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清幽闲适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蒋介石的左膀右臂顾祝同和刘峙最后的结局为什么大不相同

送交者: 狂心中[♂☆★★★★如狂★★★★☆♂] 于 2024-05-10 19:29 已读 1691 次 1赞  

狂心中的个人频道

+关注

老周


摘要:黄埔出身是蒋介石嫡系将领的重要指针,黄埔军校的教官比黄埔生更受蒋介石的信任和重用。在黄埔教官中,顾祝同和刘峙并称哼哈二将,早年也都很受蒋介石器重,为什么后来顾祝同无论是职位还是受信任程度都要要高于刘峙?

黄埔出身是蒋介石嫡系将领的重要指针,黄埔军校的教官比黄埔生更受蒋介石的信任和重用。在黄埔教官中,顾祝同和刘峙并称哼哈二将,早年也都很受蒋介石器重,为什么后来顾祝同无论是职位还是受信任程度都要要高于刘峙?


首先来看看两人的经历:


顾祝同,字墨三,1893年出生于江苏省安东县(今涟水县)。从南京陆军小学毕业后于1914年考入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军官学校。1917年1月,顾祝同从陆军预备学校毕业进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1919年2月,以优异成绩从保定军校毕业。当时,保定军校是中国军校的顶级院校,在军界是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从顾祝同的早期经历来看,他是接受了系统的正规的专业军事教育。


刘峙,字经扶,1892年出生于江西吉安。1907年考入湖南陆军小学。1911年升入武昌陆军中学——这一年正是辛亥革命爆发,他加入了学生军。1912年,全国各军事学校恢复上课后,刘峙进入北平清河的陆军第一预备学校。1913年,考入保定军官学校第二期步兵科学习。可见,刘峙和顾祝同一样,都接受了系统的正规的专业军事教育,而且刘峙的资历也比顾祝同要深,是顾祝同保定军校的学长,整整高了四届。

1920年12,顾祝同几经转折前广西往桂林投奔孙中山。1922年1月,与任孙中山大本营参谋长兼粤军第2军参谋长的蒋介石相识,随即得到蒋介石的赏识,成为蒋介石的上尉副官兼粤军第2军军士教导队区队长。 1924年5月,顾祝同就随蒋介石开始参加黄埔军校的筹建,6月16日军校正式开学后,顾祝同任军校教授部中校战术教官,不久就代理管理部主任。


刘峙是1917年护国运动兴起弃职南下广州投奔孙中山,在粤军中历任连长、支队长、营长等职。1922年,孙中山在桂林誓师北伐。刘峙担任大本营游击第一支队队长。回到广东后任许崇智的东路讨贼军总司令部任中校参谋兼卫队队长。1924年,刘峙由何应钦介绍,到军校担任战术教官,后升任校本部参谋处科长。


从追随蒋介石这一点上说,顾祝同比刘峙要早,从某种意义上说,顾祝同从一开始就是蒋介石的嫡系,而刘峙则算是何应钦的班底。


1924年11月,黄埔军校成立军校教导团,顾祝同任教导团第2团第1营营长,刘峙则是第1团第2营营长,两人同为营长,平级。

此后,两人就在中央军中一路升迁,东征、北伐以及军阀换盏中,都立下了赫赫战功。在这一时期,两人可谓是比翼齐飞,不分伯仲,同为蒋介石的“八大金刚”之列。至于对刘峙的评价,很多人的印象都来自上世纪90年代经典影片《大决战》,用剧中国民党军第2兵团司令官邱清泉的话来说,守徐州,应该派一只虎,至少也应该派一只狗,结果却派了一只猪来。而剧中的刘峙竟然还大谈了一番猪的战术。这番言论再加上刘峙肥头大耳的外形,不禁使人将刘峙和蠢猪联系了起来。


其实,早年刘峙也不失虎将之风。在关乎黄埔学生军生死存亡的棉湖之战中,最危急时候刘峙脱去上衣,赤膊上阵手擎军旗身先士卒带头冲锋,一举击败陈炯明部队,因此在何应钦升任旅长后就接替了何应钦原来的第1团团长。


1935年4月,国民党军进行军事体制整顿,首次规范化授衔,顾祝同和刘峙都被授予陆军二级上将军衔,在众多黄埔出身的将领中,排名前三的依次是何应钦、刘峙和顾祝同,刘峙还在顾祝同之上、这个时间节点,两人虽然是同样级别,但刘峙的地位略高一些。


转折点就在1936年的西安事变。事变发生时,顾祝同和刘峙都没有随蒋介石在西安,都是在南京。蒋介石被扣押后,在南京留守的何应钦任命顾祝同为讨逆军西路军总司令,宋美龄知道后便找到顾祝同,要求他不要执行向西安进军的命令。顾祝同立即表示对蒋介石绝无异心。就在刘峙指挥的讨逆军东路军大举急进时,顾祝同以种种借口拒不到职,导致西路军一直没有出动。

而刘峙则被任命为讨逆军东路军总司令,刘峙立即率领部队兵分六路进逼西安。完全紧跟何应钦,没有听从宋美龄、宋子文、孔祥熙等人的意见,和讨逆军西路军总司令顾祝同的做法截然不同。


所以蒋介石在西安事变结束后,对顾祝同的信任就明显超过了刘峙,之前刘峙的职务是高于顾祝同的,但从以后,顾祝同的职务就逐渐晋升,慢慢反超了刘峙。西安事变可以说是刘峙福运的分水岭,从此之后就可以说是好运不复,江河日下了。


1948年底,顾祝同已经官至“参谋总长”,而刘峙只是徐州“剿总”总司令,比顾祝同要低了好几级,而且还是个有职无权的总司令,实际指挥权是在“焦总”副总司令兼前进指挥所主任杜聿明手里。淮海战役后,刘峙指挥的徐州“剿总”主力部队损失殆尽,所管辖的地区也都被解放军占领,徐州“剿总”人地尽失,徐州“剿总”自然也就被撤销了。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顾祝同担任国民党第七届中央评议委员,1954年,晋升为陆军一级上将,这是国民党军队中除了蒋介石一人的特级上将之下的最高军衔。1959年6月,出任“国防会议”秘书长。“国防会议”是国民党最高决策机构,主要成员都是各党政机关的首脑,由蒋介石亲自主持会议,到台湾后国民党所有重大决策均出自“国防会议”,顾祝同连任秘书长八年,可谓红极一时,权倾朝野,成为国民党军界和政坛长盛不衰的常青树。1987年1月在台北去世,终年96岁。

相比之下,无官一身轻的刘峙随后带着一家老小先到了香港,但不久被被昔日的部下连讹带抢强取硬索搞去了一大笔钱。刘峙感到香港不安全,就于1950年举家迁居印尼,做生意又亏了本。经济窘迫之下,三姨太黄佩芬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早年当过教师,便到当地的中文学校教书来补贴家用。1952年1月,黄佩芬要回香港探亲,为了保住好不容易得到的教员职位,刘峙就替她代授国文课和地理课。听说刘峙在印尼靠当教员糊口,生活很是窘迫,蒋介石念及旧情,这才于1953年将他召回台湾,给了他“总统府国策顾问”、“国民大会”主席团主席、“行政院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等闲职,让他能安享晚年。1971年1月,刘峙病逝于台中,享年79岁。


人生结尾也是顾祝同要更为圆满。从1936年之后,顾祝同就远远甩下了刘峙,原因就是在西安事变中的站队,

喜欢狂心中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