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大国关系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黄埔军校第二期为何名将很少?最有名的六个人是谁

送交者: 尘与土[♂★★云和月★★♂] 于 2024-04-23 10:34 已读 1617 次 1赞  

尘与土的个人频道

+关注

1924年8月1日,黄埔军校第二期开学,严重任总队长,张治中为副总队长。1925年9月6日,第二期学生毕业,共449人。


然而,与第一期和后续的几期相比,黄埔第二期虽然入学人数不少,但却培养出的名将数量最少。这是为什么呢?

黄埔军校第二期为什么名将不多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第二期的毕业生总数最少,只有449人,比第一期和第三期、第四期都少很多。


人数少,自然出名将的机会就少。二是第二期的步兵科学员较少,大多数学员被编入了炮科、工科和辎重科,而这些科系在当时并不容易培养出名将。


那么,黄埔军校第二期的449名毕业生中,最有名的六个人是谁呢?其中,我军方面,排名第一的是周逸群。周逸群是贵州铜仁人,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后来赴日留学,回国后考入黄埔军校第二期。


1926年,他参加了北伐战争,并在贺龙部任政治部主任,南昌起义时担任20军第三师师长。

1931年5月,周逸群在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35岁,他和贺龙在湘西开展武装斗争,担任过红6军军长和红二军团政委等职,是贺龙最重要的搭档。


以他的资历和职务来看,如果不是过早牺牲的话,1955年授衔的时候至少也是大将。排在第二位的是袁也烈,他参加过北伐和南昌起义,担任过营长和团长,伤愈后在国军中从事兵运工作,后来参加龙州起义,担任红七军第20师第59团团长。


1931年2月,他在广东梅花村一带和敌人作战时英勇负伤,被送往上海医治。

新的文案: 三个月后,袁也烈因叛徒出卖被捕。在狱中,他与敌人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并在四年多后被组织营救出狱。


此后,他投身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于1955年荣获少将军衔。 卢德铭在秋收起义中担任总指挥,但遗憾的是,他牺牲得早了。


如果他还活着,肯定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说到黄埔二期出身的国军将领,有郑介民、覃异之、方天、吉章简、沈发藻、罗历戎、张炎元、钟松、胡靖安、廖昂、李守维和邱清泉等人。


其中,如果论军事才能,邱清泉应该排第一。他是老蒋的亲信爱将,并在德国陆军大学深造。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在昆仑关血战中崭露头角,随后出任第5军军长,率领部队跟随远征军出国作战。


在龙陵战役中,他更是痛击日寇,表现出色。

在解放战争期间,他领导的第5军成为国军五大主力之一,对华野构成了重大威胁。然而在淮海战役中,他连续尝试救援黄百韬和黄维,但都未能成功,最终在陈官庄战役中不幸牺牲。


排名第二的是钟松,虽然他曾是黄埔一期的学员,但由于伤寒耽误了很长时间,只能进入二期学习。然而,在解放战争期间,他担任整编36师师长,成为胡宗南手下的头号战将,在西北战场上给一野带来了许多麻烦。

方天虽然不是最出名的,但他却身居要职,曾担任过参谋次长、江西绥靖总司令和江西后备兵团总司令等职位,是国民党内举足轻重的人物。

喜欢尘与土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