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逍遥自在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老照片:凌迟、斩首、流放、戴枷示众,最后一张清末大案的主犯

送交者: 都是可怜人间[★★★Mia&Levin★★★] 于 2020-12-29 3:05 已读 5780 次  

都是可怜人间的个人频道

+关注

因为摄影术的普及,让我们有机会在100多年后,得以窥见清朝末年的人间百态。


行刑,是那个时代西方摄影师经常捕捉到的画面。


​不知姓名的犯人,得以留下难得一见的历史镜头。

邓海山

邓海山,清朝最后一个刽子手,就职于湖南省长沙县,一直活到1925年。


他一生杀人无数,经手斩杀的罪犯,约有两百多人。


据传,无论是官府还是犯人,都希望让邓海山砍头。


其中缘由,是因为他砍头非常有技巧,从来都是手起刀落,没有失误过。


故而名声在外,得以留下历史瞬间。

被凌迟处死的女犯人

即将被凌迟处死的妇女。


凌迟处死是死刑之中的极刑,被用于十恶不赦大罪。


这是一种肢解的惩罚,将身体和四肢进行切割、分离。明朝宦官刘瑾就被处以割掉身上3357刀肉才能丧命的凌迟之刑。


一般情况下,谋逆大罪和伦常大罪会被处以凌迟。


谋逆大罪很好理解,篡夺皇位,背叛国家。


伦常大罪呢?


子女谋害父母、弟幼谋害兄长,妻子谋害丈夫、奴仆谋害主人。


古代讲究三纲五常,位卑者杀害尊者就要被处以凌迟极刑。


照片中的这位女性,很可能犯了杀夫之罪,才遭到如此酷刑。

即将被流放的罪犯

即将被流放的罪犯。


流放是古代常见的刑罚,《水浒传》中就写过林冲、武松、宋江被刺配的故事。


照片中的这位犯人,戴着枷锁,眉头紧皱,想必是有不好的预感。


要知道,封建社会交通条件极差,流放千里,比之今天的野外求生要恶劣千倍百倍。


除了凭两条腿走路,路上生了病全得靠犯人自己硬扛。运气不好的,遇到凶残的差役走到半路就被结果了性命。


因此说,流放发配的犯人几乎很少有回来的可能,虽不是死刑,也八九不离十了。

即将被斩首的犯人

北京菜市口,即将被行刑的犯人。


菜市口是北京专门行刑的地方。这里南来北往,人群聚集,在通讯并不发达的旧社会能够起到很好的震慑宣传作用。


从照片上人物的着装上来看,应该属于秋后问斩。


秋后问斩,又称秋决,是封建社会的基本行刑制度。绝大部分死刑都会在春天进行审判定罪,秋天进行问斩。


照片中围观百姓麻木的表情让人恐惧,封建社会最不值钱的恐怕就是人命了。

被戴枷示众的犯人

戴枷示众。


一般用于小偷小摸的罪行。


从照片中受罚人和背后跪着人的着装上来看,应该是穷苦人家忍不了饥饿偷了地主家的钱粮,被衙役抓住后,绑在十字架上。


这种刑罚,一般让这些受罚者跪上三天三夜,中途不允许吃饭喝水上厕所,以求起到震慑的作用。

被戴枷示众的犯人

同样应该是因为小偷小摸的罪行被判处下跪示众的处罚,但是这位犯人仿佛官府里有人,行刑时被打了折扣。


穿戴还算整齐,膝盖下也垫了层棉絮,从而减轻疼痛。

戴枷的罪犯

戴枷的罪犯,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呆在一旁等待处理。


枷锁是古代的最基本刑具,根据所犯罪行不同量身定制不同重量的枷锁。


枷锁在古代的作用类似于今天的手铐,目的是为了防止犯人逃脱。

加强版枷锁

加强版枷锁。


每名犯人身上除了佩戴重枷以外,身上还锁着铁链,这种情况一般是团伙作案。

古田教案主犯之一杜朱衣

杜朱衣,贫农,放鸭为生。


古田教案被官府缉拿的主犯之一,照片上的他被关在笼子里。


1895年,福建古田人氏刘祥兴以抗税为口号谋划起义,遭到当地英美传教士举报。


于是,刘祥兴等人决定提前行动,首先攻击告密的英美传教士。


300余名起义军火烧教堂,杀害传教士11人。


事件发生后,引起英美震怒,光绪皇帝下旨由中美英调查团严查。


最终杜朱衣等参与起义的农民均被斩首,而被起义军杀害的英美传教士得以厚葬。


13年以后,光绪皇帝被慈禧毒死。


17年以后,清朝灭亡。

喜欢都是可怜人间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