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和气生财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秦始皇到底是怎么死的?郭沫若:被胡亥钉死

送交者: 桂花酒[♂★★★和气生财★★★♂] 于 2021-12-31 13:53 已读 1748 次  

桂花酒的个人频道

+关注
 
2022-01-01 00:51

 
 
 


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嬴政在他第五次巡游的时候,突然离世,时年49岁。


秦始皇的离世引发了一系列的阴谋,他最为信任的宦官赵高和丞相李斯通过密谋,将原本无缘帝位的胡亥扶上帝位。


随后,这两人通过伪造遗诏,让原来的继承人扶苏自尽,不久,二人带着秦始皇的灵柩回到咸阳,秦二世正式登基。


然而秦始皇的一生从开始到死亡一直都是历代专家、学者的重点研究领域。



现代学者郭沫若则认为秦始皇的离世并不是病死或者其他正常死亡的原因,而是遇到谋杀,凶手就是秦二世胡亥。


郭沫若还将自己这种猜想写入了历史小说《秦始皇将死》里面,讲述了关于秦始皇之死的另外一种解析和说法,而这一切要从统一六国开始说起。


公元221年,39岁的秦王政灭亡战国七雄的最后一国齐国,由此宣告了他十年以来所发动的灭国大战正式结束。

随后,他发兵匈奴,平定南越,将大秦的疆域开拓到前所未有的广大。由此,嬴政觉得自己要比之前的三皇五帝都要功高德厚,称帝,称皇都无法形容自己的功劳。


根据《史记》描述,秦始皇觉得作为天子的他要自称"朕",并将自己的位号称为"皇帝"。



作为第一位皇帝,他还做了很多创举,他把全国的文字统一成小篆、统一度量衡等计算单位、统一货币。


还开始修建秦朝版的高速公路"秦直道",为巩固刚刚建立下来的秦王朝政权不断努力。


而巩固政权的最好方式是巩固在自己手中,秦始皇称帝后,在中央设三公九卿的制度,地方上不采用分封制,而是使用郡县制,从基层开始,一层一层向上汇报,全国的军政大权统一掌握在秦始皇一人手上。


这种把权力捏在手里的感觉让秦始皇感觉良好,但是同样带来的几倍的工作量。


这时候的秦始皇在精力和年纪方面都没有出现衰退期,没有人会觉得他接下来仅有10年寿命。而郭沫若先生还提出秦始皇其实一直患有一种叫结核性脑膜炎的病。



这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和脊膜的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理由是因为秦始皇在最后病逝前的身体表现十分相似。


原文中提到"他在巡游的途中早就消瘦得很厉害,血色也不好,时常便闭,特别是睡眠不能安稳,时常梦见些海产的怪兽怪鱼来和他打仗"。


并且,他觉得秦始皇应该得了这个病很多年,在他早年的日子已经出现,只是最后发病特别严重导致昏迷,也是在这个阶段,胡亥才有机会下手,用铁钉杀死秦始皇。


而郭沫若先生觉得是他杀的原因是因为这个病不会马上死亡,还可以继续支持两三个星期,会突然的死亡是有人补刀的后果,所以才认定胡亥是凶手。


如果秦始皇真的是死在胡亥之手,尽管从最后的获利方来看,似乎是如此,但是其实应该说可信度不高或者说辩证困难较大。



因为《史记》的事实描述中,秦始皇明显写好了遗诏,让扶苏回来继位,如果秦始皇是一个被他杀的人,又怎么会知道自己会在哪个时刻就会去世,从而写好遗诏呢?


因此,秦始皇会写下遗诏一定是感觉身体不适,自己将命不久矣,才写下遗诏,作为凭证。


作为权力移交的重要时刻,他作为从小斗争中长大的,不可能不清楚不做好移交的危险和隐患,而秦始皇的去世如果是患病,那么患病的原因更有可能是积劳成疾。


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没有只在皇宫里面办公,而是不断地外出巡游。


除了去泰山封禅外,他还去考察工程、视察各地郡县。从秦始皇二十七年开始,《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写道"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二十九年,始皇东游。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


一直到秦始皇三十七年时的沙丘才突然离世,他前后一共出了十年的差。



皇帝出差可能称不上艰苦的旅途,但是在交通非常不便利的情况下,一直在路途的秦始皇,想必舟车劳顿是少不了的。


而且,批奏折的工作并没有因此停下,工作量始终都是饱和状态。


于是,年纪越来越大的秦始皇,长期的路程巡视,加上饱和的工作状态,身体机能和免疫系统必然是有所下降。


秦始皇的旅途并不是很轻松,在古博浪沙还遇到过后来的兴汉三杰之一的张良的袭击。


而在统一后的时代,秦始皇除了工作之外,还喜欢寻找长生不老的方法,徐福东渡就是著名例子。


为了找长生不老药,甚至都被炼丹的方士给骗了,而这里又有一个秦始皇致死的可疑原因之一,就是服用丹药的后果。


古时喜欢长生不老药的皇帝很多,而秦始皇大概是第一个。



《史记》记载当时"齐人徐巿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巿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所谓的丹药其实就是各种重金属的化合物,大部分都会出现有汞的成分在里面。而汞中毒要比郭沫若先生提到的结核性脑膜炎更加容易致命。


毕竟重金属中毒是含量问题,而不是时间问题。


秦始皇找了很多方士以及仙人给自己炼丹,可以为了给徐福去求仙丹,就投资三千童年童女,相比对于练成的丹药应该也是认真尝试。


可惜的是,丹药的配方和服用次数,今人无从得知,但是如果秦始皇是当饭吃的情况下,那么是不是暴毙其实是重金属中毒呢?



秦始皇去世时是49岁,按古人的平均年纪来说不算年轻,他父亲是庄襄王35岁过世,祖父孝文王是53岁过世,曾祖秦昭襄王是75岁过世。


从遗传来说,其实秦始皇的父亲、祖父其实都不是很长寿,并且一直身体不好,特别是孝文王继位三天就过世了。


而秦昭襄王极有可能是遗传宣太后母系的基因才可以长寿,再往上的惠文王和秦孝公都不到50岁离世。


秦始皇应该是觉得自己要命不久矣,而马上立下遗诏,让自己的大儿子回来继位,作为今人可能不太知道秦始皇的心里想法,更多地是从事实倒叙中去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



胡亥如果真的是杀人凶手,那么以他后来赵高询问他的态度,完全不像一个杀人凶手的角色。


《史记·李斯列传》胡亥知道赵高打算改遗诏后,说"固也。吾闻之,明君知臣,明父知子。父捐命,不封诸子,何可言者"赵高曰"不然。方今天下之权,存亡在子与高及丞相耳,愿子图之。且夫臣人与见臣於人,制人与见制於人,岂可同日道哉。"


他并没有发现自己是有机会继承帝位的,是赵高提醒了他。


胡亥曰"废兄而立弟,是不义也。不奉父诏而畏死,是不孝也。能薄而材譾,彊因人之功,是不能也:三者逆德,天下不服,身殆倾危,社稷不血食"。



胡亥非常清楚这种行为上是什么性质,而知道后果,更重要的是,他不知道自己原来还有机会可以继位。


所以,胡亥如果真的是凶手,那么他的行为动机必然是为了让自己继位,当皇帝需要获得当时最有能力掌握一切人的支持。


从后来的事实看,胡亥确实是需要李斯和赵高的共同支持下才顺利继位。


所以,假设秦始皇病重,写了遗诏,胡亥去杀秦始皇的目的其实很多余,他应该要去获得可以在秦始皇离世后可以改变一切的人的支持,而不是去杀秦始皇。


即使赵高很早就和他是同盟,杀秦始皇的行为只会增加风险,因为李斯就是一个不稳定因素。因此,胡亥是杀秦始皇的凶手可信度还是比较低。


秦始皇的去世之所以成为热门话题,是因为在他去世后,看似强大无比的秦王朝居然在几年之内就完全负面,实在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从来的资料中显示就可以知道。



在秦始皇的晚年时期,对于民力的过度征用已经出现了弊端,同时秦法的严苛也让大多数老百姓喘不过气来,刘邦进入芒砀山开始反秦就是在秦始皇晚年发生的,只是在秦二世的时候,反秦力量已成燎原之势。


秦始皇的去世和他的出生一样,都是带着迷糊,古今的世人都觉得这个中国第一位皇帝实在太过神秘。


他短暂的一生和他短暂的王朝一样有些许不足和遗憾留给后人去猜测。其实有考古工作发展到今天已经无限接近真相,哪天可以科学安全打开秦始皇陵墓时,就可以得到这一切的真相。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喜欢桂花酒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