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中华复兴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突厥的来龙去脉:坚持中国自己的观点,不要被西方学者带偏了

送交者: 炫笔伏逼[♂☆★★★不闻风知★★★☆♂] 于 2022-03-02 23:00 已读 5547 次  

炫笔伏逼的个人频道

+关注

最近两个月的时间,小编一直在看中国社科院出版的《突厥史》,该书的作者是薛宗正。该书可以说是中国突厥史的扛鼎之作,虽然出版已经30年了,但是其地位依然无法被动摇。该书参照了中外各种有关史料,澄清、订正了大量重大历史事实,推翻了诸多学术界流行的传统观点,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见解,填补了突厥史研究领域的空白。


一,为什么我们要研究突厥史


为什么中国人必须要研究突厥史,这是和中国的切身利益是相关的。在近代以来,研究突厥史居然被西方人占据了先锋,同时也出现了“泛突厥主义”的现象。所谓的“泛突厥主义”,也就是将一切说突厥语系的民族都归纳于突厥民族,因而西方人写的突厥史往往包括回纥和中亚各族的历史。“泛突厥主义”者认为,土耳其和中亚五族以及中国西北各民族都属于“突厥”,土耳其甚至想在此基础上统一整个突厥语系的民族。


维吾尔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不是突厥人后裔,更与土耳其人没有任何关系。——《乌鲁木齐晚报》



维吾尔族


“泛突厥主义”的理论是十分荒唐的。首先,这个“突厥语系”的命名方式就不太合理。薛宗正提出:突厥语也好,回鹘语也好,哈萨克语也好,都只是阿尔泰语系的西支,如果从语言发展的角度来说,铁勒(丁零)语在突厥语之前,命名为铁勒语系更加合理。


其次,同一个语系下的民族并非是一个民族,例如印欧语系下还有斯拉夫人、日耳曼族、维京人、伊朗人、印度人等,他们显然不是一个民族。第三,土耳其仅仅是名字和“突厥”沾了关系,就好比韩国的高丽王朝和中国的高句丽(简称“高丽”)沾上关系一样,能说土耳其人是突厥人后裔吗?


“泛突厥主义”是产生于中亚的,其提出的目的是为了联合中亚各国共同对付俄国的入侵,后来则被土耳其推广,作为自己进行了霸权主义扩张的理论。在其理论的指导下,许多人竟然认为突厥的敌人——回纥(维吾尔)也是突厥人,对中国造成了几大的危害。


对于突厥史的划分上,有人主张属于中亚史,有人主张属于蒙古史,还有的主张属于俄罗斯史。针对以上的争议,薛宗正提出属于国际史,因为突厥汗国的范围涉及到了中亚、蒙古、中国和俄罗斯西伯利亚。不过,我认为突厥史就应该属于中国史,当然这里的中国是包括游牧民族地区的“大中国”,而且突厥的王族——阿史那氏基本都迁入了内地,许多改姓“史”了。



二,突厥人的来源、种族、部落问题


根据《突厥史》的考证:突厥民族是塞种人和丁零人融合产生的,其中父系阿史那氏来自于塞种人,母系来自于丁零的阿史德氏。突厥人在漠北的迁徙活动十分频繁。最早阿史那氏生活在坚昆一带,被匈奴所征服,成为匈奴杂奴。此后和北海一带的丁零人发生了融合,产生了突厥人,但是还未出现族名。


魏晋时期,大量的匈奴人南迁到了塞内,而突厥作为匈奴杂奴也南迁到了河西走廊一带,被这里的几个凉国统治。后来北魏灭北凉,统一了北方,许多杂胡被迫西迁到了高昌,突厥也是其中之一。突厥在高昌北山逐渐开始繁衍了起来。此后突厥又北迁到了阿尔泰山,以锻铁闻名,正是称为“突厥”。



突厥先世的迁徙路线


阿尔泰山处于柔然和高车的分界线,突厥就在两国之间摇摆不定,逐渐壮大。在高车汗国灭亡后,许多铁勒部也加入了突厥,于是突厥得以迅速崛起。在这里必须强调一下,这些加入突厥的铁勒部和突厥融合,才真正形成了突厥族,而没有加入突厥的铁勒继续存在于漠北。


大量的铁勒族加入了突厥,使得突厥人的肤色、种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比较重要的就是阿史那氏从白种人变成了黄种人。同时,在语言上,阿史那氏原本说的塞种语言,后来都逐渐被铁勒语同化,说和铁勒接近的语言了。根据研究,突厥语中依然有许多来自于伊朗的词汇,这是阿史那氏早期从西亚中亚带来的。阿史那氏原本以牛为图腾,但是后来改为了铁勒的狼图腾。突厥人又自称是“蓝突厥”,以蓝色为尊。



突厥的部落


突厥人在历史上建立的汗国主要有突厥汗国(552年—603年),东突厥汗国(603年—630年),西突厥汗国(603年—657年)、后突厥汗国(679年—745年)和突骑施汗国(691年—751年)。其中,前面四个都是阿史那氏建立的,而突骑施汗国是异姓突厥突骑施氏建立的。除此之外,突厥的部落并非建立其他的王朝,突骑施汗国的灭亡就宣布突厥文明的灭亡。


为了避免混淆是非,这里将突厥的主要部落介绍出。除了阿史那氏和阿史德氏之外,突厥的部落还有胡禄居、摄舍提、突骑施、鼠尼舒、阿悉结、哥舒、拔塞干、阿悉结、葛逻禄、处木昆、踏实力等。其他的粟昭武九姓(粟特)、塞外汉族、吐火罗、铁勒(未被同化的铁勒九姓)、契丹、室韦、奚等虽然曾经被突厥统治过,但是他们未被突厥同化,所以不能算是突厥民族。


三,突厥人后裔是不是土耳其人


要了解突厥人后裔是不是土耳其人,那我们就必须要知道土耳其人的名字是怎么来的。根据考证,土耳其人和亚美尼亚人、土库曼人来源一个民族,根据DNA检测,土耳其人的基因和亚美尼亚人几乎一致,甚至亚美尼亚更加古老,而土耳其人中的中亚血统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希腊人和土耳其人的基因(大同小异)


从人种上来说,土耳其人为白种人,他们信仰伊斯兰教。而突厥人为黄种人,信仰萨满教和佛教,两者差别巨大。但是他们两者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又回到了上文谈到的问题——泛突厥。


西方国家最早接触突厥的是波斯和东罗马,两国对中亚和东亚的地理、民族都不清楚,他们只是笼统地将中亚所有的民族都称为突厥。例如波斯萨珊王朝就将所谓中亚非图兰语的民族都叫做“突厥”。后来居上的阿拉伯帝国也接受了这种认识。11世纪,接受阿拉伯文化的哈喇汗国学者穆罕默德·喀什葛里写下《突厥语大词典》就将当时居住在西域、中亚的一切民族都称之为“突厥”,这就给西方人造成了巨大的误会。



当时,中亚伊朗高原附近有一支民族,自称“乌古斯人”,该民族是波斯帝国北疆的一支民族,原本说图兰语,后来被西突厥。而当时的阿拉伯人就按照传统将他们称为“土克曼”,意思是“突厥蛮”。阿拉伯人都叫他们为“突厥蛮”了,那么整个西亚、北非甚至欧洲人就都将他们称为“突厥蛮”。


后来他们建立了塞尔柱帝国,罗马苏丹国和奥斯曼帝国。到了近代以后,奥斯曼帝国多次受到欧洲的入侵,急需要一些东西来加强帝国的凝聚力。于是他们在发霉的古书中看到了“突厥”一词,认为反正阿拉伯人都叫自己突厥蛮,那么就干脆去除“蛮”这个后缀,自称“突厥”的正统,也就是“土耳其”。在阿拉伯的概念中,“突厥蛮”的本意是“好像是突厥的人”,因为当时乌古斯人和突厥人都是长发。这样说起来,塞尔柱突厥应该改为塞尔柱乌古斯,奥斯曼土耳其应该改为奥斯曼乌古斯。



后来,通过语言学来研究西亚中亚历史的学者突然发现,土耳其和突厥是差不多的,于是将干脆等同于一个民族了。后来土耳其人也试图利用“泛突厥”的概念来称霸亚洲,于是就将错就错,直接乱认祖宗,搞得中亚鸡飞狗跳。


因此,土耳其人并非是突厥人的后裔,他们只是用了突厥这个词。真正的突厥人的历史在辽金之后就消失了,突厥人也基本融入了当地的民族长河之中。在建国后,中国进行少数民族语言调查时,在新疆发现一些自称是“Turk”的民族,他们只有31户,200多人,基本分布在伊犁的一些村落。经过语言学家鉴定,他们的语言还保留着许多古突厥语的特征。这支突厥就是世界上唯一保留下来的突厥后裔。

喜欢炫笔伏逼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