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岁月长河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清朝历史迷案,乾隆的生母是谁?

送交者: 夕明[♀☆★声望品衔8★☆♀] 于 2021-01-24 13:56 已读 302 次  

夕明的个人频道

+关注
看了古装电视剧,我们知道的是乾隆的生母是李氏,但至于这个李氏是谁?就不得而知了。

乾隆的生母是谁?如同他的出生地是何处一样,也是一桩历史疑案。据清宫(玉膜》里记载,乾隆的生母是钮钻禄氏,“原任四品典仅官、加封一等承恩公凌柱之女”。清宫(玉牌)相当于清朝皇帝家谱,现在珍藏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它的编修制度非常严格,容不得编修大臣有一丝的疏忽大意,所以说,清宫《玉牒》关于乾降生母的记载在学术界还是有权威的,但野史和民间传说对此,则有多种说法。

有一种说法,至今广为流传,并且还以影视剧的形式出现在人们视线里,说乾隆生母是热河汉人宫女李佳氏。据传瘫正在做雍亲王时,一年秋天,在热河(今承德)有猜时,射杀了一只鹿,当时正值雍正口干舌燥,便喝了鹿血。鹿血有壮阳的功效,雍正喝完鹿血,顿感浑身像热,而身边又没有妃狐相件,冲动之下,就在避暑山庄内找了位李姓汉族宫女幸之。第二年,康熙与雍亲王又来到避暑山庄,听说这个李家女子已怀上了皇家骨肉,就要临产。康熙大怒,追问之下,雍亲王承认是自己做的事。康熙怕家丑外扬,就派人把待产的李姓女子领到园内一草棚。李姓宫女在草棚里生下一个男孩,就是后来的乾隆。                         

另一种说法,也与承德有关。说乾隆的生母是一个宫女,原先居住在承德城内,十三岁时来到京城并混进宫中参加选秀,被选中,后分到皇四子雍亲王的府里。有一次,雍亲王生病,由这位女子来服侍。在这期间雍亲王喜欢上了此女,在雍亲王病愈后,她生下了一个男孩,就是乾隆。我们知道,皇宫戒备科严,一个女子怎么能够混进宫中?再者,清朝选秀女的制度很严格,必须是在旗女子,而且对门第的要求也很高,此女一无旗籍,二无身份地位即使能够混进宫中,被选为秀女也属荒谬之谈。在此基础之上,一些文人又进行了一些发挥认为这位来自承德的女子,因为是汉族女子,雍正怕违背了祖制,把她生的儿子记在钮钴禄氏名下,所以正史记载钮钴禄氏是皇帝的生母。这些说法实难让人信服。

第三种说法,乾隆生母是陈世倌的夫人,陈世倌,又被称陈阁老,清例名臣,康熙四十二年进土,改庶吉士,乾隆六年,授文渊阁大学士。据说陈世倌在朝为官时,与瘫正家关系比较好,来往比较密切。那一年,非常巧合,在同月同日,雍亲王的福晋和陈阁老的夫人分别生了孩子。福晋生的是个女孩,陈夫人生的是个男孩,雍亲王就让陈家把孩子抱入雍王府看一看,也有说,是福晋怕因生一女孩地位不保而命陈家把孩子抱人府中的,但无论怎样,等孩子再送回来时,陈家的男孩竞变成了个女孩。陈世倌此时意识到事关重大,可能要了陈家上下多口性命,就没敢声张。这个被换回来的男孩,就是后来的乾降皇帝。至今陈阁老的旧宅,还保存有一块九龙匾,有人说是雍正亲笔题的。

后来的演义小说更是增加了此说的传奇色彩。我们都知道,乾隆皇帝曾经六下江南,而且有四次是住在陈阁老家,这些小说的作者们认为乾隆皇帝的目的就是去探望生身父母,住在陈阁老家,为的是能够与亲生父母团聚,以享天伦之乐。有人说海宁陈世倌家有乾隆亲笔题写的两块堂阻,一块是“爱日堂”,一块是“春晖堂”。用的是唐朝孟郊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一典故。乾隆若不是陈家之子,怎能谈得上报答父母如春晖一般的深恩呢?

还有一些其他的说法,晚清时期的著作中,说乾隆知道自己不是满族人而是汉族人,因此在宫中常穿汉服。据载,乾隆确实在宫中时常穿汉服,至今故宫还存有乾隆穿汉服的画像。但如果仅凭这这一点就确定乾隆的出身,显得有点荒唐传说固然精彩,但毕竟只是传说,并不可靠,但是,乾隆的生母,的确存在一些疑点。按照(清会典)规定,身为皇子的亲王可以封四个侧福晋,而雍亲王的侧福晋当时却只有年氏和李氏二人,如果钮钴禄氏确实在康熙五十年生下乾隆,是应该有封号的,而其名号一直是“格”。再就是在清代几是妃嫔的生子为帝而被尊为皇太后的,上尊号时有“诞育”皇帝的字样,而乾隆在给钮祜禄氏上皇太后尊号和徽号时,只用“鞠育”字样,始终不用“诞育”二字,着实让人不能理解。

看完这几种说法,你们是否也和小编一样回忆起了看过的各种宫廷剧。没错,乾隆生母是一个历史迷案。
喜欢夕明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