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清幽闲适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16岁少年被判斩首,临刑前却高兴万分,朱元璋大惊:立刻免死封官

送交者: 雪狼99[☆★★★声望勋衔15★★★☆] 于 2022-06-16 23:08 已读 2552 次  

雪狼99的个人频道

+关注


历代帝王都知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所以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在建国不久就上演了一场“杯酒释兵权”的大戏。而古代帝王中,做的最狠的应该就是朱元璋了,朱元璋为了维护大明江山永存,几乎杀了所有能打仗的功臣。杀完武将朱元璋还不放心,又召集文臣商议治国的办法。



在刘伯温的建议下,朱元璋恍然大悟道:律法才是当务之急。于是就出现了后来的《大明律》。这部法律是古代封建社会制度最严的律法,只要有人违反,马上毫不犹豫处置,即使是皇亲国戚也不行。据说当年朱元璋唯一的亲侄子朱文正,因为自恃功高违法乱纪,朱元璋直接就撤销了他的所有官职,要知道朱文正当时可是枢密院大都督,明朝最高的军事统帅。可见朱元璋执法之严也是前无古人的。



既然朱元璋执法这么严,为什么会对一个16岁的少年网开一面呢?我们来详细的说一下!这位少年叫周琬,他的父亲是安徽知府。因为一件案子,他的父亲被判秋后问斩。但是周琬知道他的父亲是冤枉的,为了替父亲伸冤,周琬决定跑到京城告御状。朱元璋当时在京城专门设立了“鸣冤鼓”,任何百姓都可以直接来这里告御状的。


少年周琬因为告御状见到了朱元璋,他一直声称父亲是无辜的,但是也没有证据证明。朱元璋看他年纪小,就不愿意去惩罚他胡搅蛮缠。周琬见朱元璋不愿意原谅父亲,就大胆提出“代父受刑”的请求,这个请求让朱元璋很吃惊,因为这个少年说这句话的时候,神情自若,没有一丝紧张,颇有自己当年的风范。



律法毕竟无情,不能仅凭少年的几句话,就免除一个要斩首的朝廷官员,于是朱元璋就托词打发周琬回去。没想到周琬不但不回去,还一直说父亲是冤枉的,赖着就是不走。要知道人都是有耐性的,尤其是帝王,耐性更低。没多久朱元璋就怒了,他立马下旨将周琬拖出去斩首。



周琬被押到刑场之后,没有丝毫的害怕,相反还一直大笑。这让负责监斩的官员很是惊讶,自己行走官场几十年,从来没有见过一个要被斩首的人还能笑得出来,而且这个人还是一个少年。于是他就上前询问周琬:你才16岁,马上就要死了,难道不害怕吗?周琬答道:死有何惧,若我死了,能换回父亲一条命也值,换不回我就和父亲共赴黄泉。



监斩官听到周琬的这番话后,立马报给了朱元璋,朱元璋听到后大惊,立马让人放了周琬和他的父亲。并让周琬入朝为官,封他做了一个六科给事中的官职。官职虽然不大,权力却极大,说白了就是监察一类的官,主要负责监督皇帝派下去的任务,如果谁做的不好,他就会立马报告给皇帝。所以即使是朝廷的大官,也要给他几分面子。

喜欢雪狼99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