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清幽闲适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水浒传》中的6大冷知识,知道一半以上的,方才称得上熟读水浒

送交者: 狂心中[♂☆★★★★如狂★★★★☆♂] 于 2024-06-22 20:05 已读 1235 次 1赞  

狂心中的个人频道

+关注

水浒传可谓是中华文学史上的瑰宝。


如果说三国演义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巅峰,那水浒传就是英雄传奇小说的无冕之王。


诗人塔索曾这样评价英雄史诗:


“逼真与传奇截然不同,但优秀的作者可以将他们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水浒传的优秀莫过于此。


它可以是一个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也可以是那个年代的纪实故事。


逼真中带着传奇,传奇中透着逼真。


水浒传的语言风格如此豪迈壮阔,但又如此轻言细语。


也就不难怪如此多的读者在这么多年之后依旧对水浒传津津乐道了。


名著值得细品,水浒传值得细品。


下面几个冷知识,熟读水浒传的读者看的时候忽略了吗?


武松打虎后被狗戏弄?

水浒传中,武松醉酒后打死大虫后在文中有这样的描述:


“一只大黄狗赶着吠……翻筋斗倒撞下溪里去……寒冷的当不得。”


让人忍俊不禁的描述,怎么回事?我们堂堂的打虎大将军,怎么落到的这样的地步呢?


话说回当年古代的酒水,由于蒸馏技术还不太成熟,所以制备出来的酒水度数也并没有这么的高,而原著中说“三碗不过冈”的美酒,恐怕最高也只有十几二十多度。


作为英雄史诗,水浒传还是让武松一口气饮下18杯,酒劲上来后自然是胆从心中起,醉拳打恶虎,脚踏景阳冈。


可酒壮人胆总归是有限度的。


打完恶虎之后,时辰过了不少时分,冷风一吹背后寒,武松的酒劲怕是也消了些许。


这样的时候,往往就是困倦袭来,双足无力,这时候的武松被狗戏耍也就不意外了。


虽然武松常常自夸自己是“十分酒无限力”,但实际上我们也知道,过多的饮酒只有上瘾和伤肝的后果,小说里的醉拳大概都是不存在的。


所以,施耐庵在写水浒传时想必是见多识广,并没有把武松写成一个龙傲天式的英雄,他也是有缺点的,他也是活生生的人。


这就是施耐庵的高明之处,落笔有力,人物写实。


即便是刻画了一个厉害到似是传说人物的英雄,也依旧让他温存些许人味。


这下,谁还分得清武松是不是真实存在的人啊。


留着胡须的奸臣太监——童贯

童贯的名气恐怕都是水浒传带来的。


虽然并不是什么好名声,原著里,水浒传直接将他定性为祸害北宋的罪臣。


奸臣童贯让宋开启了屈辱的时代也并不是什么冷知识了。


但你知道吗?阉人童贯可能是历史上唯一一个留着胡子的太监。


这可能有点反常识。


我们都知道,胡须是阳刚的象征,是雄性激素在体内熊熊燃烧的结果,但被剥夺了功能的童贯又怎么会有胡须的呢?


原来,比起其他太监,童贯并不是从小就被阉割的。


童贯成为太监的时候已经20多岁了,相比起其他太监,童贯的身体早就发育成熟,有男性的第二体征了,即便是被去掉之后也没有变得白白嫩嫩,而是颇有阳刚之气。


童贯之所以能祸国殃民,是因为他深得皇帝宠幸。


我们都知道,宦官之所以容易讨得皇帝喜欢,就是因为他们残缺的身体和从小到大的陪伴,但童贯这人既没有从小陪伴皇帝,也没有因为生理缺陷而生的白嫩,却依旧深得皇帝喜爱。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这都是因为童贯的容貌。


也许童贯并不是 倾国倾城的美貌,但是童贯在一众妃子和太监之中,却是格外显得有特色,宋徽宗就很喜欢童贯的长相。


而更巧的是,童贯的出生月日还和宋徽宗别无二致,这不得不让宋徽宗觉得颇有缘分。


看来,无论什么时候,容貌和出身都是一张好用的通行证啊。


关胜和关羽

关羽的后人关胜,很多人都是因为这层关系记住关胜的。


但你知道吗?关胜很有可能和三国演义的关羽没有关系。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庞会“尽灭关氏家”,非常残忍,但从这里可以看出,关羽可能并没有存在后代。


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关平之妻在战败后携子逃亡,更名为门,以逃脱追捕,所以也可能是有关家后人幸存下来的。


不过,在水浒传的年代,官家民间推崇关羽之风是愈演愈烈,不少关姓人家为了争面子也会说自己是关羽后代。到了清朝,甚至官方都亲自下手,为关羽一族撰写族谱。


所以,关胜到底创作背景和关羽有没有关系,还是值得说道的。


关胜的原型一说是爱国将领关胜,被奸人所害遗憾万年;但也有一说是将军魏胜,同样使得大刀,虎虎生威。


究竟如何,还是让观众自行评判。


不过,关胜打着关羽后人的名号,有人可能会以为是不是受到了三国演义的影响。


事实上这是不太可能的,仔细看看,就会发现关胜的塑造并不像三国演义关羽那样的威震华夏忠心耿耿,甚至有点小小的猥琐。


在关胜出场没多久后,居然就去偷了一只狗。


这和在华容道放走曹操的武神关羽可以说是两模两样了,唯一的共同点,可能就是一样的耍大刀,一样的威猛盖世了吧。


农民陶宗旺

讲的是农民起义,但实际上,水浒传更像是各行各业的英雄好汉齐聚一堂,一起创造的英雄史诗。


农民在其中的比例可以说是很少了。


但陶宗旺就是正儿八经的农民。


人家的主业就是耕地的,是真正下过田,真正拿着锄头打架的好手。


行行出状元莫过于此。


不过,水浒传的魅力不就在此吗,108位好汉,各个都是好样的,各个都是身怀绝技,这样的英雄史诗,才足够精彩的嘛。


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林冲

林冲可以说是水浒传里大家最喜欢的英雄之一了,和他有关的几个篇章都是个顶个的有名。


而林冲的人生经历也是标准的美强惨,实力强大奸人所害,被逼上梁山,可以说是深得中国观众喜爱的绝佳人设。


而林冲的八十万禁军教头这个称呼也是惊艳了不少读者,以至于让读者高估了林冲的职位。


事实上,林冲的这个“八十万禁军教头”并不是非常牛逼轰轰的官职,而是相当于武术教练一样的职位,并不是什么权利滔天的大人物。


所以也就不奇怪被奸人为难了吧。


带来灾祸的射击

很多人也许已经注意到了这个细节,在水浒传里,每次射大雁,就代表着形势即将转危!


古往今来,横跨中外,高级的文学作品,凡事被提及的,即便是一件看似微不足道,毫不起眼的小事也是相当重要的。


比如《血观音》的苹果带来灾难,比如《权力的游戏》的美食带来冲突。


这种手法往往借物喻事,涉及宗教或文化符号的深层次意义。


水浒传也有这样的手法,比如每次射雁,主角团英雄好汉就有可能要遭殃了。


两次射击,一次带走了晁天王,而一次让史进等人身中埋伏,梁山好汉分崩离析。


难道向大雁射击是说明血光之灾,主人公即将见血和灭亡了?


名著的写作手法,还是值得细细品味的。


结言

水浒传还有很多很多的细节等着书友们去挖掘。


一本好的书,必然是每次打开都有新发现,每次打开能找到新伏笔,这才是一本逻辑通顺,有文学传世价值的好书。


幸运的是,我们的水浒传完美的做到这些要求。


所以打开书,多看看书,我们总会看见新的天地。

喜欢狂心中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