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和气生财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民国时清朝皇陵被盗得很惨,还有未被盗的陵寝吗?都是谁的陵寝?

送交者: 桂花酒[♂★★★和气生财★★★♂] 于 2023-06-13 15:27 已读 859 次 1赞  

桂花酒的个人频道

+关注
 2023-06-13 20:49

其实清朝皇陵一共分为三处,分别是位于河北遵化的清东陵、河北易县的清西陵以及辽宁的关外三陵,主要是清东陵在民国时期被盗挖的很惨,地宫几乎都被打开,清西陵和关外三陵相比之下保存得比较完好,下面就来说说还有哪些清朝皇陵没有被打开,以及为何清东陵被盗挖得很惨,清西陵和关外三陵保存比较完好。



民国时期清东陵被盗挖的最惨,不过也有一座帝陵得以保存

1928年的夏天,民国军阀孙殿英对外宣称军事演习,他率领部队以军事演习为名义进驻遵化清东陵范围的马兰峪附近。


清东陵营建始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当时清世祖顺治皇帝去世,开始修建清东陵,在清东陵内共有顺治皇帝的清孝陵、康熙皇帝的清景陵、乾隆皇帝的清裕陵、咸丰皇帝的清定陵、同治皇帝的清惠陵五座帝陵。


孙殿英在盗墓时,本来最先计划打算盗挖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的清景陵,但是由于清景陵的地宫积水很严重,所以最后他只能放弃了盗挖清景陵。


不能盗挖康熙的陵寝,于是孙殿英就又把主意打到了实际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乾隆身上,乾隆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实际执政时间长达六十四年,并且生前极为奢侈,因此孙殿英认定乾隆的皇陵中肯定有很丰富的陪葬品。


盗挖了乾隆的清裕陵地宫之后,孙殿英意犹未尽,他又想到同样奢侈成性且把控政权时间长达四十七年的慈禧太后,于是孙殿英又盗挖了慈禧太后位于普陀峪的定东陵。


由于乾隆和慈禧生前过于奢侈,他们俩地宫中的陪葬品就十分丰富,孙殿英用了三十辆骡马车来装载清裕陵和定东陵盗挖的宝物,所以孙殿英没有继续再盗挖清朝其他皇陵。


虽然孙殿英没有继续盗挖,但是到了抗日战争之后,当地的土匪王绍义和张尽忠勾结清东陵守陵人后裔穆树轩对清东陵进行了二次盗挖,有了这些土匪再次盗挖,此后清东陵又陆续遭到其他盗墓贼盗挖,几乎被盗挖一空。


王绍义一伙人主要盗挖了康熙的景陵、咸丰的定陵、同治的惠陵,而其他陪葬历代清朝皇帝的妃嫔墓也基本都遭到后来的盗墓贼盗挖,不过清东陵被盗这么多次,唯一没有被盗的帝陵就是顺治皇帝的清孝陵。



顺治的清孝陵之所以没有被盗,还在于在史书上有明确记载,顺治生前就提倡简葬,并且他还十分崇信佛教,再加上满洲人有火化的旧俗,因此顺治死后被火化,其遗骨被装入骨灰盒中埋葬进了孝陵地宫。


陪葬顺治的两位皇后也都是死后实行火化,以骨灰盒形式葬入地宫,所以顺治的地宫中几乎没有太多陪葬品,也得以免于被盗。


因此在民国时期清东陵被盗挖得最惨,但是也有一座帝陵没有被盗,那就是顺治的清孝陵,正是由于顺治实行火化后安葬,还提倡简葬,这样他的清孝陵才能免于被盗。



虽然清西陵保存比较完好,但也有一座帝陵被盗

与清东陵相比,清西陵就好多了,清西陵相对保存得比较完好,大部分皇陵地宫都还未被打开。


清西陵始建于雍正八年(1730年),其中共有雍正皇帝的清泰陵、嘉庆皇帝的清昌陵、道光皇帝的清慕陵、光绪皇帝的清崇陵四座帝陵,在这四座帝陵中只有光绪的清崇陵被盗挖。


在1938年时,光绪的清崇陵被一伙不明身份的人盗挖,据事后勘察发现,这伙盗墓者似乎对清崇陵内部构造十分了解,他们并不像孙殿英那样用炸药破坏性的炸毁了地宫石门才得以进入地宫,而是熟门熟路的破解了防盗设施,他们对清崇陵内部的熟悉就如同这座陵寝是他们修建一样。


因此有推测认为盗挖清崇陵的人可能是当年参与修建的工匠,毕竟清崇陵修建完成时间距离被盗仅20年,其实崇陵的宫内陪葬品并不丰厚还会被盗,所以很可能是参与修建地宫的工匠所为。



据后来民间传说曾有人将清崇陵内的陪葬品售卖给了京西八国教会,而后将卖陪葬品的钱购买了近千套军用棉衣。


如果民间传言属实,那么盗挖清崇陵的人似乎又能和军队产生关系,可是像孙殿英这种军阀盗墓之后都是为了自己发财,并没有拿太多的钱用来购买军需物资。结合一下当时抗日战争爆发局势,因此这一伙盗挖光绪清崇陵的人很可能属于民间抗日武装力量,盗墓所得来购买的军需物资是用来支援华北抗战,如果情况是这样的话,那么也算是盗亦有道了。


清西陵中除了光绪的清崇陵被盗之外,其余的雍正、嘉庆、道光三座帝陵都保存的比较完好,帝陵的地宫封土都保存的比较完好。


不过其中也有一段小插曲,那就是在1980年时,在进行文物巡查时,文物保护工作人员发现了雍正的清泰陵有一个旧有的盗洞,因此他们怀疑清泰陵很可能被盗挖了,于是上报国家文物局请求批准对清泰陵进行抢救式发掘。



当准备进行发掘时,考古人员发现清泰陵的盗洞仅有两米多深,这就是意味着曾经有人想盗挖清泰陵,但是因为某种原因没有成功,只是破坏了表面封土,内部封土还是保存完好,这也就是说明清泰陵依旧保存完好。


这也引起了考古界的争议,因为之前建国初期曾经主动发掘过明朝万历皇帝朱翊钧的明定陵,结果由于技术不成熟,导致很多珍贵文物出土风化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所以国家吸取了明定陵的考古悲剧,出台文物保护法,规定不得主动发掘古墓,只在发现古墓被盗后进行抢救式发掘。


因此考古界对于是否发掘清泰陵有了争论,最终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认为以当时的考古技术肯定保存不好出土文物,会重蹈明定陵的考古悲剧,所以夏鼐先生向国家叫停了清泰陵的考古发掘。


后来考古人员就把清泰陵的封土重新填好,因此目前的清泰陵还保存的十分完好,至今没有被打开过。



其实清西陵整体保存完好与它的地理有很大关系,清西陵的地理位置比清东陵更加偏僻隐蔽,雍正当初在修建陵寝时,几乎都没怎么花钱就把周围的居民全部迁走了,这就能看出当时那块地方几乎算是荒无人烟,一直到清泰陵修建完,才陆续入住了一些八旗护陵子弟。


到了民国时期由于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也没有大规模的驻军,这就减少了军方盗墓的几率,而且这个地方也没有成规模的土匪,况且即便是土匪也得需要有护陵人后裔熟知皇陵内部结构才能顺利盗墓,因此清西陵才能保存的相对比较完整。


再有就是埋葬在清西陵的皇帝基本都比清东陵的皇帝要节俭一些,清西陵就没有像清东陵中康熙和乾隆那样执政时间长还比较奢侈的皇帝,参考一下清东陵被盗挖的那么厉害,顺治的清孝陵却毫发无损,这就能明白如果皇帝身前比较简朴,也能少让盗墓贼惦记。


而光绪的清崇陵被盗只能说明他被有心人惦记上了,其实想一想光绪墓中的陪葬品肯定并不是很丰厚,比之康熙和乾隆肯定差远了,毕竟光绪在位时期清朝已经基本快完蛋了。



关外三陵保存最为完好,全都没有被盗过

相比清西陵和清东陵,清朝皇室祖先的关外三陵保存的最为完好,地宫全都没有被盗过。


清朝的关外三陵指的是埋葬着清朝皇室爱新觉罗氏祖先位于清朝皇室发源地赫图阿拉(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的清永陵和埋葬着清太祖努尔哈赤位于盛京沈阳的清福陵以及埋葬着清太宗皇太极也位于沈阳的清昭陵。


关外三陵基本都保存比较完好,埋葬爱新觉罗氏祖先的清永陵由于有些年久失修,有个别地面建筑略微损坏。埋葬努尔哈赤的清福陵则是在民国时期遭到过雷击,损毁了一小部分地面建筑,整体来说保存算是完整。埋葬皇太极的清昭陵保存是最为完好,清昭陵也是清朝皇陵中保存最完好的皇陵。


其实关外三陵保存完好主要还在于简葬和火化,清永陵中埋葬着爱新觉罗氏祖先,他们都是遵循了满洲旧制实行了火化,墓葬内没有太多陪葬品,只有骨灰盒,自然也不会吸引盗墓者。



努尔哈赤在世时还处于后金时期,他只是割据关外的土皇帝,正统皇帝是大明王朝的皇帝,所以努尔哈赤去世后丧葬也比较简单,加之他也是遵循了满洲旧制实行了火化,地宫内只有骨灰盒没有太多陪葬品,自然也不会引起盗墓者的关注。


皇太极在位时期改国号为大清,但他也只是关外的土皇帝,他并没有带领大清入主中原,尽管皇太极是按照汉人的习俗进行了土葬,可是当时的清朝没有厚葬的习惯,所以皇太极虽然实行了土葬,由于墓中没有丰厚陪葬品,也不会太过于吸引盗墓者。


关外三陵除了都是实行简葬之外,再有能让它们避免被盗的原因还在于统治者,清朝灭亡后东北地区一直处于东北军首领张作霖的统治之下,张作霖为人比较讲究,他对清朝皇陵还是实行了保护举措,并没有像孙殿英那样堂而皇之的盗墓。


再后来日本人入侵东三省,在东北地区扶持了清末帝溥仪为伪满洲国皇帝,关外三陵属于溥仪祖先的陵寝,自然更加受到保护,就这样关外三陵才能在民国时期完好的保存下来。



写在最后

所以清朝皇陵中爱新觉罗祖先的清永陵、努尔哈赤的清福陵、皇太极的清昭陵、顺治的清孝陵、雍正的清泰陵、嘉庆的清昌陵、道光的清慕陵都保存的非常完好,地宫全都没有被打开过。


由于孙殿英盗挖清东陵之后,他用盗墓所得的宝物贿赂了民国政府要员,这也使得他最终逍遥法外。由于他的逍遥法外,也加剧了清东陵后续被各种盗挖的悲剧。


因此,人啊,还是平时节俭一点比较好,不事奢侈,提倡简葬,死后也能落个清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布于:河北省
喜欢桂花酒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