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清幽闲适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一代名将韩信是怎么死的?被宫女拿竹竿戳死,成就了两个成语

送交者: 东海独钓叟[♂★★★★风清云淡★★★★♂] 于 2024-06-15 1:21 已读 1573 次 1赞  

东海独钓叟的个人频道

+关注


2024-06-15 09:13 

在古代中国历史长河中,韩信无疑是个响亮的名字,他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


他率领汉军暗度陈仓,平定三秦;背水一战,击败赵军;还巧施妙计,灭齐楚联军,其赫赫战功为刘邦建立汉朝奠定了坚实基础。



韩信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军事才能令人赞叹,但其命运也令人惋惜。他不仅死得冤屈,而且残忍。传言他被宫女拿竹竿戳死,而且还因此诞生了2个成语。


根据司马迁《史记》的记载,事件的起因是汉十一年,刘邦听闻陈豨反叛自立为“代王”,立刻带兵亲征,誓要平叛。



出征前,他的皇后吕后泪眼婆娑,忧心忡忡地对刘邦说:


“陛下离京远征,若京城内有变,该当如何是好?”

刘邦对此深表忧虑,认为若真有事,定是韩信引起的,答道:“若真有不测,祸根必是韩信。”


因此,他叮嘱吕后若有紧急情况,可找萧何商议对策,因为韩信乃萧何所荐,两人情谊深厚。


萧何为吕后献计,建议以汉军大胜为名,召集朝臣入宫庆贺,实则是诱韩信入宫,然后将其除去。当时的通讯手段落后,韩信对前线的战事一无所知,萧何的话,他信以为真。


韩信本想推辞,称自己抱病在身,连朝会都未能参加,怎能去庆贺大胜?萧何却说:“虽疾,强人贺。”意思是,即便有病,也勉为其难去一趟,以免失礼于众人。



因此韩信勉强进宫,未料此行为陷阱,韩信刚踏入未央宫,便被埋伏的刀斧手擒住,押送至长乐钟室。


在那隐蔽的钟室里,按照迷信的说法“功臣不可见天见地,不可用刀刃所杀”,也就是说,韩信不能见天日地,也不能用金属武器伤害,于是吕后命宫女剥去韩信衣衫用锋利的竹签,活活将他戳死。


随后,吕后更是残忍地下令将韩信的三族——父族、母族、妻族——尽皆诛灭,这桩惨案,成就了“钟室之祸”的成语,用以比喻功臣遭忌被杀。



同时,也诞生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成语,用以形容韩信的生死都与萧何有着不解之缘。韩信成于萧何的推荐,死于萧何的计谋。韩信一生都与萧何息息相关,从他的升起到陨落,萧何都扮演了关键角色。这句成语,成为后人评述事物或人物成败,皆由同一因素所致的经典说法。



韩信之死,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他的军事才能,曾是刘邦夺取天下的利剑,但在天下已定之后,却成了威胁政权的隐患。他居功自傲,不懂得收敛锋芒,曾多次向刘邦索要封赏,引起了刘邦的猜忌。此外,他在政治上也不够成熟,未能看清形势,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悲剧结局。



韩信的性格,既有知恩图报的一面,也有居功自傲的缺陷。他曾拒绝武涉和蒯通的建议,错失了自立为王的机会,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历史是一面镜子,韩信的故事,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警示。他的一生,让我们明白,功名固然重要,但更需懂得适时收敛锋芒,避免招致不必要的祸患。同时,我们也要警惕,不要让个人的私欲和短视,蒙蔽了对大局的判断。


喜欢东海独钓叟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