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清幽闲适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大宋第一愤青,落榜后写下一首牢骚诗,狂妄至极,竟成千古绝唱

送交者: Smiley1[♀★★★★声望勋衔17★★★★♀] 于 2021-12-17 16:11 已读 3458 次  

Smiley1的个人频道

+关注

公元1053年,宋仁宗年间,一个姓柳名三变的官人走完了自己的一生。据说在他出殡的那一天,全汴京的歌姬都身着缟素,为他送别,哭声震天。


一些人许会问了:柳三变是谁?


是位高权重的大官?是道德崇高的大圣人?是立下丰功伟绩的赫赫将士?


都不是!!!


柳三变是一个屡次落榜的考生,是满腹牢骚的愤青,桀骜不驯;


是浪荡的风流才子,与歌姬为伴,以青楼为家,“艳”名在外;


是士大夫眼中的“卑俗”、“声态可憎”、“辞语尘下”,不被容纳,备受轻视;


可同时,他也是“大宋第一流行歌手”,“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从深深宫闱到楚馆秦楼,再到街坊市井,人人都传唱他的词作,人人都喜欢他的词作。


他写歌姬,个个有血有肉,有个性,有真情;他写离别,字字凄楚,句句动人;他向往仕途,却偏偏一生仕途不顺。


洒脱风流是他,凄楚苦涩也是他,高吟着“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的是他,低语着“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的也是他。


他还有一个名字,叫柳永。



从怀抱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科场士子,到烟花巷陌、奉旨填词的风流浪子,这一切,都要从这首极牢骚、极狂妄却也极苦涩、极悲凉的《鹤冲天》说起。


公元1008年,一个天性浪漫、喜歌好舞的年轻人来到繁华锦绣的汴京。


此时的柳永早已凭借《望海潮》中“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一句名满天下,词作更是广为传唱。


次年,25岁的柳永第一次踏进科举考场。年少气盛的他,意气风发地写下了一曲《长寿乐》,“对天颜咫尺,定然魁甲登高第。等恁时、等著回来贺喜”。

然而,当这个少年即有才名、狂放不羁的才子遍寻榜单,却始终不见自己的名字时,他第一次感到了深深的沮丧与失落。


愤懑之际,他满腔热血翻涌,一首《鹤冲天》就此问世。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在金字题名的榜上,我只不过是偶然失去取得状元的机会。即使在政治清明的时代,君主也是会一时错过贤能之才的呀!


柳永是极狂傲自负的,他考科举求功名并不满足于仅仅登进士第,而是把夺取殿试头名状元作为目标。


因此当他发现自己竟然榜上无名时,内心必然大受打击。


这种感受大概就像我们信心满满地以为自己能考清华北大,考前还在朋友圈里提前庆贺,结果却连一本大学都没考上时的心情。


不仅仅是失望,还有尴尬,有愤怒,有无处言说的控诉。


柳永是少年得志的典范,早早成名,无数人的追捧称赞,让他狂傲且自负。这样的人,一旦受挫,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入另一个极端。


柳永此时就是如此。



他自称自己是“明代遗贤”,其实也是在暗中讽刺仁宗朝号称清明盛世,却漏掉了他这样一个人才,语气可谓很狂妄了。


既然理想落空了,他便索性转入另一个极端,过一种恣狂放荡的生活。青春短暂,且去随心所欲地游乐吧,且去纵情欢饮、歌舞升平吧!


功名利禄算什么?仕宦大夫算什么?做一个风流才子为歌姬谱写辞章,即使身着白衣,也不亚于公卿将相。


在那烟花巷陌,摆放着丹青画屏的绣房,有我的意中人,值得我去细细地追求寻访。与她们依偎在一起,享受这风流的生活,才是我平生最大的快乐。


青春不过是这片刻的辰光,我宁愿把功名换作手中浅浅的一杯酒,和耳畔低回婉转的歌唱。


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柳永浪子般的不羁与浪漫。


自此,不知多少士子,名落孙山、满怀失落之际,低吟着柳永的这首词作,作暂时疗愈痛苦的麻醉剂。


是的,只是“暂时疗愈痛苦的麻醉剂”,一如柳永那一时那一刻出离愤怒、而又无可奈何,索性自矜自傲般的心情。



不是我考不上功名,而是你们太眼拙!


不是你们不要我,而是我,柳永,不屑与你们为伍!


像不像那只吃不到葡萄便说葡萄酸的小狐狸,是葡萄真的酸吗?还是他真的不想吃了?


都不是的,只是那时那刻他是真的灰心失望,决定放弃了。


可他终于没能放弃,他一生都从来没有真正放弃。


公元1015年,第二次参加礼部考试,落第。


公元1018年,第三次参加礼部考试,落第。


公元1024年,时隔数十载,柳永终于在第四次科考中得偿所愿、榜上有名。名单被呈递到宋仁宗赵祯手中。


然而那首《鹤冲天》还是激怒了仁宗皇帝,他将“柳三变”的名字从名单上重重划去,批下十个大字“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柳永惨然一笑,转身之际,一个属于柳永词的时代就此开启。


仕途官场没有他的一席之位,烟花巷陌、市井街坊却处处可见他的身影,可闻见他的词作。


这究竟是幸呢?还是不幸?



公元1034年,柳永终于得到了自己久求不得、又爱又恨的功名。


此时,他已50岁了。暮年及第,喜悦之余,恐怕还有浓浓的怅惘吧!


他会不会也曾深深深深地问自己:


检点一生旧行囊,我得到过什么?


又失去了什么?


我因何成痴?


又为何执着?


这一生,究竟值不值得?


他会不会这样回答自己:


我得到过,也失去过,执着过,也放弃过。我也不知值不值得,可人生也许就是不问值不值得。


不过随心、随性而活!

喜欢Smiley1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