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四海同心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一个爱炒股的董事长,快把 3000 亿的公司炒破产了...

送交者: 狂心中[♂☆★★★★如狂★★★★☆♂] 于 2021-07-16 10:54 已读 400 次  

狂心中的个人频道

+关注


作者 / 猫哥


来源:大猫财经(ID:caimao_shuangquan)


01


前几天,著名的清华校企紫光集团发了个公告,说的是收到法院通知书,因为还不起钱,被债权方徽商银行申请进行破产重整了。



这紫光集团可是老资格的大校企了,天眼查显示,紫光集团大股东和实控人是清华控股,持股 51%。旗下控制企业超 300 家,间接参股企业超 1000 家。


间接控股了紫光股份、紫光国微等上市公司,紫光股份的市值有 700 多亿,紫光国微更是达到了千亿水平。


紫光集团为什么就陷入这样的境地呢?


2020 年年报还没有出来,可参考的是集团 2019 年的年报:


资产总计 2977.62 亿元,负债合计 2187.47 亿元,总营收 769.38 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 14.30 亿元。


看得出负债率不低,但按说当时净资产也还有将近 800 亿,结果一年之后就变了天。


2020 年 11 月,“17 紫光集团 PPN005” 公司债券未能与投资人达成展期协议,成了紫光集团首只违约的债券。


一支债违约,就说明公司拿不出钱来了,后面的债务到期,违约越来越多。


果然,不久后,紫光集团密集发布公告,宣告几只债券的兑付可能存在问题。


从 2016 年起,公司共发行 8 只债券,其中 6 只债券违约,规模累计 70.18 亿了。


在 2021 年 12 月底,还将有一支 13 亿元规模的债券到期,而且三家紫光集团全资子公司 —— 紫光通信、紫光国际控股、紫光芯盛负有清偿义务的已到期债务累计超过 26 亿美元。


看起来很不乐观,难怪借钱的银行急了。


02


问题来了,为啥紫光集团发了这么多的债呢?这么缺钱吗?


这跟公司的战略有关系,离不开一个核心人物 —— 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


大家都知道紫光集团本来是清华的校办企业,产品很多,比如他们是国内扫描仪领域拥有最多专利技术的厂商,连续多年稳坐市场头把交椅,大量销往国外。


但是校企的经营一直磕磕绊绊,2009 年,紫光集团面临经营困难,就进行了混改,赵伟国实际控制的健坤投资成为紫光集团战略股东。


对于这个重组,当时不是没有质疑的声音。


董事钟栗铎就公开提出质疑,说这个改制有贱卖国资之嫌。


他的理由是,紫光集团的净资产评估价值只有 2.8 亿,严重低估:


●  1、没有把紫光大厦等纳入固定资产范围,这栋楼当时的公允价值远高于此。


●  2、当时紫光集团持有的紫光古汉和紫光股份,市值是用 2009 年 3 月的价值来计算,仅为 4.34 亿,但是评估报告出来的时候,持股的市值已经超过 5.1 亿元。


●  3、关于清华紫光的无形资产 —— 品牌价值 —— 没有进行估算・・・・・・


质疑归质疑,紫光集团还是成功改制了,清华控股持股 51%,赵伟国担任董事长,他的健坤集团持股 49%。


03


赵伟国看上去好像是个外来户,其实他与紫光的渊源颇深。


他本人是老清华,1985 年,赵伟国从新疆考进清华无线电系(后改为电子工程系)。


清华这一届无线电系的学生,日后很多都成了中国半导体界的中流砥柱,比如 A 股的几个芯片龙头 —— 韦尔股份创始人虞仁荣、兆易创新创始人之一舒清明、卓胜微电子联合创始人冯晨晖等都出自此系,他们被称为 “清华 EE85”。


赵伟国当时学的是微波专业,毕业后去了中关村闯荡,3 年后回清华读研,毕业后就在紫光集团工作,出任自动化工程事业部副总经理。


后来,他参与创立了同方微电子,这是清华第一家以芯片为主业的公司,承接过国内二代身份证芯片的芯片设计,后来也成为了国内最大的手机 SIM 卡芯片供应商和国内主要的交通卡芯片供应商。


不过,赵伟国这人极有经商的头脑,他很清楚钱的流向,2004 年,他就离开了紫光,成立了北京健坤投资,主要就是搞房地产、搞矿。


也别说,当时这可比芯片挣钱快多了。


健坤投资成立后,赵伟国去新疆投资了房地产、天然气,有多赚钱呢?


他后来回忆起那个时期,还不禁感叹:“当时进入房地产就像抢钱一样,我带 100 万元去新疆,回来的时候已经赚到 45 亿元,4500 倍!”


所以,他以股东 + 董事长的身份回到紫光集团之后,就把这种风格发扬光大了。


接下来,就是一路买买买。


04


开始非常成功。


2013 年,紫光掏出 17.8 亿美元,收购了在美国退市的手机芯片公司展讯通信。隔年又花了 9.1 亿美元收购了另一家从美国退市的手机芯片公司锐迪科。


赵伟国把两家公司打包合并,成立了紫光展锐,摇身一变,排在高通和联发科之后,成了全球第三大手机芯片公司。


业内很看好,第二年,英特尔就花了 15 亿美元收购展锐 20% 的股权,这个估值比紫光当初的收购价溢价 280%。


就在那一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大基金)成立了,对整个行业开启了强力扶持模式,由于在展锐项目上的成功,紫光被挑选为大基金的发起人之一。


不久,大基金宣布,未来 5 年会给紫光集团总金额不超过 100 亿元人民币支持;大基金发起人国家开发银行也和紫光集团达成了 200 亿规模的合作意向。


方向明确了,资金到位了,赵伟国就放开手脚干了。


有了这些背书,紫光集团进一步向银行或者投资机构申请贷款、发行债券,还频频利用旗下的上市公司搞定增,换来更多的钱,开始一路买。


2015 年,紫光集团花了 25 亿美元,收购中国网络设备及存储器、服务器巨头” 新华三”51% 的股权;2016 年斥资 4836 万元控股上海宏茂微电子公司以布局半导体封测产业领域。


台湾是芯片重地,赵伟国自然不会放弃,他曾经风光来台,一边批评台湾半导体不对大陆开放 “死路一条”,一边发豪语要买下台积电。


当时仗着资金丰厚,赵伟国发下豪语欲买联发科、台积电,张忠谋还亲自回他:“怕你买不起”。


这话还算轻的,郭台铭在接受天下杂志专访时表示,他与清华紫光有合作过,对他们很了解,赵伟国就是 “一个炒股的投资者”,“张忠谋是台积电董事长、一个世界半导体教父,怎么能上来就问公司多少钱要卖?”、“不是你今天用钱就可以买的。”


05


收购大厂不行,那就自己开厂吧。


2016 年 3 月份,紫光集团宣布投资 240 亿美元在武汉建设存储芯片项目;


2017 年,紫光集团又在南京建设一个总投资 300 亿美元(约合 2000 亿人民币)的半导体产业基地项目。


自此,紫光集团在武汉、成都、南京三大半导体制造基地计划总投资超过 700 亿美元。


赵伟国是开启了 all in 模式,全身心干芯片吗?


好像也不是,事实上,市场什么火,他就会投什么。


比如,当新能源车成了香饽饽,紫光集团就投资威马汽车。除此之外,赵伟国还钟情炒股,在二级市场买了很多上市公司,成为他们的小股东。


这种干法很容易起规模、造业绩。自 2012 年到 2015 年底,三年时间里,紫光集团的资产从 66.63 亿元,涨到了 1000 亿元,翻了 15 倍又过了 5 年,紫光集团的总资产达到了 2966.49 亿元。


看起来是很不错的。


可是吧,这些大手笔的投资,很多是靠发债或者找银行借的,是有成本的,总负债也达到了 2029 亿。


但是科技类的投资,很难短期就看到巨额收益。


最早收购的紫光展锐,并没有实现规模盈利,三天两头说要上市,就是兑现不了。长江存储更是,还处于高投入期,不赚钱。只有新华三实现持续盈利,但是利润不多,紫光收购股份所花费的 25 亿美元短期很难退出。


其他很多资产也都是如此,买的时候花了巨资,却赚不回来钱。


但是紫光不还钱,债权人等不及了。


他们投的很多企业,可能未来会很赚钱,但现在的紫光,不知道会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债务难题。

喜欢狂心中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