿元,同比下降6.7%,相比2020年的高峰几乎“腰斩”,即便对比疫情前的水平,也仅有当时的三分之二。




然而,地方政府极为依赖土地收入,以贵州省会贵阳为例,其2021年财政总收入976.15亿元,卖地收入631亿元,占比为65%。




由于债务问题,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早前发布报告称,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A1不变,但将评级展望从“稳定”调整为“负面”。此外,穆迪还把18家中国企业和8家中国银行的评级展望从“稳定”调整至“负面”。企业名单上有13家央企及其子公司、两家地方国企及子公司,以及三家民营企业,包括阿里巴巴和腾讯。银行名单上有三家政策性银行和五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




穆迪给出的主要理由有地方债过高,使政府刺激经济的财力下降;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使中期经济受到影响;而这两者也互相影响,因为房地产下行对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带来较大冲击。去年土地出让收入占中国地方财政收入的37%左右。

喜欢青年游民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