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手机数码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IDE、SATA、SCSI、SAS、FC、SSD硬盘类型介绍

送交者: 都是可怜人间[★★★Mia&Levin★★★] 于 2021-02-03 8:13 已读 334 次  

都是可怜人间的个人频道

+关注

近期正好在做服务器拆机系列,做到磁盘阵列这块,有的同学不知道服务器的硬盘可不可以和家用电脑的硬盘混用,因此我整理了这篇文章,后续还有视频,跟大家讨论一下磁盘之间都有什么区别。希望大家多多关注,知识不迷路


一、以尺寸区分:

目前的硬盘尺寸主要为1.8英寸、2.5英寸和3.5英寸三种。这儿英寸是根据对角线得来的,由于各厂家在设计方面有着不同的标准,所以我们没办法给出一个具体的长、宽的参考尺寸。不过按照尺寸划分1.8英寸多为SSD移动硬盘;2.5英寸的为笔记本硬盘和HHD移动硬盘;3.5英寸的则为台式电脑硬盘。




二、以电气特性区分:


机械硬盘(HDD)

作为最早的硬盘类型,机械硬盘1956年的时候就已出现,到如今也算历史悠久了。该硬盘为磁碟型,所有数据都存在磁碟内,磁头通过旋转的磁碟来进行数据的读写。机械硬盘怕磕碰,尽量固定好。相同条件下选择高转数、大缓存的型号。


固态硬盘(SSD)

挑选固态硬盘的时候一定要留意下闪存颗粒(存储单元)类型,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有SLC、MLC、TLC三种闪存颗粒类型,这三种存储单元在价格和使用寿命上有着一定的差异(依次降低)


混合硬盘(HHD)

混合硬盘就要相对简单一些,是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的结合体。我们可以理解为其就是两块硬盘,固态区域多为8GB、24GB或32GB容量,用于休眠和文件高级缓存,另外一块大容量的机械硬盘用于保存大量的数据用。




三、以接口区分


IDE磁盘 (基本已废弃)


================


IDE(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 本意是指把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是一种硬盘的传输接口, 有另一个名称叫做ATA(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指的是相同的东西。

特点:


一般使用16-bit数据总线, 每次总线处理时传送2个字节。PATA接口一般是100Mbytes/sec带宽,数据总线必须锁定在50MHz,为了减小滤波设计的复杂性,PATA使用Ultra总线,通过“双倍数据比率”或者2个边缘(上升沿和下降沿)时钟机制用来进行DMA传输。这样在数据滤波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采集数据,就降低一半所需要的滤波频率。这样带宽就是:25MHz 时钟频率x 2 双倍时钟频率x 16 位/每一个边缘/ 8 位/每个字节= 100 Mbytes/sec。


优点:


自问世以来,一直以其价廉、稳定性好、标准化程度高等特点,深得广大中低端用户的青睐,甚至在某些高端应用领域,如服务器应用中也有一定的市场。


缺点:


随着CPU时钟频率和内存带宽的不断提升,其接口协议PATA(Paralle ATA)逐渐显现出不足来。一方面,硬盘制造技术的成熟使ATA硬盘的单位价格逐渐降低,另一方面,由于采用并行总线接口,传输数据和信号的总线是复用的,因此传输速率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果要提高传输的速率,那么传输的数据和信号往往会产生干扰,从而导致错误。


在当今的许多大型企业中,PATA现有的传输速率已经逐渐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SATA磁盘


==================


SATA(Serial ATA)口的硬盘又叫串口硬盘. SATA以它串行的数据发送方式得名。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数据线和信号线独立使用,并且传输的时钟频率保持独立,因此同以往的PATA相比,SATA的传输速率可以达到并行的30倍。可以说:SATA技术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PATA技术的改进,而是一种全新的总线架构。

SCSI磁盘 (并行接口)


==================


SCSI英文全称: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它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原来的IDE接口的硬盘转速太慢,传输速率太低,因此高速的SCSI硬盘出现。其实SCSI并不是专为硬盘设计的,实际上它是一种总线型接口。独立于系统总线工作.

优点:


系统占用率极低,转速快,传输率高.




缺点:


价格高、安装不便、还需要设置及其安装驱动程序,因此这种接口的硬盘大多用于服务器等高端应用场合。




SAS磁盘 (串行)


==================


SAS(Serial Attached SCSI)即串行连接SCSI,是新一代的SCSI技术。和现在流行的Serial ATA(SATA)硬盘相同,都是采用串行技术以获得更高的传输速度,并通过缩短连结线改善内部空间等。SAS是并行SCSI接口之后开发出的全新接口。此接口的设计是为了改善存储系统的效能、可用性和扩充性,并且提供与SATA硬盘的兼容性。


SAS的接口技术可以向下兼容SATA。具体来说,二者的兼容性主要体现在物理层和协议层的兼容。

优点:


和传统并行SCSI接口比较起来,SAS不仅在接口速度上得到显著提升(现在主流Ultra 320 SCSI速度为320MB/sec), 而且由于采用了串行线缆,不仅可以实现更长的连接距离,还能够提高抗干扰能力,并且这种细细的线缆还可以显著改善机箱内部的散热情况。




缺点:


硬盘、控制芯片种类少. 硬盘价格太贵. 比起同容量的Ultra 320 SCSI硬盘,SAS硬盘要贵了一倍还多。


实际传输速度变化不大. SAS硬盘的接口速度并不代表数据传输速度,受到硬盘机械结构限制,现在SAS硬盘的机械结构和SCSI硬盘几乎一样。目前数据传输的瓶颈集中在由硬盘内部机械机构、硬盘存储技术、磁盘转速,所决定的硬盘内部数据传输速度,也就是80MBsec左右,SAS硬盘的性能提升不明显。


虽然SAS接口服务器和SCSI接口产品在速度、稳定性上差不多,但目前的技术和产品都还不够成熟。




FC


==================


光纤通道的英文拼写是Fibre Channel,和SCIS接口一样光纤通道最初也不是为硬盘设计开发的接口技术,是专门为网络系统设计的,但随着存储系统对速度的需求,才逐渐应用到硬盘系统中。光纤通道硬盘是为提高多硬盘存储系统的速度和灵活性才开发的,它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多硬盘系统的通信速度。它以点对点(或是交换)的配置方式在系统之间采用了光缆连接。


即, 硬盘本身是不具备FC接口的, 插硬盘的机柜上带有FC接口, 通过光纤与光纤交换机互联.




SSD


==================


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或Solid State Drive),也称作电子硬盘或者固态电子盘,是由控制单元和固态存储单元(DRAM或FLASH芯片)组成的硬盘。固态硬盘的接口规范和定义、功能及使用方法上与普通硬盘的相同,在产品外形和尺寸上也与普通硬盘一致。由于固态硬盘没有普通硬盘的旋转介质,因而抗震性极佳。其芯片的工作温度范围很宽(-40~85℃)。目前广泛应用于军事、车载、工控、视频监控、网络监控、网络终端、电力、医疗、航空等、导航设备等领域。目前由于成本较高,正在逐渐普及到DIY市场。

喜欢都是可怜人间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