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清幽闲适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红楼梦》中,林黛玉死前为何要强调说:“我的身子是干净的”?

送交者: Breezea[★★★声望勋衔14★★★] 于 2024-04-11 7:20 已读 1917 次 1赞  

Breezea的个人频道

+关注

引子

说起我国的经典名著,首当其冲的一定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有很多人尤其喜爱这四部文学巨著,甚至还有专门研究的红楼梦的叫做“红学”。由此可见,红楼梦中对读者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十分的深远。

正文

其中《红楼梦》的第98回,“苦绛珠魂归离恨天”,中描述到了林黛玉香消命殒之际,对着贴身丫鬟,紫鹃说道,“我的身子是干净的”这一句话引来了很多好学的读者解读他背后的深层意义。有人称这句话有点突兀,像是补写的人的画蛇添足。但有人却认为这是在点明,林黛玉从头到尾都是洁白无瑕的,所以无法在世俗的世界中很好地生存下去。甚至还有人指出,此句说的干净更指的是精神上的纯洁,这是林黛玉的特质,正如书中所言,“质本洁来还洁去”。


借林黛玉之口说出这句话,更像是在批判贾府之中那些面目可憎的丑陋嘴脸。借由这句话,我们也可以引出一些疑问。其一,为何林黛玉临死前对紫鹃说出这句话,是否合乎情理?其二,为何从初到大观园里备受宠爱到临死前却如此凄凉?是大观园里的人过于虚情假意还是林黛玉忘恩负义?其三,林黛玉的结局最终为何注定凄凉?


首先说林黛玉和紫鹃的关系,两人虽然关系亲密,朝夕相处,但毕竟有高低之分,虽然平日里,紫鹃呼唤紫鹃为“妹妹”,但是紫鹃从未敢对林黛玉以姐妹相称,而且在年龄上,紫鹃要比林黛玉大好几岁,所以林黛玉在性格上过于软弱,对待阶级高低没有很严格的界限,这在封建社会可是万万使不得的。


林黛玉曾说过,我在这里是没有亲人的。这里称的是贾府,然而贾府里从贾母到贾宝玉,上上下下都是有着血缘关系的。有人对此十分疑惑,难道林黛玉觉得贾府的人对她漠不关心吗?众所周知,林黛玉幼年丧母,被外祖母接到了贾府,林黛玉自幼身体瘦弱,来到贾府后在贾母的疼爱和关心下,身子好了许多,也有姐妹们作伴。

由于年幼饱读诗书,琴棋书画,人情礼节都做得很好,所以也得到了舅舅的夸赞。在贾府,林黛玉虽然不像在家中过得那样自由,但在贾府过得也算安稳,受到贾府上上下下的喜爱。所以林黛玉对贾府的人也是心心念念,感恩戴德。


林黛玉

最后一点,关于“我的身子是干净的”这句话,更多人的理解是林黛玉强调自己的“洁”,是为了表达作者曹雪芹对精神世界纯洁的追求。在古代,洁身自好是女子品德的基本要求,古人强调女子要坚守节操,守身如玉。尤其是对于没有结婚的女子,如果不能洁身自好,那么最怕的就是别人在背后的流言蜚语。林黛玉是肯定无法接受这样不清不白的关系,而且林黛玉也始终保持着自己清白的名声。例如,晴雯被赶出贾府时被王夫人骂道是狐狸精,不洁身自好,玷污了女儿家的名声。


总而言之,关于《红楼梦》中,林黛玉死前为何要强调说:“我的身子是干净的”?这一疑问有了较为统一的结论。丢失爱情的林黛玉觉得自己依旧是洁身自好的,清白的,她也想遇到知己的心上人,可命运总是捉弄林黛玉和贾宝玉。林黛玉葬花之时就早早地设想好自己将来的命运。一句,“好歹叫他们送我回去”表明了她也希望有一天可以埋葬在故土,被埋进家坟。但是在那个封建的时代,未嫁人的姑娘是不能葬在祖坟的。所以,林黛玉很想可以在死后埋葬在自己父母的身旁,除此之外也就了无牵挂了。


结语

从《红楼梦》的荣辱兴衰和悲欢离合中可以看到林黛玉最终也厌倦了人情的冷暖,她也深知自己和贾宝玉的姻缘是注定无法产生结果的。封建社会的落后观念导致精神相爱的人无法突破阶级上的隔阂,个人的命运被绑定在家族的命运之中,没有婚姻的自由。作者曹雪芹也是通过这样的一个凄惨的故事,揭露了旧社会的大家庭背后的人情冷暖和看不见的羁绊。

如今的我们接受了自由,平等的思想,相信科学和民主的理念,为了追求真正的幸福而努力奋斗本身就是无比的自由和快乐。

参考资料

《红楼梦》

喜欢Breezea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