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抗疫信息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数说|多地要求下架的槟榔,到底有多可怕?

送交者: 我在枫林中哭泣[♀☆★★★女中豪杰★★★☆♀] 于 2022-09-22 23:27 已读 158 次  

我在枫林中哭泣的个人频道

+关注

36岁的湖南籍歌手傅松的不幸去世,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口腔癌这种恶性肿瘤的关注。


作为发生在口腔部位的恶性肿瘤,口腔癌其实是舌癌、唇癌、牙龈癌等的总称。尽管在中国,口腔癌算不上发病率非常高的癌症,但因为这种疾病带来的巨大痛苦和治疗后的面容变化,大家会谈之色变。


特别是近几十年,这种癌症在中国的发病率有明显增长趋势,特别是男性。 在海南陵水县、湖南多地,男性的口腔癌发病率已达到了万分之一以上。


除此之外,中国的台湾地区也是口腔癌的高发地区。在2016年,每十万名台湾男性中,平均就有41.15人得了口腔癌。


这些省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咀嚼槟榔的嗜好盛行。


逐年增加的口腔癌患者


槟榔在中国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东汉就有人记录下了咀嚼它的方法,但这种小青果真正在湖南成为一种大众消费品,还是从清末民初开始。即使到了1986年,在以爱吃槟榔著称的湘潭地区,调查出的槟榔平均咀嚼率也仅为35.37%。而槟榔的快速普及,还要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槟榔产业化之后。


1995年,中国第一家以公司化形式运作的槟榔生产企业在湘潭成立,从此槟榔食品开始从小作坊转入现代化生产,行业产值也迅速攀升。《中国市场监管报》报道的数据显示,从2011年到2018年,中国槟榔产业产值从558亿元上涨到了781亿元,如今更是达到上千亿。而湖南人嚼槟榔的比例也不断升高。到2010年前后,湘潭地区的槟榔咀嚼率已到了47.1%。


与此同时,中国的口腔癌发病率从1990年的每十万名男性1.16名患者,经过30年的攀升,增长到了4.62人。而70岁以上的人群数据更为惊人,每十万名男性中就有23.2人。



为什么咀嚼槟榔容易导致口腔癌?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在汇集了已发表的有关癌症和槟榔的相关研究后指出,早在1985年的一项评估中已经发现,与烟草一起咀嚼槟榔会致癌。这之后,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咀嚼槟榔导致口腔癌患病风险显著,具体原因是槟榔中含有的槟榔碱会导致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后者是一种可发展为恶性口腔癌的癌前病症。

槟榔致癌,多少人不知道?


尽管早在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就明确了槟榔是一级致癌物,同在这张榜单里的还有酒精饮料和香烟。


只是, 相比无人不晓的抽烟、喝酒有害身体健康,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槟榔致癌的高危害性。甚至还编出了“槟榔加烟,法力无边”“槟榔泡酒,活到九十九”这样的顺口溜,殊不知这种组合,不仅成瘾性更强,患癌的几率也在成倍增加。


2018年,在对海南省屯昌县有咀嚼槟榔习惯的居民调查中,所有的受访者都认为咀嚼槟榔对身体有一定的益处,甚至还有24.8%的受访者认为咀嚼槟榔不会对身体产生任何害处。


槟榔厂家甚至还抓住了这一痛点,推出“不伤口”“养生”等卖点槟榔。2021年,一家槟榔品牌的广告植入出现在了脱口秀节目中,宣传其“枸杞槟榔”有养生功效;同年,另一家槟榔品牌生产的枸杞槟榔包装袋上因印有“益生菌”字样,被当地市场监管局罚款20万元。



在很多调查中,不少受访者都表示,最初咀嚼槟榔就是出于社交的需要。不管是婚嫁宴请,还是休闲娱乐,槟榔都必不可少。在2018年的地方春晚中,主持人就曾用“过年就吃XXX”等口播为槟榔品牌宣传。


除此之外,很多槟榔品牌还将广告投放到了脱口秀、说唱、街舞等年轻观众特别多的节目中。这是因为在湖南, 很多人接触槟榔的年龄非常早。有湘潭人说,在他们这里,是“上到刚会走,下到九十九”的人都嚼槟榔。


刚会走路就嚼槟榔肯定是夸张的表达,但嚼食槟榔人群的确在日益年轻化。2018年的一份针对1150名湘潭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近四成的学生在调查时间段内咀嚼过槟榔。而直接影响他们槟榔咀嚼量的,是其父母、同伴的嚼食行为和态度。


无槟榔的环境,正加速到来


但槟榔行业上的火热可能不会一直持续下去。随着近年来的槟榔广告禁令和不再被归为食品,这种果子被当做普通食品来销售的空间会越来越窄。


在歌手傅松因口腔癌去世之后,多地监督管理部门下达关于下架涉及槟榔食品的措施, 而这也正是基于之前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政策——2020年最新修订的《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里不再将“食用槟榔”收录在内。



槟榔不再按食品进行监管之后,多家槟榔企业将会面临食品生产许可证到期的困境。湖南和海南两地政府正积极推动把槟榔列入“药食同源”目录,以解决食用槟榔产品为地方特色药食同源问题。海南省槟榔协会于9月22日发文,表示槟榔涉及百万农民利益,正在推动槟榔产业转型升级。


而同样和海南一样饱受槟榔困扰的台湾,则先行一步探索了槟榔的社会“戒断”。从2008年起,台湾地区开始引导槟榔产业转型,并通过在校园与社区宣传槟榔的健康危害,从而营造无槟榔的环境。2018年,台湾地区的男性槟榔嚼食率已从2007年的17.2%降至7%以下。


傅松去世后,他的朋友说:“愿他在另外一个世界,再没有槟榔,没有痛苦,没有癌症。”多地将槟榔从普通食品区下架,相信将会是无槟榔环境的一个开始。

喜欢我在枫林中哭泣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