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四川风情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割水稻,打谷子,很壮观!成都这所学校,丰收了!

送交者: 炫笔伏逼[♂☆★★★不闻风知★★★☆♂] 于 2021-09-25 15:19 已读 346 次  

炫笔伏逼的个人频道

+关注
 

割水稻、打谷子、翻地、浇灌、锄地……大伙分工明确,忙得热火朝天。9月中旬,在成都绵实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成都绵实外)的学田里,小棉花们麻利地干起了农活。




学生在学校下地干农活,乍一看感觉画风有点不对?其实,在成都绵实外这“干农活”早已经纳入到学校的课程体系中。


在这里,每一个同学都可以体验到丰收的喜悦。这一盘,他们从5月到9月,经过四时辛劳,终于在自己的学田里收获了水稻。


稻穗低垂,稻香盈袖!


学生在校园里种水稻,场面太壮观


还记得5月22日,第一次来到成都绵实外的学田,穿过一条条廊道,在拐角处的尽头看到一群孩子们正挽着裤腿在插秧。


泥土沾满了他们的手臂和小脸蛋,没有人嫌弃,一个个扎劲儿插秧的场面太壮观了,这在城里的学校很少见。




有同学说,插秧是件艰辛的活,不仅要眼到、手到,判断好秧苗之间的距离,还要保持整个身子准确地后退,一边后退,一边插秧……一退一进之间藏着耐人寻味的哲理。还有同学打趣,如果有一天问到袁爷爷是哪一天离开我们的,小棉花们一定能准确回答:2021年5月22日。


在这里,学校励孩子走进大自然,并养成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用身体去“认识”世界。


不仅因为大自然是最美的教室,更因为在这里可以找到很多书本中、课堂上,度娘里找不到的答案!


“学生”变“农夫”,历时四个月成功种出水稻


每个初始的新阳,都是期待收获的阳光!成都绵实外吸睛的水稻田,历时4个月终于要迎来收获啦~


老师们将各门学科揉进了这场秋收里,有农耕文明、农耕诗词;有数学几何、测量、对称;有水稻知识,有美学的稻草人实践制作和欣赏等等……




在正式割水稻之前,秋收的仪式感也是满满!茶祭祈福、农耕祭词、击鼓开镰,一个环节也不少。成都绵实外的课堂就在真实的生活中开始了延续……





庄严的仪式过后,劳动教育老师为同学们普及了收割水稻的知识,示范了如何安全、利落地收割水稻,同学们跃跃欲试。



随着一声“开收咯!”一阵鼓声响起,同学们开收水稻了。


右手拿镰刀、左手戴上手套……一番准备后,小棉花下田开始了忙碌。尽管此时已是秋意浓浓,但几分钟后,豆大的汗珠还是从学生脸上滑落,“第一次来割水稻,看着简单,其实还是很累人的,”刘同学一边喘着粗气,一边摸了摸额头上的汗水。






一旁的同学则告诉小编,首次体验农活整体而言感觉不错,对于学校开设的这门特殊的课,很是喜欢,“粮食来之不易,我们不能浪费粮食。”


有的同学负责收割,有的同学负责水稻摆放,不一会,一排排整齐的水稻割好、摆好了,有的同学既有经验,又有智慧,割下的水稻还摆出了鱼鳞甲的阵型。





据了解,当水稻摆放成这样的形状的时候,晴天可以借由阳光把水稻晾晒干燥,雨天也不会因此而积水。


田埂上,一群学生排着长长的队伍,依次进行打谷子,飞舞的稻穗,金灿灿的水稻汇集成了一座座小山,同学们脸上露出了笑容。






“新颖、有趣”,这是张同学的感触,“虽说是第一次体验,但这样的劳动对我们而言很有意义,再次警醒大家当知粮食来之不易。”


伴随着阵阵稻香,同学们仿佛已经尝到了香喷喷的米饭,心里美滋滋的,这就是劳动的滋味,它带给我们踏实、喜悦、丰足的体验。




成都绵实外国语学校,一所浓郁的中国味道与现代教育气质水乳交融的学校!


学校学田占地30余亩,除了水稻种植外,还种植了油菜、蔬菜和水果。每年春天时节,油菜花次第开放,连成一片花海,学田也成为了学校师生一大拍照胜地。

喜欢炫笔伏逼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