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万象小说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冥想的奥秘,脑电波与心态

送交者: Edwinjurdo[品衔R2☆] 于 2023-04-07 7:01 已读 2624 次 2赞  

Edwinjurdo的个人频道

+关注
一、冥想时的脑电波

冥想是开发潜意识和潜能的一种方法和工具。在冥想中能深度入静,才能实现潜意识的开发。每个人入静的
状态不同。有的人学习冥想很长时间也不能做到静心止念,有的人学习冥想不久,就能很快进入深度入静状态。
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每一个人在平常生活中,大脑所处的恬静和谐的状态不同,其所处的脑电波状态也不同。
科学家测试发现:

1岁以下的婴儿,处于0.5至4HZ的δ波。  少年儿童,处于4至8HZ的θ波。

成年人清醒时,大部分处于β波状态。 成年人在放松、松弛状态下,处于α波状态。

α波是促进学习与思考的最佳脑电波,也是人在入静时首先容易增强的脑电波。

当人处于婴儿状态的δ波时,身体会自我修复,自愈力提高,并会恢复能量,让人感到精力充沛。
人在深度睡眠和极度疲劳时,显意识对大脑的控制减弱,大脑就会显现出δ波。这时,人会自动
从外界吸收能量,恢复精力。δ波属于冥想时入静较深的一种状态。此时,人处于无意识状态,
会接触到部分潜意识信息,从而出现一些超能力现象。Delta波,即 δ波属于一种特别慢的慢波,
大约在0.5至4HZ之间。处于δ波时,可以让脑细胞获得修复、自愈力提高、专注力提升,记忆力提高。
δ波的明显特征是,会自我修复并恢复能量,使人处于精力充沛的状态。

大部分人在冥想时,处于α波和θ波同时增强的状态。人在1-3岁时δ波减少,θ波增多,同时出现少量α波;
4-7岁时θ波减少,α波增多。所以在冥想中,当α波和θ波同时增强时,就相当于人处在少年时期的脑波状态,
人的幸福感、轻松感都会增加,人会处于一种愉悦的冥想状态中,身心放松。在生活中,成年人如果能让
自己的心态处于少年儿童的状态,就会明显感到幸福感提升,自信心提升,专注力提升,并会像少年儿童
一样精力充沛。因为什么样的心态就会反应出什么样的脑电波。睡觉时,θ脑电波表示人的意识处于
半睡半醒的入梦状态,身体深沉放松,对外界的信息呈现出高度的受暗示状态,即被催眠状态。
θ波对触发深层记忆、强化长期记忆有极大帮助。所以,在科学界称θ波为“通往记忆与学习的闸门”。

β波,是成年人紧张、压力、脑疲劳的状态。冥想时如果处于β波状态,说明显意识还处于清晰状态,
没有入静。这时静坐者尚未调适好心境,处于想东想西杂念纷飞的状态。从β波(14-40HZ),
到α波(8-14HZ),到θ波(4-8HZ),再到δ波(0.5-4HZ),脑波频率逐渐放慢。随着脑波频率的放慢,
人的幸福感、自信心、智力水平、精力旺盛程度、以及超能力方面的敏感性都在逐步增加。
δ波可以说是,通往潜意识的桥梁,也是人们通常说的‘入定’状态。科学研究还显示:
智力超常儿童比普通儿童能产生更多的δ波,而且其δ波和θ波的活动都显著高于普通智力的儿童。

当脑波处于ε波时,也就是epsilon波时,频率小于0.5HZ,比婴儿波δ波的频率更低。此时显意识受到极度
压制,人的大脑会突然出现高于40HZ的高频脑电波,即Gamma γ脑波。γ脑波频率在(40-100HZ)之间。
此时,人处于开发了潜意识的深度入静阶段,大脑不再是无意识状态,而是大脑极度活跃,灵感和
创造力纷纷而至,从而成为创造力的源泉。此时才是真正的入静、真正的入定。此时创造力丰富的
原因在于,此时处于一种运用潜意识链接人类集体潜意识的阶段。人可以从人类集体潜意识中,
获取其他人士及祖先的成功经验,甚至获取高维空间人士的成功经验,从而成为人们创造力的源泉。

再深入训练,就会进入lambda λ脑波阶段,其频率在(100-200HZ)之间。此时,处于链接到了
人类集体潜意识和阿赖耶识阶段,人的潜能得到极大开发,能自由运用暗物质和暗能量做功,
表现出各种神奇而强大的超能力。这时人就进入了开悟状态,即进入了三摩地Samadhi的境界
Samadhi
是指那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之处。

大部分人深度入静到婴儿波δ波阶段,就会出现超能力和奇妙的体验,因而会被认为进入了‘入定’阶段。
事实上,此阶段只是接触到了潜意识,还不能运用潜意识链接人类的集体潜意识。
只有能熟练运用潜意识链接人类的集体潜意识,进入Gamma γ脑波阶段,才能称得上是真静
大部分冥想者深入到δ波阶段,就会遇到瓶颈。想要进一步深入,需要极好的修养和较多的功德积累才行。

二、心态与脑电波

脑电波受人们平常的状态和心态影响。狂躁症病人兴奋时脑波频率能达到30-40HZ。
而人在放松时,脑波频率只有8-14HZ。儿童心态下,脑波频率更低只有4-8HZ。
当我们平时生活中就处于放松状态或是儿童心态,在冥想时自然很容易进入α波和θ波同时增强的状态。
如果平常生活中紧张、焦虑、有压力,那么冥想时自然就会思绪纷飞杂念不止。冥想时会暂时屏蔽干扰,
把头脑中的脑电波放大。这时,隐藏在大脑中的思绪就会纷纷显露出来。人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做到心无杂念。
如果人平常生活中就处于儿童的轻松、快乐的心态,那么冥想时不仅能快速进入α波和θ波同时增强的状态,
还有利于快速进入更深一层的δ波阶段,实现快速入定。所以,培养自己在生活中时时处于儿童心态很重要。
与此相似,人在生活中的各种不同心态也对应着不同的入静程度。

入静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摒除情绪干扰,让自己在冥想中做到快速进入α波和θ波同时增强的状态。
第二阶段,去除内心深处思想意识的干扰后,让自己能快速入定,进入δ波状态。
第三阶段,实现潜意识开发,进入深度入静阶段,能运用潜意识链接人类集体潜意识和阿赖耶识。

第一阶段,在摒除情绪干扰方面。(1)首先不能急躁、烦躁。急躁、烦躁时人处于β波阶段,
β波的高频波段又称生病波。此时大脑紧张,免疫力降低,属于消耗能量的阶段,容易让人疲劳生病。

(2)在此基础上,还要平心静气地接人待物,礼貌待人,尊重别人。这样就不至于因为生活中的
摩擦给自己带来干扰,影响自己的心境。还可以把自己的脑电波降低到β波的最低阶段,相对放松
又能集中精力工作。

(3)人不仅有表面情绪,还有内心深处的思想意识干扰。比如:痛苦、怨恨、忧愁、悲伤等等。
这些都是消耗人的能量,封闭自己的状态。所以要动用智慧化解这些痛苦,使自己内心处于平静的状态。
这方面可以借助心理学知识,探寻人性和生活的真谛,有利于开导自己的内心。

第二阶段,在让自己快速入定方面。(1)首先要使自己内心处于宁静祥和的状态。
这需要具备更深一层的心态。也就是,有爱心,用爱心对待身边的事物。这样自己就会表现出祥和、
慈爱的状态。爱心的状态,也能使自己身体里的能量得到理想、平稳的利用。有爱心的人首先是一个
善良的人。完全充分、全方位的爱心,甚至能帮助自己化解危难,逢凶化吉。因为这样的人内心祥和,
对外和谐;既会善待自己,也会善待别人。人始终处在一种和谐状态中,这就是能化解危难,逢凶化吉的动力。

(2)要做到始终与外界和谐相处,就要始终检讨自己的不足,抛弃不良的处事方式和容易给自己带来病态的
性格。逐渐使自己人格和心性得到提升。这需要一种谦虚好学的状态。谦虚的心态是一种负压的状态,
容易从外界吸取能量。

(3)在谦虚和谐的心态下,能量聚集越来越多,就能促使自己进入δ波的深度入静阶段,实现潜意识开发。
δ波阶段,又被称为进入了‘空’的状态,可以称之为空静。空静阶段,要排除自己固执的观念,积极接受新事物,
有利于接受入定状态下出现的灵感和新鲜事物。空静阶段,是一种更深层的负压状态,一切好的与不好事物
都会出现。要想排除掉不好的事物,就要做到能包容不好的事物。内心不与不好的事物相对抗,这样就不会
与不好的事物发生相互作用。也就是说,想要在空静阶段逐渐深入,就要能包容万事万物,包容一切好的与
不好的事物。把自己看做是世界上每一个事物的母亲。这样的心态和视角,容易使自己做到包容万事万物。

(4)进入δ波的入静阶段后,会出现超能力或良好的状态。但是大部分人的这种超能力现象和良好的状态,
都是偶然出现,并不持久。如果想随时进入δ波阶段,并持久保持这种状态,就需要有能量的进一步积累
和定力的训练。

第三阶段,潜意识得到深层开发,能运用潜意识链接人类集体潜意识和阿赖耶识,实现明心见性
就是前面提到的脑电波进入Gamma γ波和lambda λ波的阶段。

这里谈到调整心态对入静和开发潜意识的重要性。能快速调整心态的根本,在于多做好事
有足够多的能量支持,才能快速调整心态。因为物质、能量、信息是三位一体的。
即使是无形的看不见的能量,也是伴随着信息和无形的看不见的物质的。吸收到的正能量越多,
就越有足够多的信息帮助自己调整心态,实现快速调心,快速入静。

贴主:Edwinjurdo于2023_04_07 7:08:03编辑
贴主:Edwinjurdo于2023_04_21 13:26:58编辑
喜欢Edwinjurdo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Edwinjurdo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