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意浏娱乐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60岁被亲儿子带入演艺圈,73岁成“百亿老太”,现在比儿子还要红

送交者: 狂心中[♂☆★★★★如狂★★★★☆♂] 于 2024-04-02 19:35 已读 1309 次 1赞  

狂心中的个人频道

+关注


在如今的娱乐圈中,有许许多多“老戏骨”。


他们时而饰演正气凛然的警察局局长,时而是气人刁钻的婆婆,时而又会是善解人意的父母。


甚至其中好多人我们都说得上来他们的名字,牛犇、李雪健、许娣等等。



这些老演员的演技令人信服,叫人称赞。


他们中大多数人不是科班出身,就是曾有过丰富的演艺经历。


而偏偏有这么一个“老戏骨”,你常常能在大荧幕中看到她的身影,但提到她时,她的名字却常常不被人记住。



她就是苇青。


苇青自始至终都没有接受过任何演技方面的训练,却演得比许多年轻演员还要好,甚至她如今已经成为了“票房保证”。


现在的苇青虽已年过七旬,但凭借过去几十年的努力已坐拥百亿票房。



她究竟是如何进入了演艺圈,又是凭借什么成为让人如此赞叹的演员呢?


前半生平凡,闪梦想光辉

苇青1948年出生于河南平顶山,她成长在一个红色革命家庭。



苇青从小就接受父母对她的爱国教育,她也因此养成了面对困难不怯懦的坚韧的性格。


苇青的父亲是一位老红军,他时常讲起自己年轻时的经历。


父亲对祖国的热爱感染了年幼的苇青,这拳拳爱国之心也深深埋在小女孩的心中。



等女孩长到了十四五岁时,为实现报效祖国的愿望,她毅然进入了部队,光荣地成为一名军人。


初到军营时,繁重的训练和与家不同的环境让很多人都在夜晚悄悄掉眼泪。


而这艰苦的环境并没有使苇青感到苦闷,还使她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兴趣。



当时年纪尚小的她对一切充满了好奇,观看过文工团演出后,苇青对表演产生了兴趣。


她时常会在训练结束后找一个偏僻的角落学习文艺相关的技能。


一年之后,她如愿以偿进入了当地的文工团。



在文工团的日子是苇青最快乐的日子,每到天一亮,她就起床跟着战友们训练、排演。


有时还会随着部队,用幽默风趣的表演或是动人的歌声、舞蹈慰问那些在部队辛苦训练的战士们。


苇青在文工团的每一天,都是充实又快乐的。



而在这种氛围中生活的苇青也渐渐地有了一个梦想:站到更大的舞台上,表演给更多人看。


时光飞逝,几年的部队生活很快在刻苦训练和充实的演出中画下了句号。


结束在文工团的日子后,苇青被分配到了鲁山县的电台做一名播音员。



令苇青没想到的是,离开文工团之后,梦想与她的距离竟然越来越远了。


之后苇青还做过许多工作,可不管是创作员还是工会干部,似乎都与她的梦想不沾边。



久而久之,苇青对实现梦想这件事也不抱什么希望了。


与儿女分隔,病痛缠身

1977年生下毛孩后,苇青日夜与子女相伴。



她想让两个儿女拥有与自己不同的人生,他们未来的日子应该是精彩的。


于是她时常伴随儿女左右,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


而自己的身体却因更年期综合征导致了抑郁症,她不敢轻易告诉女儿和儿子。



那时苇青过得十分痛苦,悲伤的情绪一直萦绕在她的心头,使她夜不能寐、吃不下饭,日日泪水不离。


苇青的病症也让毛孩和他的姐姐心痛不已,毛孩和姐姐因此推掉了自己的工作,回到老家照顾父母。



苇青当时常常因为自己拖累了姐弟二人的事业感到自责,但辗转了许多医院,病情也没有彻底好转。


苇青安全感的缺失让毛孩做出一个决定——带着母亲去剧组。


跟着孩子一起工作、生活的苇青渐渐地好了起来。



她不再整天以泪洗面,而是有时会立在一旁,看着儿子在大灯和摄影机前将一个本不存在的角色活灵活现于镜头中。


此时的苇青对于出演电视剧有点跃跃欲试了。


六十岁步入演艺圈

要说苇青进入娱乐圈这件事,还要拜毛孩所赐。



相信很多人认识毛孩这位演员,是从这部电视剧开始的。


2007年,情景喜剧《炊事班的故事》已拍到了第三部。


这部讲述某空军场站场务连炊事班的点点滴滴生活趣事的电视剧受到了许多观众的喜爱和欢迎。



因为剧中的每个角色都那么的生动而有朝气。


当电视剧拍到第三部时,已积累了相当高的人气。


每位演员每天都在剧组日夜不停地拍摄,毛孩也不例外。



忙碌的毛孩时常惦念着他的母亲。


某次和母亲通话时,毛孩看着母亲充满担忧的双眼,决定让母亲来到千里之外的剧组探探班,以解思念之情。


没曾想,母亲一来到剧组,便让在一旁休息的导演眼前一亮。



当时剧中正缺少一个亮眼的角色来做戏中“抖包袱”的人,导演和编剧苦思冥想,怎么改剧本、换角色都觉得不顺心。


在看到苇青的那一刻,导演觉得“就是她了”。


苇青在剧组试戏时就获得了认可,正式出演时苇青的演技也没有让人失望。



她饰演的小毛母亲收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这次的经历让苇青对表演的梦想重新在心中燃起。


苇青演技成熟,令人赞叹不已

也许是《炊事班》的客串给苇青的演艺之路开了一扇门。



在此之后,从《王贵与安娜》饰演王贵妈开始。


苇青似乎是在洒满阳光的青草地上一路向前奔跑,邀约她出演的一部一部戏接踵而来。


苇青纵然没有接受过科班的训练,但苇青演起戏来确实十分投入和认真。



她演戏时会将自己代入到角色当中,幻想自己若是这个人,感情动作语气有怎样的不同。


每次开拍后,她都会让自己深深地沉浸在剧情营造的感情氛围之中。


时而怒骂、时而撒泼、时而痛哭流涕,每一个角色都像是对她的量身定制一样。



“体他人之感,悟他人之悟”一直是苇青演戏的秘诀。


不仅如此,苇青对台词也是十分认真。而今已经过花甲之年的人,背了忘忘了背是老戏骨们面临的一大难题。



没有办法,面对不能用死记硬背解决的台词,她就拿起笔,在纸上一遍遍地抄,直到自己把台词“写”进了脑海中。


如果你能注意观察,就会发现苇青几乎没有演过什么戏份重的角色,她出演的角色似乎都只有几分钟的戏份。


但她演得每一个角色,都像流水一样自然。



这也许是她至今都被许多人“忽视却又感到熟悉”的原因。


苇青曾在风靡全国,拿过无数大奖的《我不是药神》里,扮演一位身患白血病而走投无路的绝症患者。



在电影中,她面对前来收缴药品对她盘问的警察。


佝偻着单薄的身躯,双眼含泪,语气卑微地向对面的人乞求道:



“谁家没个病人”“我不想死,我想活着,行吗?”


那凄惨的景象,令不少观众感到痛心,禁不住落泪。



许多观看过电影的人回想起这个凄凉的片段,纷纷称道自己以为这位老人是导演请来的一位“真正的患者”。


《战狼2》保持多年票房第一,其中就有苇青的一份功劳。


苇青在其中饰演了烈士的母亲,在电影开头便展现了精湛的演技。



面对已以身殉国的儿子,她脚步虚浮地向儿子的骨灰盒走去,对着天空,她捶胸顿足地喊道:



“我不能让他找不到家!”



痛苦与悲伤在此刻如洪水般倾泻而出。观众无不落泪。


观众对苇青演技的认可引来了各个导演对她的注意,在此之后,苇青手中的本子越来越多,她也走上了事业的巅峰。



我们因此也在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中看到了这个熟悉的身影。


已过百亿

随着苇青出演的角色越来越多,她的演技也越来越出圈。



手中的本子积沙成塔,苇青也将每一个角色饰演地淋漓尽致。


努力终究会换来回报,当年在小镇守着一亩三分地的苇青早已蜕变为站上世界舞台的知名演员。


而据说她饰演的影视剧的票房也超过了百亿,这不禁令观众感到惊叹。



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对拥有巨额财产的明星感到不满的观众们,这次却对苇青格外宽容。


原因竟然是因为,苇青的财产是她自我努力的结果。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苇青若不是一个兢兢业业、克勤职守的演员,也无法得到这些财富。



就算得到了,也会被人骂作“尸位素餐”。

喜欢狂心中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