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金瓶梅》(1)
第一次听说「金瓶梅」这本书,是在读大二时,给当地一家报社当家教。每次结束后,总跟社长的屋里闲聊上一会,领赏一瓶冰镇健力宝,当时冰箱在城里已经普及。钱多的好处,就是人不用工作,可以在家看书来消磨时间。我问,“你看的什么书?”,人回答说,“你们太小,不能看哦,金瓶梅”。我不知道金瓶梅什么书,表现平淡不见惊,哦,说自己不看小说,上不了文学的道。
前两年赶上休坛,突然想起了这本书,何以为禁?再说手机一勾,能见好几个链,随便挑了一本,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断断续续在路上。。。读完方知,我读的是崇祯本。
里面有些方言,接近家乡土语,拼音不得表达。。。吃喝拉撒,仿佛就在昨天。。。好多处,似懂非懂。一百回,人物还乱。。。乱世之象,形同预言之说。。。合上书,门洞见开千年事,生老病死命难违。
书之外,更叹写者何人?夜昼浑,人颠倒。大江南北谁是谁非,水流百年难成定论。奇,奇,奇。
最大的收获,书该怎么写?茅塞顿开,日月新象,一洗之前的乱抹,瞎糊,硬凑。
感悟最深的一句话,
“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
金瓶梅是面镜子,自己会是书里的谁?
也说,“没有金瓶梅,就没有红楼梦”。
「红楼梦」打小就听,戏里也唱,本打算错过,不得不捡起细读,以期更好地理解金瓶梅,正如一窗青山,瓶楼传说。
本没有打算这么早开始,感觉还得再给金瓶梅一点时间。只是青山不待人,我只能把红楼碎影羞答答前提。
“金瓶红楼”开坛以来,助我读书,于我有幸!但我自己的理解,浅的不能再浅,实在不好意思端出。人粗,读得不仔细。头笨,悟得不深透,所以,总是用文具盒,笔记本,小书包,晃晃闪闪,遮遮掩掩。
扯了,
“卧看纸上烟霞,同享读书乐趣”
~~~
注:「武松」,八集电视连续剧,摄于1983年。那时还没有听说过「金瓶梅」,但看见了武松,潘金莲,西门庆。。。对我,算是「金瓶梅」的朦胧之始。剧中的配曲“一枝花”给我印象很深。所以,当青山最初来三叶发文「金瓶梅」读书笔记,我一个回头,就想到了这里
贴主:不只拾拾影于2024_10_14 15:23:09编辑贴主:不只拾拾影于2024_10_14 15:29:11编辑
贴主:不只拾拾影于2024_12_07 9:10:42编辑
已标注为不只拾拾影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