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京华茶馆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周五随笔

送交者: 张无咎[♂☆品衔R4☆♂] 于 2021-10-07 19:03 已读 2970 次  

张无咎的个人频道

+关注

又是周五了,呼啸的风从昨夜一直刮到现在,刚刚,窗户又被“咚咚”地敲打着。呼号的风让人懒于出门,难得给自己找个借口,索性蜗居在家,做一天慵懒的人。泡上英国茶,少放蜜、多加奶;音响里飘着唐琴“九霄环佩”奏出的《流水》古琴曲;春寒料峭里,开大热风、裹足衣毯、蜷缩在沙发里小憩,过着当下冷瑟瑟的周五。


说来奇怪,可能北京人有时候喜欢拘着,和西人喝酒,我很少醉;可和北京哥们喝酒,用家乡话聊着中国事,就真的控制不住话多酒多。上周日喝得酒醉,到这个周一还没有醒来。周二,又有朋友叫着陪客、说是小酌,可并不小;听他们聊着贷款的事。周三,美女老总拿了瓶好酒,招呼着几个京腔京韵的人在餐馆小品,聊着北京胡同里风土人情的过往,说着北京保姆扶正的故事——这话题,酒肯定也少不了。周四没酒喝了,风里雨里地跑了一天:对工地两边被打扰的邻居说上几句过年话,和施工中雨里汗里的师傅打个招呼,足足忙了一天,比喝酒还累。




记得多年前在澳洲打工的时候,每到周五,尤其到了周五的下午,就有一种莫名的兴奋、躁动,琢磨着休息日到那里玩、去什么酒吧、看什么电影......。可是到了现在这个岁数,反而不知道做什么好了。想看看新闻,有点看不懂了,可能出国太久了,那些语言似曾相识,但好像离我又很遥远;想看看自媒体的新闻或八卦消息吧,又时不时觉着有点不靠谱——可能是我孤陋寡闻、或智商不高,也可能是知识面限制住了我的想象,反正总觉得那消息听着离奇、不舒服,可竟然还有那么多人点赞。



 媳妇这几天一直郁闷,一个修车师傅说她摊上事了,说她的汽车有大毛病了,说她那款欧洲车的配件贵,修理又耗时又费工,云云,挑明了说吧:回家洗干净脖子、准备好大钱再来吧。


我和媳妇说:“你去4S店问问吧,英文里不有句俗话么:“永远不要相信修理工的””。


我媳妇这人说话爱抬杠:4S店的人不也是修理工么”?


最后去4S店的结果是:车没大毛病,清洗了一个部件,二百五十澳元就修好了。


想想也是,和讲修理工的道理一样,官媒也好,自媒也罢,还是要看要听的,至于怎么看怎么听,信不信,信的内容里你又能吸收多少,那就靠你自己的水平和判断力了。


其实收藏圈里也有句俗话:“不用讲故事,古玩会说话”,可收藏界的人最爱讲故事,之所以讲,是因为有人爱听。因为即便真的古玩会说话,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听懂。


说起收藏,也是感觉出国久了,审美就变了,变得“海外华人”味儿了。茶后翻出一幅不久前捡的画,颇有岭南画派的风格,喜兴、张扬。画得好坏且不论,但觉得寓意挺好,尤其是一对“白头翁”,算是出神入化(画)吧。年轻时、出国前,可能不止一次见过这类传统画作,可从来不当回事,也没有感受过她所谓的寓意。想想也是,白驹过隙,一晃来澳几十年了。不知是该高兴,还是感叹,岁数长了,人也不知不觉地退步了。




儿子下学回来了,扔下书包幸福地喊了一句:“今天是星期五啦”。


窗外的风小了,但还在刮。希望今夜无恙,明日晴天。



 


 

喜欢张无咎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张无咎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谢谢 (无内容) - 张无咎 (0 bytes) 10/14/21
谢谢 (无内容) - 张无咎 (0 bytes) 10/14/21
有同感,还真是这么回事。。 - 冷猫居士 (39 bytes) 10/07/21
谢谢 (无内容) - 张无咎 (0 bytes) 10/14/21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