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清幽闲适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俗语:寡妇门前是非多,其实下一句更加现实,很多人不愿意接受

送交者: 东海独钓叟[♂★★★★风清云淡★★★★♂] 于 2022-10-29 1:12 已读 1269 次 2赞  

东海独钓叟的个人频道

+关注
2022-10-29 08:34

众所周知,毒害国民身心健康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随之被推翻,那个晦暗束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长期存在给社会留下的深远影响却久久不能消散。


时至今日,社会总体早已经呈现出文明开发包容平等的形势,但总有一些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人脑中的残余劣质思想仍然根深蒂固,想要彻底根除尚且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努力。


就比如在从古至今都饱受争议的男女两性问题上,有俗语云:“鳏夫房顶炊烟少,寡妇门前是非多”,这是许多人不愿意接受的现实窘况。



寡妇门前是非多


中华前后数千年的发展历史,泱泱大国积淀下来的文化风俗更是底蕴十分之深厚。一代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凝结成句句简练通俗易懂的俗语,这些俗语读之朗朗上口,贯穿在大家的日常生活当中。


其中,关于男女两性以及婚姻情感的问题有一句俗语叫作:“寡妇门前是非多”。顾名思义,“寡妇”即是指寡居的妇女,也就是丈夫去世的女子,或者丈夫失踪已久生死未卜,家中妻子寡居已久的情况。


“寡妇门前是非多”即是指丈夫去世后,只得独立居住讨生活的女人,特别容易引起旁人对她私生活的过度关注与恶意揣测。


这种现象无论古今都在一些小市民嘴脸的吃瓜群众的身上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只是古代封建男权社会的落后村落中体现的更加明显一些。


因为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较为落后,男子拥有着较女子而言先天更为强健的体力,适合在生产技术落后的农耕社会作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进行生产活动。


所以男性在古时便是家中的顶梁柱,对于整个家庭结构框架的意义十分重大,一旦一个家庭丧失了男性支撑,就会被认为是没有了顶梁柱,心怀叵测之辈便借机欺辱。



再加上落后的古代教育普及范围十分狭隘,目不识丁的底层劳动人民还在多数,无知促成了人性的劣根性。


当时只有少数富裕人家才供家中子弟就读,女性接受教育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一般稍微富庶一些人家都是先紧着家中男丁接受教育,目的是考取功名,然后带领整个家族飞黄腾达,女子的任务则是在闺中学习针线活计静待出嫁。


有些家底的家庭尚且如此,更何况是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的底层劳动人民呢。一般只有皇亲贵胄这些大家族中的女子才被培养为知书达理、习文识字的贤妻良母风范。



但归根结底这也并不是为了女性个人的发展,而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相夫教子与繁衍后代,足可见落后封建社会的格调之狭隘与局限。


相比于古代的封建束缚,更为文明开发与平等包容的现代却也不乏这些在寡居女性门前搬弄是非的无知之辈。


只是现代女性与男性同等接受教育与参加工作,所以搬弄是非者也便不像封建社会那般光明正大地说三道四,背后的指指点点却是不会缺席的。



无知鼠辈搬弄是非,寡妇生活不好过


从古至今,这些乌合之众乐此不疲地对别人的家事说长道短,非但不同情或者施以援手,还将丧夫女子的痛楚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玩笑。


更有甚者还因为一己私欲凭空造谣污蔑丧夫寡居的女子,这些人最擅长捕风捉影,就算是寡居的女子和男性正常范畴内地交往,也容易被过多关注并且曲解其意。


这些喜欢嚼舌根的宵小之辈宛如阴沟里的蛆虫一般无处不在,他们之中往往一类是自己的生活不如意,便也见不得他人过得比自己好的极端变态心理,多为年纪较长饱经风霜的女性。另一类则是想要从寡居女子身上获利的心怀不轨的男性。



无论是哪类人,一旦人心不古,他们对于丧夫的寡居女子这类弱势群体使出的卑劣手段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于是慢慢衍生出“寡妇门前是非多”的俗语,但往往是非多的其实并非寡妇本人,而是搬弄是非的小人。


寡居的女子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本性性浪荡,迫于生活的压力便自甘堕落,与想要借机占便宜的猥琐鼠辈狼狈为奸,做出自毁名声之事。但更多的是清白坚强的女性因小人造谣,从而给她们本就艰难的寡居生活雪上加霜。


在那个以男性为主要劳动生产力的古代封建社会时期,不像现代女性有平等学习和就业的机会,当时的女子一旦失去丈夫,那他们的生活便会十分的凄苦。



首先经济来源便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当时对女性工作的包容度更是十分之低,甚至还会被认为不守妇道的体现。


此外,在现代丧夫或者离异再婚的女性都属于正常现象,但在那个时期,这样的行为也会被当作搬是非的由头。即便是寡妇正常交往然后再婚也容易被扣上不洁的罪名。


这样的罪名一旦被坐实,在以村落群居为主要生活方式的古代封建社会时期,这些女子还会受到来自族中元老不同程度的惩罚。轻者痛苦一生,重者生命的权利都会被剥夺。可见,古代寡妇的生存环境是十分不友好的。



鳏夫房顶炊烟少


这句俗语除了“寡妇门前是非多”外,其实下一句更加现实,很多人不愿意接受,那便是“鳏夫房顶炊烟少”。相比于丧夫生活悲惨的寡妇,丧妻的鳏夫的生活则会好很多。


顶多是家中无知冷知热的妻子,家中没人做饭,房顶炊烟都变少了;但一般没人会去说三道四、搬弄是非,甚至毁其名节,鳏夫续娶更是远远易于寡妇再嫁。



俗语:“寡妇门前是非多”,还有半句是:“鳏夫房顶炊烟少”,两句话言简意赅地道尽了封建社会时期很多人不愿意接受的现实。从古至今,整个社会的大趋势对男性的宽容度却是远远高于女性的。


同样是丧失伴侣的人,寡妇与鳏夫二者的被对待的方式大有不同:寡妇门前满是搬弄是非的鸡鸣狗盗之辈,而鳏夫则只是无人做饭的孤寂,在两性平等问题上即便是现在也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喜欢东海独钓叟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