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新❀华漫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喜马拉雅最近出的几个刑侦类有声剧

送交者: 秋来相顾[★★一条爬山的鱼★★] 于 2024-06-11 7:51 已读 6964 次 6赞  

秋来相顾的个人频道

+关注

《逝者敲门》

面对一个被切了400多块,自己花了四天缝起来的尸体的被切了鸡儿的创口,资深法医来了句:“伤口没有生活反应,而且看起来比较新,附近又没有缝合过的痕迹,应该是近期割的,就今天晚上吧。”如果排除齐法医故意逗自己的棒槌同事,那就是几天没好好休息的齐法医开始胡言乱语了。

演员全员演绎的都很不错,听着还怪有氛围。特别是旁白,把惊悚渲染到极致,把恐惧引发的癫狂描述得让我笑得直抽,以至于手里的棍子砸到了脚,要不要向剧组投诉索要点赔偿?小说免费的章节看了点,演员们的表演给小说加了不少分,点赞。

至于为什么法医在这部剧里成了案件的主理,就别计较了吧。书中关于法医部分写得有板有眼,于是查了查作者简介,好像还真是个法医工作者。

至于案件就有点走进科学那个劲儿,在科学和玄学之间不断横跳。听到100 来集,开始揭秘,不过揭的是幕后黑手,现场怎么布置的还没听到。个人倾向于能给出科学解释,不然玄学主导的案件就太游离了。

这本书听着还挺亲切,核酸检测。

《803刑侦实录》

还是两男一女,这次探长是帼国。

延承了之前803的方式,5-7集一个案子。剧贴说明是19案。

阵容很强大。旁白声调平和,完全不往案子里掺和,不象《逝者敲门》的旁白,抑扬顿挫,有相当高的参与感。

最初的两个案子,陶探长凭感觉行事,第一案走上了正确方向,第二案就偏了。周警官则是查证据,没证据支撑,谁说什么都不完全支持。

第一案是关于AI的,常说眼见为实,现在就很难说。当剧情发展到抓狂的母亲独自去银行而警察们要在她汇出款项前拦下她。我以为会调监控再来个人脸识别,咻地一下就把狂躁的女人拦下了,可是,警察们还是腿儿着去找的,这样的发展是真没想到。

第二案太让人无语,女受害人有这样一个妈不知道老天爷是在想什么。以前穷人卖女儿是为了活下去,这个当妈的卖女儿是为了活得更滋润。

第三案把人性描摹的挺好。也告诉我们,什么是好心办坏事,好心没好报。得益了还行,受损了用命都换不来那些人的闭嘴。可是又能指责那些人什么呢?把全部身家投进别人推荐的金融产品中到底是谁的错?

第四案,代考,冒名顶替。如果冒名顶替的人是本就考不上大学,那么顶替别人上了名校该怎么熬下去。

《尸案调查科》

作者是一位痕检员。

第一案纯技术流,一点杂质不掺。根据法医痕检确定侦查方向。三集的技术分析,详尽有条理,完成传帮带,老家伙退场,新人上阵。老家伙退场搞得有点勉强,为什么法证专家还要去外地抓捕罪犯呢。

到了年轻人这部分就增加了点人情世故,不算多,还是主营精密的证据分析。干货很多,所以听着干巴巴,没有非正常脑洞。不知道写到后面会怎么样。《法医奏明》刚开始的时候也是干货特多,写到后面就开始加情节,就不那么吸引我的注意了。作者当然是想精进写作,成为真正的作家,所以要往骨上加肉加皮穿衣服。可我并不是真想看刑侦小说,只是弄不到案件卷宗来看。

演员全员在线,把故事演绎得很好。

《特殊罪案调查组》

有声书先出的是3&4,已经完结。目前在更的是1&2,是前传。建议从在更的1&2开始,不然人物太多,整得云山雾罩。

作者是痕迹检验师,写作手法就是让人急到死差不多了才进案子。

开篇有点《破云》那个意思,行动组团灭,除了行动指挥者。两年后指挥者重新工作成立特案组,含法医一人,信息员一个,图侦一人,心理专家一人,还有一个司机。

故事是娓娓道来,耐着点性子听着还不错。

后期是与情节完全无关的音乐,大概只是给大家营造一个听着音乐看小说的氛围。主播有一集大概状态不好,嘴瓢的次数有点多,后期还都给剪到剧里了。主播骆驼演绎案组成员的时候倒没什么特别出彩,都是正经人,但他演绎其它角色就特别接地气,活灵活现。

《终身验尸官》

日本小说。

中国好像法医就搞定了,小说里有验尸官,属于警方,还有个警医的角色,好像就是诊所里的。听的第一案是验尸官和警医共同在现场检查尸体。

演员都很专业,听着还挺有意思。

《宽恕之城》

刚听的时候以为自己在听《三体》,王明军在《三体》里的旁白好像刻到骨头里了。在这本里还出现了口误,这锅该老师自己背还是后期背啊?

演员总体表现不错。个别只有几句台词的演员就不行了,可以听出很努力的在表演,但真的很僵硬。

方木回归。《第七个读者》的时候还是在校生,现在是老师了。

揭出案件起因的时候就想,这样的真相还是只存留在小说里就好,现实中如果有,那么那些人真的不配被称之为人。

这个估摸着快完结了。

《犯罪心理档案》

算不上新出,正在更新第五季。

剧情一般。不懂心理学,小说里的心理专家作分析的时候感觉是在背书,所说的理由算不上是逻辑缜密,逻辑铺陈不是很多。经常会加上诸如“假如,我猜”的字眼,可信度大大下降。再加上听得可能不仔细,对于专家下的判断总是云里雾里。

旁白是古井无波的方式,多数情况不影响剧情,只是剧中偶尔出现的惊悚情节,让旁白这种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播讲方式整得都惊悚完了才意识到“哇,应该很吓人的吧。”

《周浩辉经典悬疑故事集》

出了有半年,长长短短一堆故事。目前更新完毕。

选了《悖论》来听,不长不短的挺合适。听了几集发现小说看过,大概情节有了印象,具体的细节就模糊。查了查,这篇是在《致命的遗嘱》基础上改写的。演员们的演绎很好,挺花心思处理说话的语气什么的。感觉不错,很适合用来把小说复习一遍。

对这个案子死者身份的判定有一个疑问。死者与父亲的DNA比对是99。99%,是儿子没错,可这位父亲至少有两个儿子,在有人质疑死者身份的时候为什么不查一下指纹呢?在死者卧室里的指纹多数应该是死者和妻子的吧,查一下不就知道死的是不是就是大家认为的那个了?死者面部被毁,要确定身份应该是各种检材都要留的吧,包括指纹。

还有一点是怀疑哥哥没死整了容,周警官觉得跟弟弟对比一下DNA就成,但又担心弟弟被执行死刑后就没了检材。这样的话先保留检材不就行了,另外既然死者的DNA能和已故的父亲做比对,那整了容的哥哥也可以和父亲做比对啊。

《危险的斜面》

日本推理小说。

推理是很精彩,就是对一个普通人随随便便就用“冠冕堂皇”的理由在航空公司查到旅客名单进行抄录表示存疑。旅客名单如果单是名字倒不是什么特别私隐的东西,但小说里包含了年龄,性别,住址。这么轻易就能拿到吗?小说里的普通人还用这份名单给所有旅客发了明信片,没恶意但也应该是骚扰了。

《看不见影子的少年》

迷雾剧场的同名有声剧。听了一点点开头,挺吸引人。估计是一个故事,等完结后再听。


贴主:秋来相顾于2024_06_11 8:05:52编辑
喜欢秋来相顾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秋来相顾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差不多一个星期一个案子 (无内容) - 秋来相顾 (0 bytes) 06/17/24
在听《迷雾重重》 (无内容) - mooserelli (0 bytes) 06/12/24
华漫的邢侦剧很少有完结的。 (无内容) - 糖桔喝得 (0 bytes) 06/11/24
🤝🤝,同感。 (无内容) - 白信封 (0 bytes) 06/15/24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