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股票投资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傅鹏 增长与分配

送交者: 铗归来[♂★★声望品衔10★★♂] 于 2024-12-04 16:57 已读 1982 次  

铗归来的个人频道

+关注

学习记录,来自付鹏汇丰银行演讲


1、在经济总量不增加的情况下,财富在社会上的分配结构也会影响股市、利率等价格。


(1)日本从2012年开始股市震荡上扬,2023年利率开始小幅上扬,结束35年的衰退与通缩,其原因并不是GDP总量在持续增长,而是因为日本死亡人数超过出生人数,老一辈的财富通过代际传承自然转移到年轻人手中。年轻人的就业岗位供不应求(理解:就业人数增加)。





(2)巴菲特在日本的投资本质是参与日本过去 40 年存量财富的再分配,而不是因为日本GDP增长。


2、社会贫富分化达到一定程度一定会被修正,而利率的本质是税,是向富人征税。


(1)低利率伴随贫富差距的拉大,而贫富差距拉大则引起社会动荡和战争。一般利率高时资产价格下降,导致富人账面财富缩水。而利率低时,资产价格上涨,富人的资产账面价值上升。


(2)低利率和高利率总是周而复始。譬如美国,美国二战前利率是0,到 80 年代利率达到顶峰,2008 年次贷危机到疫情期间利率再次达到 0,2022年以来又开始进入高利率。未来利率中枢回不到0、1、2。



(3)劳动收入上升、资本有加杠杆意愿,这两个因素都能推升利率,但是不同的人对利率的感受却不同,前者劳动者再收入增长中分享经济增长的果实因而感受舒适,而后者则让劳动者在上升的物价中感受生活成本上升的痛苦。


3、国家发本币债做投资,不在于被投项目的本身是否能有收益,而在于这个项目能否为国家带来税收收入。如果税收收入不能大于投资付出,则投资就不合理。债务雪球会越滚越大,不可持续


(1)譬如,建设和运营高铁本身是亏本的,但从高铁本身盈利票价可能需要150元,但是高铁票却只是60元,剩下的65元由高铁提升覆盖范围内的低价获得收入或税收来弥补,是间接税。


(2)国家化债,必须税收收入>投资付出。税收=税基×税率,而税基是人口和收入的函数,所以税收由人口数目,人均收入,税率所决定。如果人口不增长,人均收入不增长,政府化债就投资获取收益就必须增加。遗产税、房产税就大概率纳入征收范围。而这些税本质上是征收老年人的税。


(3)政府驱动引导新的产业,推动整个产业各个环节的周期缩短到五年,代价就是很多行业会以很快的速度进入到PPI为负。


4、只要居民部门能扛得起债,能加上杠杆,政府债务、企业债务、金融部门债务都可以被居民部门买单,就不是问题。


(1)中国内需庞大的一代是 80 后。他们可以花 3 个钱的,上一代留下的钱+自己赚的钱+金融机构给的杠杆。


(2)当下中国居民部门加不上杠杆了,人口总数下降,人均收入下降,杠杆率已经很高,无法再继续加杠杆,因此,企业、政府、金融部门的债务都开始发生问题。


(3)PPI为正,代表着企业可以通过通胀、价格转移的方式向居民转移,向居民部门“征税”。如果PPI为负,则企业部门无法向居民部门“征税”。企业供给过剩,银行压力加大。


(4)老年人加杠杆创造的财富其实是年轻人的跟高的债务。譬如:200 万买的房子,600 万卖给年轻人,拿走的就是年轻人未来 40 年青春的当期现金折现。年轻人背上40 年的债务,如果没有收入的增长,需要硬硬地还 40 年。这样一代一代向年轻人累积债务,年轻人终将接不动这些债务,其资产负债表开始恶化,消费开始出现断崖式的回归。


5、出口、出海的本质是向海外居民部门“征税”。


6、经济收缩的时候,痛苦是从底层穷人向上传导的。中产阶级的收缩对整个宏观经济是冲击最大的。


(1)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缩水的时候,富人由于巨大的财富值生活不影响消费,而穷人没有资产也无从缩水。中产则可能因资产缩水而变穷,因收入减少而现金流减少,消费水平下降。


(2)扣除食品和能源的需求才是有效需求。如果居民部门有效需求在,居民就能加杠杆,能为企业产能和利润买单。反之,居民部门没有有效需求,杠杆就加不了,就不能为企业产能和利润买单。


(3)中国居民的有效需求受居民能够加的杠杆影响,是人口数*人均收入*杠杆的函数。


(4)提振内需的核心就是进行再分配。政府和居民之间进行再分配,贫富之间进行再分配,债务和杠杆之间进行再分配。


7、世界运行逻辑有四层金字塔,最核心的顶层到最基础的底层依次是:意识形态(左翼、右翼意识形态)、政治政党(民主党、共和党执政)、宏观经济、市场和资产。顶层是慢变量,变化容易被忽略.


8、A股


(1)产品客群着眼于富人和穷人问题都不大,但是着眼于中产则有风险。中产正在面临阶层下滑。


(2)产品客户着眼于年轻人和老年人问题都不大,但是着眼于中年人则有风险。中年人压力山大,消费不起。


(3)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要尽早进入,达到市场热度的顶峰的时候要懂得撤退,因为后期一定会过剩。


(4)半导体还没有到产能过剩的阶段,因为还没有做到“遥遥领先”。


9、新兴市场危机与汇率


(1)新兴市场危机不单纯由于美国加息,而是自身投资回报率和债务。中国以前从来不会崩,因为不管美国加息到多少,中国的投资回报率都远远高于美国,此时新兴市场不会产生危机。但是如果对内投资回报率降低,债务高企,则容易产生危机,受美国加息制约。


(2)汇率代表着一国的实际投资回报率以及本币购买力,如果汇率下跌就是投资回报减少或者购买力降低。


(3)欧美、日本可以做到在低利率和政府财政扩张的情况下仍然保持汇率稳定。因为他们国内投资回报率低的时候,他们可以输出资本,到海外用资本赚钱,拿海外的ca­r­ry tr­a­d­i­ng套利资产作为背书,支撑汇率。


(4)广场协议以后,日元去了海外投资赚钱。日本政府的债务补贴了那一代人的福利,包括教育、医疗、养老等。所以,日本人在没有增长那个年代,心里痛苦,但是身体并不痛苦。


10、美股


(1)高估值,低波动,高回报,这三种组合理论上不会同时出现的。但2024年同时出现了,是绝对异常的。


(2)2025年要么保持着高估值+低波动,但是回报率就得下降;要么就是保持着高估值+高波动, 回报率下降;要么就是直接杀估值。杀杠杆有可能,但是还看不到杀估值的路径。


(3)美股要防止高波动,定投可以熨平波动。


(4)产业的中期早期估值都是偏高的。人工智能正是这个阶段。


(5)美元对巴菲特来说是零波动率 4.5%股息的股票,其持有现金并不意味着认为美股要崩盘。


11、新兴市场的债券


(1)新兴市场的债券本质上是高息的,因为其金融体系不完善, 央行和银行的利率并不能正确地反映经济周期的资本供应和需求,导致银行的利率一定低于实际经济的投资回报率。


(2)在新兴市场放小贷违约率很低。


(3)因为违约率跟放多少息没关系,跟对经济的判断有关系。就好像早期中国经济好的时候,利率高违约率也不高。

喜欢铗归来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