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四川风情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我们的金佛山 世界的遗产地

送交者: Smiley1[♀★★★★声望勋衔18★★★★♀] 于 2024-06-23 3:09 已读 2054 次 1赞  

Smiley1的个人频道

+关注


写在金佛山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


护好”美丽风光“


做靓”美丽经济“


护好“美丽风光“


做靓”美丽经济“


2014年,卡塔尔时间6月23日上午12:30(北京时间6月23日17:30),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重庆金佛山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项目,以典型的喀斯特台原、古老的高海拔洞穴系统、多彩的地表喀斯特景观、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悠久的熬硝历史文化入选世界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南川庄严承诺:立足保护,合理利用,用好、用活世界遗产这块金字招牌,为促进南川区域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十年来,南川信守承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格遵循《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明确机构、落实力量、建立机制、强化协作、久久为功。


申遗


是转型必然选择



金佛山东坡云海。(资料图)舒桦 摄


早在2005年,金佛山就参与了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一期申报工作,景区内的多样地貌、典型特征、生物多样性得到国内外专家的多次盛赞。但因各种原因所限,金佛山与自然遗产擦肩而过。


2011年11月,国务院批准南川成为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试点区。旅游业因其低消耗、污染少等优点往往成为城市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优先发展产业。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包含文化景观)、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类。其中,世界自然遗产是衡量风景名胜品质的“试金石”,是证明其世界性价值的最重“砝码”,是吸引全球游客不请自来的“独门秘籍”。


金佛山价值无与伦比,申遗将有利于促进金佛山生态保护、有序开发、合理利用同步实施,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步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同步增强,国内知名度和国际知名度同步提升,实现科学保护和永续利用金佛山的完美结合,有力推动南川转型发展的步伐。


基于此,金佛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是必然选择。



金佛山巨大山体内拥有众多溶洞,这是古佛洞的北洞口。(资料图)记者 汪新 摄


2012年6月,国家住建部启动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也是最后一期申报工作时,南川紧抓最后机遇迅速行动。从工作筹备、组织到任务确定、实施,从通过初选整改到最后收官冲刺,申遗的工作量庞大而繁琐,还急需解决资金、项目、公关、外交等一系列问题,通常需要4~5年完成。


然而,此时离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仅有两年时间。


为了不留遗憾,我区动员全区上下落实责任制、严格时间表,政企密切合作、确保全力以赴,区委、区政府发动全区各级各部门团结协作:专门成立了申遗工作领导小组,科学组织和指挥申遗;区人大、区政协围绕成功申遗这一目标,强化监督检查、献计献策;各级各部门、相关单位视申遗工作为己任,按期保质完成各项任务。明确了金佛山景区的16个大类140项建设任务,两年间使景区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特别是在准备申遗报告方面,我区从零开始,先后委托国内多家专业院校和研究所进行地质地貌、生物生态研究和年代测定等基础工作,收集整理科研论文163篇,新撰写20篇。组织国内外专家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申遗文本撰写,准确地回答了金佛山资源价值、历史文化等核心问题,全面展示了金佛山成为世界自然遗产的优势和条件。


2014年6月23日,金佛山成功申遗,使南川金佛山优秀的自然资源按照国际标准得到永久保存和保护,同时金佛山在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也迅速提升,带来生态、社会和经济三重效益。


守护


始终放在第一位


游客在山王坪景区观赏高山林海。(资料图)记者 甘昊旻 摄


金佛山世界自然遗产的申报成功,昭示着南川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喜人成就。


当年,金佛山申遗与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同时进行的。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侧重保护,需要原生态的景观资源;创建5A级旅游景区侧重于开发,需要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和提供人性化服务。面对“保护与开发”这个永恒的主题,南川坚持让保护永远在第一位。


随着金佛山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规划编制完成和重庆市金佛山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办法实施,我区积极履行“世遗地”责任,于2016年1月初,倡导设立“中国自然遗产日”,在国家相关部局委及院士的大力支持推动下,同年9月17日,国务院批复同意2017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我们严格按照世界遗产公约强化保护意识,健全保护机制,提升管理水平,全力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建设好全人类共有的自然遗产。”金佛山管委会主任李波表示,坚持把守护金佛山作为最大“生态担当”,发挥好金佛山生态屏障和生态涵养功能,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维护金佛山珍稀物种的自然繁衍,全面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加快推进美丽重庆建设南川行动。


金佛山申遗成功以来,我区有效优化整合自然保护地范围,解决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重叠区域“九龙治水”问题,使责任主体、责任范围、责任内容等精准对应。严格保护范围,确保金佛山森林覆盖率达到95%,生物多样性和喀斯特地质景观保存完好。坚决杜绝违法建设行为,严格项目准入制度。开展金佛山旅游经营体制改革,解决了责任主体多元、保护实践困难、监督管理困惑等困扰多年的问题。



我区持续建设银杉监测样地,在智能设备的加持下,期待银杉这一古老的物种能再次焕发生机。资料图


按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国际准则,我区积极参与中国南方喀斯特7个世界自然遗产地常规保护交流学习会,配合协调委员会提交金佛山保护状况报告。与四川省的乐山、峨眉山、都江堰等遗产地组建“巴蜀世界遗产联盟”,地域相近、类型有别的世界自然遗产联合保护模式启动运行。与印度尼西亚龙目岛结对,开展管理、人文、资源价值展示等国际性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我区注重运用现代科技和智能管理手段,加强气候变化监测,加强生物栖息地保护,加强环境综合施治,实施碳中和、碳达峰行动,利用绿色低碳技术,创建世界遗产“零排放”示范。与自然资源部、教育部、西南大学、重庆中医药学院等深度协作,组建成立多个国家或部市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展综合治理理论研究与试验示范,参与科研人员每年达100人次,重点合作科研院所3个,科研会议每年3次,研究内容涉及地质、生态、气候、社区参与等,使保护工作既立足当下也引领未来。


与此同时,大量与世遗地金佛山相关的科研工作相继展开,从金佛山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林麝繁育与养殖示范推广项目合作协议书的签订,到北坡高山杜鹃补苗、繁育基地标识牌制作和管护协议签订等,从中药种植技术及产品研发的创新,到着力构建我区中医药“种、加、销、医、养、研”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岩石、地下水、植被、动物等都是重庆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研究的对象。重庆日报资料图


实践证明,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把生态保护好,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转化


打好文旅“世遗”牌



栖息在金佛山的黑叶猴在树梢上享受暖阳,不时摆出各种憨态可掬的萌照。(资料图)通讯员 瞿明斌 摄


依托世界自然遗产金佛山的金字招牌,我区积极提升文旅品牌档次,做大做强文旅产业。


世界遗产给金佛山带来了名气,也给南川发展带来了底气。但金佛山作为世界自然遗产,资源分布广、相距较远,可供开发的不多,还受基础设施制约,发展旅游业难度很大,游客主要去往金佛山核心景区,到达山顶就离开了。如何将资源用好用活?


大金佛山包括金佛山、菁坝山、柏枝山等3座山脉。随着我区国省道改造和农村公路基本完善,串联形成了大金佛山旅游环线,我区顺势推出“大金佛山178环山趣驾”文旅品牌,打造以1300平方公里的世界自然遗产地金佛山为核心,串联全程178公里的环山山地自驾旅游线路,荟萃山、河、湖、林、泉、瀑、潭、溪、悬崖、峡谷、洞穴、草原、田园、古驿、古寨、古村、古渡、古桥等自然人文景观,集天下名山秀川之大成,自然之臻美、人文之醇美、田园之优美、生活之和美、村庄之秀美,沿线山水形胜、文化多彩,正逐渐形成世界遗产风景线、文旅融合聚集地、乡村振兴共富路,以文旅能量激活乡村全面振兴“一池春水”。今年1~5月,我区共接待游客1762万人次,同比增长11.1%,旅游综合收入110.83亿元,同比增长11.4%。金佛山景区接待游客116.43万人次,同比增长9.4%。



我区在民宿风格打造上,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带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资料图)记者 汪新 摄


自金佛山申遗成功以来,外出的年轻人返乡创业,核心区内的农户自愿迁出。山里人大转型,伐木工变护林员,农户变民宿老板,曾经的“护地”变成了“富地”。“背靠大山好乘凉”成了乡村里的致富经,也成为了乡村振兴的特色亮点。


“大金佛山178环山趣驾”是我区构建“一山一片一带多点”产业新空间的“一带”。近年来,我区着力构建“一山一片一带多点”产业新空间——“一山”即金佛山,聚焦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四季康养名山;“一片”即山王坪片区,将山王坪片区作为南川文旅康养产业发展的龙头阵地,加快建设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中高端康养项目,有效承接重庆主城康养消费需求;“一带”即大金佛山178环山文旅康养经济带,推进商文旅体深度融合发展;“多点”即乡村农旅融合游全面开花,以农业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百姓致富。通过差异化、特色化、一体化开发,有效放大南川文旅康养资源优势的叠加倍增效应。


利用好世界自然遗产名片,把南川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是“两山论”的区域实践探索,是自身发展的现实需求。目前,我区依托金佛山世界自然遗产地这一金字招牌,“一山一片一带多点”的产业空间布局已初具雏形,正在大力推动景区景点游、康养避暑游、民宿露营游、农旅融合游“四态齐升”,切实把自身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全力打造重庆文旅第一品牌、康养首选之地。



碧波荡漾的金山湖风景如画。(资料图)记者 甘昊旻 摄


承诺很坚定,更坚定的是履行承诺。金佛山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实践永远在路上。


新闻链接


国际专家评价金佛山喀斯特


金佛山喀斯特这种典型的台原喀斯特地貌类型和独特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美学价值。近年来,多位国际国内知名专家多次到金佛山实地踏勘和科学考察,对金佛山的资源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


国际洞穴协会副主席安德鲁·伊文思称“金佛洞熬硝遗迹为世界罕见的巨大地下工场”。


世界遗产保护联盟洞穴与岩溶特别工作组主席史密斯教授认为:“金佛山喀斯特地质构造特色突出,形成年代久远,规模庞大,并且在喀斯特地区有如此丰富的生物资源,非常具有代表性。”


国际著名喀斯特专家、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教授保罗·威廉姆斯两次考察金佛山,他指出:“金佛山洞穴系统反映了地球演化和地貌变化历史,森林系统反映了喀斯特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毫无疑问,金佛山具有世界自然遗产价值。金佛山采硝遗迹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制造提供了重要证据,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国际著名喀斯特专家、英国伯明翰大学教授约翰·甘恩指出:“金佛山有很美的自然景观,拥有独特的遗产价值,满足世界自然遗产第七条和第八条标准。”


国际著名喀斯特专家、原斯洛文尼亚岩溶研究所所长安德列·格兰兹教授指出:“金佛山有美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地质地貌,满足世界自然遗产申报的第七条和第八条标准。”


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道先说:“在高海拔的金佛山喀斯特台原上,没有充沛的水源条件,那大规模的地下洞穴系统以及洞内砾石层的大量堆积是如何形成的?这个问题,是‘中国南方喀斯特’已有的三个提名地所不能解答的,所以金佛山在这个系列项目中是不可或缺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分类学专家王文采指出:“金佛山拥有丰富的植物区系。”


喜欢Smiley1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