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潘金莲为什么不捞钱
钱比一切可靠,一直听人言之凿凿,不以为然。读《北京故事》时,女主有一段自我表白:“我让你开心,你想过我要什么吗?我不想要你的钱,可我又能要什么呢?在感情上你付出了多少?就是在夫妻生活上,你都不能像个丈夫。”看完这段话的刹那觉得她有道理,转念一想又不对,她说她想要的是感情,当时是巨款的一百万或许能给她点安慰,可能替代感情么?
《北京故事》是个好故事,虽然作者插入了太多的床戏,仍能强烈地感觉到感情的震荡,不像《金瓶梅》令人绝望地毫无波澜。导演关锦鹏最初认得太露骨不肯拍,后来被情节感动接受了。两个男主角是胡军和刘烨,形象表演俱佳,唯一的问题是:观众知道他们在表演,总差那么一点点不能完全跟着入戏。说回《金瓶梅》,潘金莲饱受没钱的困扰。她因母亲没钱被各种卖,又因武大没钱为典房子卖掉了张大户给的首饰,一无所有到了西门庆家,被有钱的李瓶儿碾压。玳安曾抱怨潘金莲分派他们买东西不给足钱。潘金莲知道佣人办事照例要“落钱”,她穷出身,不惯给人小费,并不是克扣下来做了自己私房,她兢兢业业省下来的还是西门庆的。春梅最了解她,说家用的钱放在那里,潘金莲怕被人小看,从不私自动用,要衣服首饰,明堂正道跟西门庆要。她跟西门庆要东西,如《红楼梦》宝玉所说,他让智能倒的茶不如秦钟让智能倒的有情意,西门庆额外给的在潘金莲看来意义重于东西。可惜,西门庆不解风情,每次潘金莲开口,他都说她“占小便宜”。用东西换情意,西门庆这个蠢货占了大便宜还不自知。孟玉楼卸任管家职责时学潘金莲说轻巧话“什么难事,雕佛眼便难,等我管”。潘金莲没管过家,不知其中甘苦,只当地位得到提升,凭着好强的心性说嘴。西门庆情商不高智商不低,他知道潘金莲手里没钱,具备贪腐动机,仍让她管,表明他对她放心。西门庆刚死李娇儿就让李铭帮着往外倒私房。她妓女从良不会有什么陪嫁,西门庆家平时也不像贾府按月发月钱,她的私房哪里来的?看她在吴月娘发昏时偷元宝的敏捷身手,管家的时候如果有机会拿绝不会放过。李娇儿的私房多数应该是管家时中饱私囊来的。潘金莲比李娇儿得宠,从西门庆平时用人来看,潘金莲落点私房钱他能接受,做过分些他也可能睁一眼闭一眼不追究。潘金莲偏偏较真,一点也不肯动他的,除了自己要强不想让人褒贬外还有个重要因素,有人盯着潘金莲的一举一动,她不得不时时在意。那个人就是吴月娘。潘金莲不肯给潘姥姥付轿子钱那次,吴月娘就说让潘金莲拿钱付了,然后写到公家账上。以吴月娘谁送个礼盒都要掂下轻重的个性,她根本不相信潘金莲管钱会没有藏掖。作为大太太,主动为做客的潘老娘付个轿子钱,本不算什么,不至于到挪用公款还写账的地步。吴月娘这个建议,就是公开钓鱼执法。潘金莲如果那么做了,一次当百次,她手里的每笔账就都可能有作假的嫌疑。潘金莲未必拿不出轿子钱,可当着众人她就是不能出,因为都知道她身无分文来的,她用的都是西门庆的钱。于是,尴尬的一幕上演了,潘金莲不动,吴月娘冷眼看着,抬轿子的又催着结账,后来还是孟玉楼绷不住,袖子里拿出钱打发。她有钱,没人认为她这银子来自公款。人有钱,往往被认为信誉好,虽然两件事并没必然联系。潘金莲只有一次明显地假公济私。李瓶儿丧事期间,潘姥姥要回家,她找书童为潘姥姥要孝绢,那本是正常的,每个来参加葬礼的人都有一份。恰好书童跟玉箫鬼混被她撞到,她临时起意,叫书童“你且拿一匹孝绢、一匹布来,打发你潘姥姥家去着”。一匹捐之外,多要了一匹布。因书童有短处在她手里,她多拿了书童也不敢声张。潘金莲不动西门庆的钱除了为证明自己手脚干净之外,还有个最重要的原因:潘金莲明白钱解决不了她的问题。这一点她比现代女人明智且深刻。《金瓶梅》一干鬼魂转世投胎,都不可避免带着前生的印记,西门庆接着追求权钱享乐,潘金莲寻找她的一心一计。张爱玲曾说要一次次轮回下去,总有哪一次是貌美多金的。有时候替她多想一点,貌美多金又怎么样呢?倾国倾城,也只做了别人的谈资,倒不如潘金莲,“但得一心人,白首不复离”来得实在。
小贴士:系列叢書《漸行漸遠金瓶梅》和《日日雜談》已在亞馬遜上架,搜索一窗青山即可找到,後續預計將陸續上架《金瓶梅》賞析文章二百多篇,《日日雜談》小品文五百篇和《紅樓夢》賞析多篇,供大家消磨時間、佐茶佐酒,敬請關注。
贴主:一窗青山于2024_09_30 21:37:42编辑
已标注为一窗青山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