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四川风情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听见都江堰 | 玉垒仙都二王庙

送交者: Smiley1[♀★★★★声望勋衔17★★★★♀] 于 2024-05-16 17:33 已读 1454 次 1赞  

Smiley1的个人频道

+关注


▲图据:折耳兔


朗读:张忠舸


今天,小编想带大家了解一下


玉垒仙都二王庙


一起来听听吧


!!!


二王庙在都江堰城西一公里。这座古庙依山而建,背有群峰高耸,前有古堰横陈,上有白沙邮,下有玉垒关和离堆峡口。这里古木苍翠,画角流丹,庙貌巍峨,享有玉垒仙都之美誉。


二王庙原为纪念蜀王杜宇的庙宇,名望帝祠。南齐建武年间(494~497),判史刘季连将望帝祠迁建于郫县,将原庙改祀李冰,易名崇德庙。五代以后,历代朝廷相继追封李冰及其传说中的儿子李二郎为王,故后又改称二王庙。



明嘉靖十二年(1533),蜀王府拨款,命甯仪、周瑜主持重建,规模为正殿五间,宿殿三间,群祀堂十二间,左右廊二十八间,碑亭二,祠后有台,祠前左右有坊,殿制高广,且深轮焉。明末,庙毁于兵火,仅存王庙一角。清雍正九年(1731),由本庙道士赵一炳、李阳修募请府、州、县善男信女,对正殿、后殿、祈嗣、戏楼及牌坊和两廊神像重建,共费五干余金。雍正十一年(1733),制军黄廷桂又重建大殿及东西庑。光绪八年(1883),改李冰祈嗣为堰功祠。民国十四年农历二月十九发生火灾,大殿、后殿、戏楼、茶楼等百余间房屋大部被毁。同年,住持李云岩募集资金,并卖庙田三百六十亩,历时十年,陆续恢复原貌。



二王庙依山而建,重重殿宇,层层迭落,布置精巧紧凑。庙脚下设东、西山门。沿石阶进门,靠正南侧立一照壁,上绘有清光绪时期都江堰流域图。往上为灵官楼,清时题写的王庙匾额挂于楼上。进楼门上数十石阶,有三官殿立于山墙之上。



向西沿石阶又过一山门,为一长方形坝,坝南又立一大照壁,上绘有都江堰渠道一览图。与照壁相对,有数十台陡壁石阶,两侧立石狮一对。沿石阶而上,有戏楼一幢,上有冯玉祥题写的二王庙匾额。整个庙宇建筑面积共六千多平方米。远看庙貌,层层楼阁掩映在绿荫雾裹、烟飞云绕的半壁山上;从山脚迤逦而上,穿越梯楼亭殿,曲折幽深,移步换景,使人有如登仙阁之感。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是二王庙庙会。这天,人流如织,远地而来的民众,必然在这心中的庙堂里盘桓一日,烧化远道携来的香烛,倾诉心中积累一年的话语之后,才轻松地离开这个神仙都会。



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二王庙损毁严重,庙门残缺不全,地上是残砖断瓦,建筑群内的多个大殿坍塌。二王庙抢救保护受到国家高度重视,确定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故宫博物院、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等8家单位对二王庙古建筑群进行技术支援。震后不到50天,投资1.1亿元的灾后文物重建1号工程——二王庙维修保护工程启动。2010年10月,二王庙维修保护工程顺利通过国家文物局专家组验收。2011年4月21日,二王庙正式整体对外开放。二王庙古建筑群灾后抢救保护工程获得国家文物局授予的优秀文物保护工程特别奖。新中国成立以来,此项殊荣仅授予过布达拉宫和二王庙。



喜欢Smiley1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