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清幽闲适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民国最坚强的母亲:守着名分过了50年,3个孩子个个接受高等教育

送交者: 雪狼99[☆★★★声望勋衔15★★★☆] 于 2022-06-19 14:38 已读 645 次  

雪狼99的个人频道

+关注


民国时期,诞生了一大批文学成就卓越的大家,他们有很多经典作品都选入了中小学课本。在这些文章中,郁达夫《故都的秋》至今都令人印象深刻。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这一种淡淡的悲凉,不仅是郁达夫的作品基调,也是他人生和爱情婚姻的最好写照。


一场没有仪式的婚礼,注定了一场不幸福的婚姻


郁达夫的原配妻子孙荃,本名叫孙兰坡,小字潜缇,兰坡,开满兰花的山坡,一个多么充满诗意和想象力的名字,光从这个名字,就可以想见,这背后一定是一个蕙质兰心的女子。事实也确实如此,1897年,孙兰坡出身浙江杭州富阳县的一个书香门第。


父亲祖上留下有上百亩良田,家境富裕,但他仍然一心只想考取功名,像封建时期的千千万万读书人一样,他寒窗苦读了十年,却没有实现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夙愿。屡战屡败,多次名落孙山之后,孙荃的父亲终于心灰意冷,放弃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科举之路。



还好,上帝在给他关上一扇门的时候,没有忘记给他打开另一扇窗。孙荃的父亲回家后,经营毛竹生意,还开办了小造纸厂,凭借过人的商业头脑,成功发家致富,孙家成为了富阳当地数一数二的富裕之家。


在那个还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旧时代,孙荃从小就开明的父母被送到了私塾读书,学了一肚子的诗书,她会写诗,会作文,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才女。


以孙家这样的富有条件,加上孙小姐的出众才貌,当时上门求亲的可以说是络绎不绝,都快踩破了孙家的门槛。


但是,求亲的人来了一波又一波,高傲的孙小姐却始终没有挑选上自己的如意郎君。眼看着年纪越来越大,家里人都开始着急了,这时候,一个叫郁达夫的少年郎引起了孙家的注意。


郁达夫的父亲郁士贤是一名老中医,当时已经过世,和孙家的富裕不同,郁达夫家境贫寒,就靠着母亲和奶奶摆摊做点小生意维持生活。


但是,即便如此,郁达夫却是一个留学日本的洋学生,正是他的这一层身份吸引了孙荃的注意。也许是命中注定,仅仅是听了媒人口头上对郁达夫的介绍,和远在千里之外的郁达夫还没有见过一面,孙荃就一口同意了这门亲事。


和那个时代的无数青年男女一样,孙荃和郁达夫这样从未见过面的两个人,就这样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定下了一世的姻缘。


定下亲事之后,孙荃第一个见到的不是郁达夫,而是郁达夫的母亲,她来到郁家拜访,迎接她的只有郁母。


郁达夫的家在富春江边,孙荃长的温柔娴静,性格也很稳重,郁母对第一次见面的儿媳妇非常满意,孙荃也很喜欢这个家庭的氛围。


虽然是包办婚姻,孙荃和郁达夫也曾经有一段美好的恋爱经历。


孙荃也曾饱读诗书,和郁达夫这个留学的才子沟通起来也没有任何隔阂,两个人经常写诗赠和。热恋中短短郁达夫写诗给孙荃,字里行间满是浓情蜜意:


许侬赤手拜云英,未嫁罗敷别有情。解识将离无限恨,阳关只唱第三声。梦隔蓬山路已通,不须惆怅怨东风。他年来领湖州牧,会向君王说小红。杨柳梢头月正圆,摇鞭重写定情篇。


这个时候的孙荃,在郁达夫心里,是像云英、罗敷一样美丽的女子,是让诗人在离别时恨意绵绵的恋人,是诗人做梦都想与她花前月下的意中人。


从这首诗就可以看出,郁达夫和孙荃之间虽然是包办婚姻,但也是有过爱情的。



郁达夫在诗歌中将孙荃比作李易安,孙荃也确实有着不输郁达夫的文笔和才情,这从孙荃写给郁达夫的诗歌中就可以看出来:


秋闺风动珠帘夜月明,阶前衰草可怜生。幽兰不共群芳去,识我深闺万里情。


1917年,郁达夫和孙荃订婚,郁达夫原本想等自己有了工作经济独立后再结婚,不过在家人的催促下,1920年,郁达夫便专程从日本回国,与孙荃举行了婚礼,毕竟孙荃当时已经是20多岁的大龄剩女。


不过,这场婚姻,也许从一开始就显得有点不平衡。孙荃一心一意地想嫁给郁达夫,在没嫁进郁家之前,便经常到郁家孝敬婆母。


但在日本留学的郁达夫,对这场婚姻却是有点心不在焉,一拖再拖。终于被逼着回来举行婚礼了,郁达夫又提出一个对女方非常不公平的要求:


“一切均从节省,拜堂等事,均不执行,花轿鼓手,亦皆不用。家中只定酒五席,分二夜办。”


乡里人结婚最讲究的就是排场,哪个家庭不想让女儿风风光光地出嫁,哪个女孩不想热热闹闹的嫁人,但郁达夫却要求举办一场悄无声息的婚礼。


面对这样无礼的要求,急于将女儿嫁出去的孙家都一口答应了。没有任何的结婚仪式,没有鞭炮花烛,孙荃就由一顶小花轿抬着送进了郁家。


新婚之夜并不浪漫,孙荃得了疟疾,她康复以后,郁达夫又感染上了,两个人的新婚经历就这样在病痛中度过。


不过,两个人还是度过了一段甜蜜的时光,婚后七年,孙荃给郁达夫生了四个孩子,除了有一个叫龙儿的孩子夭折外,另外三个都健康长大。


结婚七年后分居,她独居50年,一人带大3个孩子


郁达夫和孙荃的夫妻生活,在有杭州第一美女之称的王映霞出现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1926年底郁达夫辞职去上海,孙荃担心他受寒,特意将一件皮袍子给郁达夫寄去。郁达夫收到皮袍子后在日记中写道:


“我一个人从邮局的包裹处出来,夹了那件旧皮袍子,心里只在想法子,如何的报答我这位可怜的女奴隶。想来想去,终究想不出好法子来,我想顶好还是早日赶回北京去,去和她抱头痛哭一场。”



但是,生活就是那么地富有戏剧性,郁达夫刚在日记里感恩完痴情妻子对自己的关怀,第二天穿着这件皮袍子去拜会朋友,就见到了年仅十九岁的杭州美女王映霞。


郁达夫立即就在王映霞的青春美貌中沉沦,把家中还怀着一个孩子、还带着两个孩子的孙荃忘的一干二净,对王映霞展开了疯狂的追求。


王映霞的美丽是出了名的,她又是一个非常善于交际的才女,郁达夫陷入了对王映霞的爱情当中无法自拔,孙荃以死相逼都无济于事。


当孙荃在等待着生下他们的第三个孩子的时候,郁达夫却陷入了对王映霞的疯狂追求当中,写过《沉沦》的郁达夫,本来就是一个风流才子。


郁达夫虽然不断找女朋友,找妓女,但是从来没有人真正威胁到孙荃这个正妻的地位。直到王映霞的出现,为了博取美人欢心,郁达夫铁了心的要离婚。


面对丈夫的绝情,孙荃提出了一个条件,保留郁达夫夫人的名分,然后带着孩子们回了老家生活。



1928年,郁达夫和王映霞举行了婚礼,过着一个月花费200元的奢侈生活,而孙荃则带着三个幼小的孩子在老家过着紧巴巴的生活。


郁达夫和王映霞结婚三年后,曾经因为两个人闹矛盾回过一次老家,看到久违谋面的妻子和孩子,心里感慨万千,也许这个时候,面对虽然美貌却绯闻不断的王映霞,郁达夫才发现孙荃的好处。


但是,性格要强的孙荃却没有给郁达夫和好的机会,她虽然好酒好菜的招待着郁达夫,毕竟他是孩子们的父亲,却在门上挂着一张“卧室重地、闲人免进”的字条。


心灰意冷的郁达夫回到杭州,继续着她和王映霞鸡飞狗跳的婚姻,直到十多年后感情破裂离婚。或许孙荃也曾期盼过,和王映霞分开后的郁达夫会再回到自己身边,可惜他却早已在南洋牺牲,孙荃到多年后才得知这个消息。


也许在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曾经的爱与恨都已经随着郁达夫的离去而消失。事实证明,孙荃不是一个离开男人就没法生存的女子,她坚强地靠着自己的一双手带大了三个孩子。


没有钱读书,她就自己教,她还教孩子们读郁达夫的诗歌,她的孩子们个个都受了高等教育。晚年的孙荃没有任何遗憾,她说:“回忆我的一生,我是会心安理得的升入天堂的”。

喜欢雪狼99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