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清幽闲适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1934年国民党少将救下9万红军,建国后毛主席下令:一定要找到他

送交者: 东海独钓叟[♂★★★★风清云淡★★★★♂] 于 2024-06-27 0:22 已读 1056 次 2赞  

东海独钓叟的个人频道

+关注


2024-06-26 09:47 

1934年,一位名叫莫雄的国民党少将,被任命为剿共保安司令,但他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在蒋介石的铁腕之下,莫雄秘密为红军提供了生死攸关的情报,帮助他们成功避开了“铁桶计划”的围剿,开启了艰苦卓绝的长征。


那么,莫雄为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他的内心又经历了怎样的挣扎与决断?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下了一道特殊的命令——一定要在关键时刻找到这位曾经的红军国民党少将。



救下红军的国民党少将

莫雄的一生,是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在中国同盟会的影响下,他投身于革命的洪流,踏上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


年轻的莫雄,参与了黄花岗起义,那场血战让他深刻地认识到了革命的残酷与必要。


随后,在北伐战争中,他更是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才能,迅速晋升为排长、连长,成为北伐军中的佼佼者。然而,历史的巨轮滚滚向前,1927年,一场命运的转折悄然到来。


当时,张发奎起兵反蒋,莫雄在犹豫和挣扎中决定加入,他对国民党内的腐败和蒋介石的专断颇有微词,心中充满了改变现状的决心。


但是,随着战事的发展,莫雄渐渐发现,反蒋之战的局势并不乐观,他开始怀疑这场斗争的最终结果,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愈发强烈。与蒋介石的斗争,对莫雄来说,是一场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他曾一度信任蒋介石,认为他能够带领国民党走上正轨,实现国家的富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蒋介石的种种行为让莫雄失望透顶。


特别是蒋介石对待同盟会老成员的态度,让莫雄看清了他的真面目,蒋介石的阳奉阴违,权谋政治,让莫雄深感国民党已非昔日的同盟会,革命的理想被权力的欲望所吞噬。


在与蒋介石的斗争中,莫雄经历了人生的低谷,他目睹了许多同志的牺牲,感受到了革命路上的艰辛与无奈。


最终,在一次失败的战役后,莫雄决定退出,他不愿意继续在这样毫无意义的斗争中消耗自己的生命,也不想看到更多的革命同志白白牺牲。


莫雄的这一决定,不仅是对个人信仰的一次重大考验,也是对现实的无奈妥协。



莫雄的退出,让他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思考自己的未来和革命的道路。他开始密切关注着国内的政治变化,尤其是共产党的发展。


在他看来,共产党虽然力量弱小,但他们坚持的是真正的革命理想,这一点深深吸引了他。莫雄的这一段历史,虽然是他人生中的一个低谷,但也是他思想转变的关键时期。


从这一时期开始,莫雄的内心深处种下了一颗革命的种子,这颗种子在后来的岁月里逐渐生根发芽,最终引导他走向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意外的转变

1932年,中国政局风云变幻,这一年,“王赓间谍”事件震惊了整个国民党,莫雄在这场风波中意外地被提拔为税警总团的总团长。


这个职位不仅给了莫雄更多的权力和资源,也使他有了更多接触共产党的机会。


在这个阶段,莫雄遇到了刘哑佛——一位隐秘的共产党员,刘哑佛的睿智和坚定,以及他对共产主义理念的深刻理解,给莫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刘哑佛的引荐下,莫雄开始与更多的共产党人接触,他们的交流不仅仅局限于政治理论,更多的是关于如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探讨。


这些对话深深触动了莫雄,使他的思想逐渐发生了转变,莫雄开始积极阅读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对共产主义理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对这套理论的实用性和解决中国问题的可能性深信不疑。渐渐地,他内心深处的革命情感被彻底激发。


他开始认同共产党的理念,对国民党的政策和行为产生了深刻的质疑,在这种情绪的驱使下,莫雄秘密递交了入党申请。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他的申请被驳回了,共产党对国民党高层人物的加入持谨慎态度,他们担心这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这一决定让莫雄感到失望,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李克农,一位在特克中工作的共产党员,找到了莫雄,向他解释了党的考虑:“莫雄将军,您的能力和影响力我们都看在眼里。您现在的位置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在国民党内部为我们提供信息,比直接加入共产党更有价值。请您继续留在国民党内,帮助我们了解敌人的动向。”



李克农的话让莫雄豁然开朗,他意识到自己即使不是共产党的正式成员,也能为革命事业做出贡献。从那以后,莫雄开始暗中为共产党工作。他利用自己的职位和影响力,为共产党提供了许多重要信息。


同时,他还小心翼翼地避免引起国民党的怀疑,莫雄的这一转变,虽然对外界来说不为人知,但对于共产党的发展却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情报与计划

1934年,莫雄的人生迎来了新的转折点,在这个充满变数的年份,蒋介石任命他为江西德安赣北第四行政督查专员兼剿共保安司令。


这一职务让莫雄成为了国民党剿共行动的重要人物,同时也给了他一个接近蒋介石核心决策圈的机会。莫雄意识到,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挑战,更是一个向共产党提供关键情报的绝佳机会。


他知道,自己的每一个决定都将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于是,莫雄决定利用这个位置的优势,为共产党传递更多的内部信息。


莫雄的第一项任务就是了解蒋介石的“铁桶计划”。


这是一个旨在彻底剿灭共产党的宏大计划。蒋介石计划动用数十万大军,布下密集的军事封锁线,逐步压缩共产党的活动空间,最终实现将其一网打尽的目标。



莫雄通过自己的渠道,获得了这一计划的详细内容,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莫雄立刻将这一消息秘密传递给了共产党的联系人。


这份情报对共产党来说,无疑是极为重要的,它不仅揭示了蒋介石的战略意图,更为共产党提供了宝贵的时间,以重新规划和调整策略。


接到情报后,共产党迅速召开紧急会议,评估形势并制定应对策略,在毛泽东等领导人的指挥下,共产党决定实施一项大胆的计划——长征。


莫雄的情报,如同一道曙光,照亮了共产党在困境中的前行之路。


1934年10月,红军开始了艰难而又伟大的长征。在这次长征中,红军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坚韧,最终成功突破国民党的重重包围,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救援行动

1936年,对于莫雄来说,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年份,他在贵州毕节的一个偏远村落中意外发现了数千名共产党伤员。


这些伤员,大多数是在与国民党军队的战斗中负伤的红军战士,他们躲藏在这个僻静的地方,试图恢复伤势。


当时,蒋介石严令要求各地剿共部队必须彻底清除共产党的残余势力,这意味着这些伤员的生命安全正处于极大的威胁之中。


莫雄作为剿共保安司令,原本应该是执行这一命令的主要负责人,然而,他的内心早已站在了共产党一边,因此,他决定利用自己的职位和影响力,实施一场大胆的救援行动。


莫雄首先安排了一支小队伪装成国民党军队,前往伤员藏匿的村落进行侦察。



通过这次侦察,他详细了解了村落的地理环境和伤员的具体情况,随后,他制定了一个详尽的救援计划,计划中包括了伤员转移的路线、时间以及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的措施。


在执行救援行动的那天晚上,莫雄亲自带队,他们趁夜色掩护,悄无声息地接近了藏匿伤员的村落。


莫雄事先安排的一支伪装小队先行进入村落,向村民宣称他们是来进行常规巡逻的,以此来缓解村民的紧张情绪。


而莫雄则带领另一支队伍秘密接近伤员藏身的地点。


在确保没有外人注意的情况下,莫雄迅速将伤员转移到事先准备好的车辆上,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引起任何骚动。


在转移途中,莫雄还利用自己的职权,命令几个关键的检查站放行,确保了转移行动的顺利进行。



最终,这些伤员被安全转移到了一个更为隐秘的地方,他们得以继续接受治疗,恢复伤势。莫雄的这次行动,不仅救了这些伤员的性命,更为共产党保存了一支重要的力量。


这次救援行动的成功,完全依赖于莫雄的智慧和勇气,以及他对共产党的深厚感情。


这一切都表明,莫雄不仅是一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官,更是一个对革命充满忠诚和热情的英雄。


他的故事,成为了那个动荡时代的一个传奇,激励着后来的人们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勇敢地前行。



毛主席的寻找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面临着重建一个国家的艰巨任务,在这个关键时刻,他没有忘记那些在革命历程中作出巨大牺牲和贡献的英雄。


特别是莫雄,这位在关键时刻救助红军的国民党少将,成为了毛主席心中的大恩人,为了表彰他的英勇行为,毛主席下令寻找莫雄,以确保他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认可。


叶剑英,一位共产党的高级将领,接到了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他知道,这不仅是对英雄个人的肯定,更是对那些在艰难岁月中作出正确选择的人的认可。


叶剑英深知,寻找莫雄的过程充满挑战,因为当时的香港是一个信息复杂、人员众多的大都市。


尽管困难重重,叶剑英没有放弃,他组织了一支小队,开始在香港的大街小巷中搜寻莫雄的踪迹。经过连日来的努力,他们终于在一处僻静的小巷中找到了莫雄。



那一刻,莫雄看着面前的共产党战士,感慨万千,多年来,他一直默默地为革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如今终于得到了认可。


在广州解放后,莫雄被任命为北江治安委员会主任。这一职位不仅是对他个人过去行为的肯定,更是对他未来潜力的一种信任。


莫雄深知这一职位的重要性,他决心要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莫雄在担任北江治安委员会主任期间,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能力和深厚的治安管理经验。



他不仅维护了当地的社会秩序,还积极参与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新中国的稳定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莫雄的故事,是那个动荡年代的缩影,它告诉我们,历史是由那些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选择的人共同书写的。


每一个看似微小的决定,都可能成为改变历史进程的关键。


莫雄的选择,不仅改变了他个人的命运,也影响了整个中国革命的走向。他的故事,成为了新中国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部分,激励着后来的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敢地做出正确的选择。


喜欢东海独钓叟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