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情感笔记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为什么她老是遇到渣男

送交者: 雨后笑对花[☆★声望品衔8★☆] 于 2020-12-12 23:12 已读 452 次  

雨后笑对花的个人频道

+关注

人的这一生,会遇到很多无形的墙壁。




有一个很经典的例子:一个女孩子,各方面都很优秀,也很聪明,但她在恋爱中总会碰上渣男。




她身边不乏追求者,其中也有不少对感情认真且体贴温柔的男生,但她就是无法被他们吸引。




遇渣这件事在她的几次恋爱中反复发生,看起来就像是一种命——这种命,限制了她的选择。







她的父亲是一个没有能力爱她的人,但她渴望被父亲关怀,所以从小在她心里就有两种渴望:




那个看起来不爱我的人其实是爱我的;


以及我能够通过我的努力让这个不爱我的人爱上我。




由于在自己的父亲身上,多年来这两个愿望反复受挫,她为了避免痛苦就把愿望压抑了起来。




但她却还是会不断通过爱上类似的男人制造出熟悉的情境,期待着这段新的亲密关系,能解决自己的渴望。




这是个死循环,因为这样的男人注定无法给到她想要的爱。






这个女孩子想要爱,但在选择另一半的时候,那个小时候祈求父亲疼爱的小孩就会跑出来接管自己。




小孩控制着她的情绪、感受和理性,让她作出和以往一模一样的选择。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女孩子,那些隐藏在内心的模式,像一个小孩一样控制着我们的人生。






人的不自由分两种:外在和内在。




外在的不自由,很多时候是我们无法选择的——我们的家庭、生存的环境、钱、时间等等。




但它非常外显,家庭状况如何、收入多少、吃啥用啥.......我们实实在在能感受到它的约束,所以我们有机会去突破它。




而内在的不自由,和外在无关,它只关乎我们的内心。




就像上文里的女孩子一样,你的内在小孩,会在你触碰到同样的场景的时候跑出来限制你。




可怕的是,你还以为这是你深思熟虑之后的选择,而全然不知你在被内在小孩深深地控制着。






我们小时候因为心灵没有得到足够的满足和安慰,而形成的这个没有长大的孩子,它会消隐在你的身体里。




当你没有足够的智慧去感知和觉察的时候,即使你内心再强大,也是无法挣脱的。


内在小孩在心理学中,是个很重要的概念。




它由荣格在1940年出版的《儿童原型心理学》中提出,他用儿童原型来描述一个人内心中未成长、未安抚好的部分。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内在小孩治疗法已经成为心理医生、咨询师常用的分析和治疗方法。


文字来源:公众号遇见张小娴

喜欢雨后笑对花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