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金瓶红楼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红楼梦》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之潇湘馆游记

送交者: 一窗青山[☆★★声望品衔12★★☆] 于 2025-02-15 21:35 已读 590 次 1赞  

一窗青山的个人频道

+关注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运气好,先是周瑞家的告诉凤姐刘姥姥着急走,被贾母听见了,让请来见见;随后一见又合了贾母心意,留她住两天。

清早丰儿带了刘姥姥到大观园时,李纨正带着丫头们打扫。清早起来,洒扫庭除,虽不用亲自动手,李纨还是谨守闺训。刘姥姥见李纨的问候是:“大奶奶倒忙得很。”这话一方面说出了刘姥姥的意外,她想不到李纨竟然很辛苦;另一方面也点出李纨没有私生活,大清早忙的也是公中的事,还是最没技术含量的闲事。凤姐让丰儿传的话虽客气,更说明了李纨只能给凤姐打打下手。

李纨让刘姥姥上楼看看,是善解人意,也说明她并非如表现的那样心如缟灰,在凤姐和鸳鸯合伙儿拿刘姥姥打趣之前,李纨已“照顾”了刘姥姥的没见过世面。

自己做主拿了船上用的东西,是李纨仅有的自作主张,虽然打着怕老太太高兴的旗号,仍可说明李纨在玩乐方面并非不感兴趣,平时的万念俱灰,只是囿于礼节,不得不为之。后来贾母问谁让预备的船,李纨忙回:“我怕老太太高兴,就预备下了。”既是讨好,也是解释。贾母才要说什么,薛姨妈来就岔过去了。

贾母要说什么呢?应该不是奖励的话。后文贾母见一群人玩船,动了兴致,说“既预备下”就坐一回,说明她本没想到要坐船,李纨的猜想,应该就是她自己想坐一回船,或者看看别人划船高兴一下。遗孀的身份,使她不能跟任何游乐的事沾边。后来起诗社,探春一提,李纨就积极响应,自荐当社长,不作诗也起个笔名,也是她拿捏着分寸排解寂寞的体现。

贾母带人来了,李纨迎上去,笑道:“老太太高兴,倒进来了;我只当没梳头,才掐了菊花要送去。”她自己不能花啊粉啊的打扮,只能为他人作嫁衣裳,自己忙个热闹了。贾母虽年老,爱鲜亮的颜色,捡了一朵大红的簪于鬓上,又转头叫刘姥姥来戴花。真是人人有花戴,只掐花的人无份。随后游玩开始。

贾母要领着刘姥姥都见识见识,是怜贫惜老,也因深宅大院闲极无聊。第一站先到潇湘馆,贾母必定十分得意此处,才带刘姥姥来。潇湘馆后面又让摆饭在秋爽斋,说"你三妹妹那里好",贾母并非信马由缰,而是心里有游览计划。

进了潇湘馆,刘姥姥先摔了一跤,她自恃走惯了土地,代众人心疼鞋,结果说嘴打嘴,咕咚跌倒。众人“拍手呵呵的大笑”,清晰地分出了层级,不管刘姥姥怎样受贾母照顾,人们还是不可能与之共情。

刘姥姥的自称不娇嫩,既是实话,也是自我解嘲,她土里刨食,哪里有娇嫩的资本。最近常看到有人称别人为“农村公主”,讥讽苦出身不该娇气。现代人倒不如贾母这个封建老太太,她自己尊贵,也予人以尊贵的待遇,肯让丫头们给刘姥姥捶捶,而不是看见保姆敷个面膜都写篇文章发动天下同类声讨。

再说点关于尊贵的题外话。

听说某人有真正的皇族血脉,凑热闹找了那人的书来看。开头写祖先开国功绩还在情理,随后又比较王公和大臣俸禄差距,不禁心生疑问,主人如何跟奴才比薪水?这个思维方式不像贵族了。再往下看,原来其母出身寒微,这就是了。仰视、平视和居高临下看到的东西是不同的,这说的并非地位身份,而是灵魂的高度。神爱万物,是神的高贵处。

贾母待人接物,堪为现代人表率。

一众人到了潇湘馆,刘姥姥见了书案纸笔,说“这必定是哪位哥儿的书房了”,这正说在贾母心坎上,老太太“笑指黛玉”说:“这是我这外孙女的屋子。”贾母十分得意。她富有人生智慧,从不死板看人,她喜欢凤姐儿会说话,但明白会说的有会说的好、不会说有不会说的好。

刘姥姥听贾母说后的表现是“留神打量了黛玉一番”,“方说”这里不像小姐绣房,比上等的书房还好。她留神打量黛玉,是因黛玉出乎她意料之外的与众不同,也是用她老于世故的眼光看出了黛玉的“薄命”。她不能说出来,只能搪塞,她哪里见过上等的书房。

贾母见黛玉窗子上的纱旧了,直接跟王夫人说让给换,而不是吩咐管家的凤姐,是表示她重视黛玉的生活起居,提醒王夫人留心。原来老电影为表现黛玉苦大仇深,有“这府里哪一个是知疼着热的人”这句唱词,跟原著内容不符。人和人彼此仇恨,才能鹬蚌相争渔人得利,遇到无风三尺浪的人要多留神,不要中了圈套。

贾母说完,王夫人无话可答,凤姐忙插话,说起她在库房看到的不认识的纱。拿来看时,薛姨妈也不认识。贾母说那个纱比她们年纪大,说纱的用法,“先时不过糊窗屉”,又略露了一点贾家从前的富贵。这才是大家出身的口吻,绝不说一丈纱多少银子那样露怯的话。那些古董纱正是贾府底子尽上来的象征,如果贾府一直兴旺,那些藏着的陈年货就没有见天日的时候。

离开潇湘馆是贾母张罗的,说“这屋里窄”,只是个借口,到探春处闹了一回,走的时候说“她们姐妹”怕人来脏了屋子,才是真正的理由。听探春说老祖宗说哪里的话、求着来坐坐还求不来,贾母又说三丫头好,“两个玉儿可恶,回头吃醉了偏往他们屋里闹去!”这调侃显得跟两个玉儿分外亲热。

后来刘姥姥吃醉了,果然三不知跑到宝玉房里睡了一觉,应了贾母前面的话。

小贴士:系列叢書《漸行漸遠金瓶梅》和《日日雜談》已在亞馬遜上架,搜索一窗青山即可找到,後續預計將陸續上架《金瓶梅》賞析文章二百多篇,《日日雜談》小品文五百篇和《紅樓夢》賞析多篇,供大家消磨時間、佐茶佐酒,敬請關注。

贴主:一窗青山于2025_02_15 21:41:04编辑
喜欢一窗青山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一窗青山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