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养生保健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端午节包粽子,牢记“3要3不要”,每一点都很重要,建议弄懂再包

送交者: 桂花酒[♂★★★和气生财★★★♂] 于 2024-06-07 12:41 已读 3084 次 2赞  

桂花酒的个人频道

+关注
2024-06-08 00:15 来源: 小茉莉美食记      发布于:北京市

每个传统节日里都有着与之相对应的美食习俗,眼下端午节到了,人们心中最惦记的莫过于粽子了。在最初,粽子是用来祭祀祖先的物品,当时为牛角的形状,也称为“牛角粽”,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公元前 340 年,人们又将粽子与屈原联系到了一起,相传爱国诗人屈大夫在面临亡国之痛时,在五月初五,抱着大石头跳入了滚滚的汨罗江,人们为了纪念他,便纷纷包好粽子投入江中。同时粽子又象征着“中子”,“高中”等,所以在端午节期间,人们总喜欢护送粽子来表达祝福。



在传统食物中,粽子是为数不多可以与家人共同制作的食物,这一过程让人们享受了团圆亲情,从而更彰显出节日的意义,对于现代人来说显得尤为难得。所以虽然市面上有很多现成的粽子出售,很多家庭依然会亲手制作。


说起包粽子,似乎并不复杂,用粽叶将糯米包起来,再煮熟即可,不过这整个过程其实可以分成几部分,糯米的处理,粽叶的准备,包粽子,煮粽子,其实每一步看似简单,都大有讲究,否则很容易出现漏米,夹生,味道不够香浓等问题。端午节到了,下面就来跟大家详细分享几点包粽子的技巧,牢记“3要3不要”,建议弄懂再包,少踩坑。



3要


1要:糯米要浸泡

糯米是粽子的主要原材料,人们吃的也正是它本身的软糯粘香,当然也有地区用大黄米来包,都是一样的道理。南北地区饮食差异大,北方地区的人们多用圆粒糯米,而南方则更喜欢用长粒糯米。不过无论用哪种,都需要将其先进行充分地浸泡,一般要在4个小时以上,老人们往往会隔夜浸泡。这是因为泡过的糯米,吸饱了水分,在煮的时候更容易熟透,能够节省很多时间,而且成品口感粘糯,香味也更浓。



2要:粽叶要煮


粽叶也是粽子必不可少的组成,各地的人们习惯就地取材,粽叶的选择十分多样,比较常见的有苇叶,箬竹叶,玉米叶,笋壳等。这些都是源自于天然生长的植物,其本身虽然柔软,但韧性差,在包的过程中容易折断。所以为了增加粽叶的柔韧度,我们需要将其用热水煮一遍,一般来说水开后煮十五分钟即可。经过水煮之后,粽叶能够吸收更多的水分,同时得以软化,在包的时候更方便。而粽叶正是粽子香味的重要来源,其香味也在水煮的过程中被更好的激发出来,包好的粽子也就更加香浓。



3要:煮粽子要压重物


煮粽子是十分关键的一步,它决定着粽子能否呈现出完美的口感和味道。我们一般需要先将粽子在锅底整齐码好,之后加凉水,水面要在粽子5公分之上,煮粽子是个漫长的过程,少则两三个小时,多则半天,所以水要加足。而粽子在水中会飘起,尤其是水开后沸腾,会将粽子托起冒出水面,那么这时粽子便容易受热不均而夹生。所以我们要避免这种情况,在煮之前就准备一个重物把粽子压住。



3不要


1不要:包粽子不要装满


虽然糯米在浸泡时,由于吸收水分体积会有一定程度的放大,不过在煮的过程中还会持续膨胀,所以粽子煮熟的体积会比我们包的时候要大很多。因此我们包的时候,要将米和馅料整体控制在七八分满,给糯米的膨胀预留出足够的空间,从而避免其炸裂漏米。



2不要:煮熟后不要直接吃


整个包粽子的过程其实是比较漫长的,往往从上午一直忙活到下午也吃不到,不过为了能够吃上完美的粽子,我们要耐住性子,尤其是到了最后煮完时,也不能立即夹出来吃,关火以后让粽子继续在水中焖半个小时,这样糯米和粽叶的香味会进一步融合,吃着也更加软糯。



3不要:保存粽子不要直接冻起来


端午节每年仅有一次,人们在包粽子时都会多包上一些,这样既可以一饱口福,吃不完的也可以保存起来,慢慢回味,平日里可以当作早饭或是下午茶。而在保存粽子前,需要先挑出完好的粽子,放到白开水里泡五分钟,使粽叶重新吸收水分。然后用保鲜袋封好,再冷冻。这样可以避免其在保存的过程中流失太多的水分,导致糯米返生,香味流失。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记原创,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欢迎大家点赞,收藏和转发!感谢您的支持!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喜欢桂花酒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