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四川风情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78岁重庆爷爷造童话小屋:整座山都是花园

送交者: Smiley1[♀★★★★声望勋衔18★★★★♀] 于 2024-06-16 16:18 已读 2221 次 1赞  

Smiley1的个人频道

+关注


最近,一个名为“耘兮小院”的花园在网上走红,


视频的主角是一位已经78岁的农民爷爷。


他在重庆山间的农村里,


造起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庭院,


他用破烂的罐子、废弃的尿壶和电饭煲做花器,


一年四季都有鲜花依时节盛开。


小花园以外还有“大花园”,


站在庭院中,每天目之所及,


都是对面山林的美景。




爷爷和奶奶在自己的花园中嬉闹


爷爷在山里住了四十多年,


现在已经是三代同堂。


这几年,全家人一起构思、一起劳作,


慢慢地改造了小院和屋子、


厨房和阁楼。


让这个村里的家,


变成了一个符合所有人需求的居所。


随着改造的逐渐完善,


小辈们也越来越频繁地回到这里。




小院在半山腰,上山的小路两旁栽满绣球


他们说,


在城市里待久了,回到这样的院子里,


所有的事情都会豁然开朗。


一条摄制组在初夏时节来到这个小院,


在满院的月季景色中,


和爷爷一家人聊了聊。





花园和自建的红砖房


小院称得上隐蔽,重庆山里的地貌本就高低错落,如果从主路看过去,只能隐约看到石头堆成的堡坎和几竿翠竹。但是顺着两边开着绣球的窄窄石阶一路走上去,一下子会豁然开朗:花丛包围着屋子,向阳处、背阴处,都种满了习性相应的鲜花。站在花丛里,对面就是一片青绿的山林。


“如果说狭义的花园,面积并不大,只有五六十平米。但是我们其实更愿意把对面的山景、整个大自然的风光,都当作我们的花园。”儿媳陈婷婷这样说。她和丈夫平时在重庆市区工作,现在越来越频繁地回到了乡下的家里。





花器都是捡来的破烂罐子,但是一年四季,都有轮转的花朵在盛放


院子里的鲜花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而轮流开放。早春时节,是郁金香、洋水仙、雪柳,还有三棵高大的山茶,是四十多年前爷爷亲手栽下的;暮春到初夏,花园里开满了各类月季;盛夏时,可以看绣球,那条“绣球小径”会被蓝色的绣球铺满;秋天的时候,堡坎全部挂满粉白色的菊花,随风飘荡。菊花开完后,进入短暂的休眠期,很快是冬去春来又一年。


种花的花器倒是非常随意。废弃的电饭煲、破烂的罐头,还有捡拾来的尿壶,爷爷把上面的沿子敲掉,种上了兰花,长得还尤其好。




爷爷青年时期种下的三株茶花,是院子的骨架,已经默默陪伴这家人四十多年


他四十年前爱上了茶花,有同事弄了一株小芽给他,他小心翼翼种下,结果被家里养的猪拱了,“我说糟了糟了,心里太难受了。”后来他一直念念不忘,又去乡下扦插了三株回来。从此这三株茶花在院子里冬去春来,每年腊月后盛开。盛花期的时候,落花在树下积了厚厚的一层。爷爷爱这些山茶,一开始总舍不得扫。到后来堆得实在太多,才扫去烧掉,花灰滋养土地,成为来年花团锦簇的好风景。





爷爷去山里“薅”来花材,插花装点房间


爷爷时常去家里对面的山林“探险”,他爱插花,又不舍得院子里的花,所以总是去山里“薅”。他插花没有门派讲究,全凭手感,“瞎插,但还是要讲究一些线条,给它弄出来有立体感,就像我以前在山上采了一支金刚藤,它的根子长得弯弯曲曲,插下来好像国画大师的画。还有叶子、还有虫吃的痕迹,我觉得很好,是自然的一种造型。”


花园和菜地挨在一起,现在种满了四季豆、豇豆,然后茄子、辣椒。“一辈子的农民,就算不种花,也是要种菜的。”所以一年四季,除了院中的鲜花,总有最时令的蔬菜可以吃。


一家人最近在山里租下了新一块的菜地,“耕种”成了生活里更重要的主题。日常的对话也变成了“XX品种的红薯很甜,我们去搞些种子回来种种看”。




1981年,爷爷申请了一块宅基地,自己盖起了土墙房子。住了三十年后,土房出现裂缝破损,一家人把它推倒重建,起了一座红砖房。房子在半山腰,交通工具没法上去,所有的建筑材料,不管是砖、水泥、钢筋,全部需要由马驮上来,再被全家人整整齐齐地码好。




从设计图到动手施工,都需要亲力亲为


红砖房在山村里显得别具一格,很多人都因此猜测爷爷是不是有过海外的留学经历、学过建筑设计等等。其实都不是,陈婷婷说,“我们家没有人学过建筑设计,但那时想了很久到底要一个怎样的房子。”之所以选择红砖,是因为“我们家是周围都是山林,不希望建一个都是钢筋混凝土的房子,这个房子在自然里一定不要违和。红砖不贵,拉来就能用。我们保留红砖的质感,然后做勾缝,看起来和自然的环境就很和谐。”


近几年,他们又在红砖房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虽然没有专业人士,因为预算有限,他们也没有请专业的设计团队,但是全家都根据自己的需求参与了进来。设计图他们自己画,画得“鬼画符一样,只有自己看得懂”,施工现场再用砖块搭建模型,确认不会有差错。





农村的厨房,也可以宽敞、明亮、清洁,已经成为一家人情感交流的场所


厨房的改造是一个重点,他们打通了以前的老灶房和主房子。农村的土灶房普遍光线不好,很容易显得特别脏,他们又在所有的房间里面增加采光。原来的墙体因为熏腊肉熏得很黑,他们用胆巴反复浸洗,又用了外墙腻子粉,加上水泥,让基底变得特别牢,然后再刷上了罩面漆。柴火灶油烟要多一点,这样操作很方便刷洗。


当时来帮忙的油漆工人问,反正是农村的厨房,为啥子墙要刷得那么白?“但厨房其实是一家人特别紧密活动和交流的一个中心的空间,厨房不是妈妈的战场,而是所有人都要参与进去,是一个情感的粘合剂。即使在农村,想美一点、亮堂一点,也完全没有问题,只需要一些小细节做到位就可以了。现在我们回来,待在厨房的时间比待在客厅还多。”




阁楼,是小孩子的“游戏基地”


另一个改造的重点是阁楼。阁楼本来弃置已久,堆满了杂物,夏天特别闷热不透风。他们用老木板重新吊了顶,开了三扇老虎窗,增加了采光和通风。原本的墙上有一个圆形的风景窗,那是当年修房子时爷爷的想法,这次改造也保留了下来。“小孩子喜欢阁楼,改造后成了他自己的游戏房,每次回来都特别喜欢往楼上跑。”





一家人聚在一起,翻看老照片


前些年,奶奶生了场病,病后变得有些多愁善感,每次要和孩子分别都会伤感。儿子儿媳因此增加了回来的频次。“回来总要找点事儿干,我们就开始改造小院,把家打造得更适合一家人居住。”


因为是家里的改造,他们不着急,许多事情亲力亲为一点点来。爷爷在茶花树下睡了四个月,守出了楼下空间的改造。有次陈婷婷出差,一个多月后,发现爷爷已经带着邻居把堡坎砌了出来。




爷爷奶奶在茶花树下,一起择山间刚摘来的笋


爷爷奶奶对生活的热爱是刻在骨子里的。他们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地面几乎永远扫不起灰尘,屋里屋外永远干净整洁。爷爷虽然已经年逾古稀,但是随时随地要找到事情来做,他总是忙着给院内的木头桌子上漆、或是用捡到的铁丝给燕子做巢……燕子窝就在屋檐下,燕子傍晚时分会来休憩,当地人认为是吉祥的好兆头。




祖孙一起摇桂花


上小学的孙子也享受进山里采花摘蘑菇的时刻。他跟着爷爷,一起寻找插花的花材;也在秋天的时候,和爷爷一起摇落院中桂花树上的星星点点。“我就是一个农村人。”他有时候会颇为自豪地跟其他小朋友这样说。


“回来吃得好,睡得香,能干两碗饭,平时在城里是打工人,但不管你心里有多少事,有多大的压力,回来之后会很放松,感受到晚风、看到云霞,看到满院子的花。天天鸟叫把你喊醒,只要坐在院子里面,就会很释然。



现在农村它不再是以前的农村了,基础设施已经做得比较好了,但凡花点心思,打造一个稍微舒适一点、更符合使用需求的空间,其实不需要花很多的本钱在这个上面,但是你需要用心。”


陈婷婷又提到,家里的小朋友曾经写过一篇作文,让她印象深刻。作文主要关于这个小院的改造,以及把破烂的罐头器皿都用来做花器的巧思。那篇作文的末尾落了一个句话,叫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这也是我们一直以来的一个观点,你需要自己去做,你才能够实现自己想要获得、完成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

喜欢Smiley1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