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江淮大地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班主任》 (后记)

送交者: 民主不仅仅是价值观[☆★★声望品衔12★★☆] 于 2023-05-03 8:49 已读 308 次  

民主不仅仅是价值观的个人频道

+关注



【作者简介】


刘心武(1942~) ,笔名刘浏、赵壮汉等。四川成都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任中学教员15年,后任北京出版社编辑,参与创刊《十月》并任编辑。1979年起任中国作协理事、《人民文学》主编等职。创作上,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后又发表《爱情的位置》、《醒来吧,弟弟》、《我爱每一片绿叶》等小说,曾激起强烈反响。出版有短篇小说集《班主任》、《母校留念》、《刘心武短篇小说选》,中篇小说《秦可卿之死》,中短篇小说集《绿叶与黄金》、《大眼猫》、《都会咏叹调》、《立体交叉桥》、《519长镜头》,中篇小说集《如意》、《王府井万花筒》、《木变石戒指》、《一窗灯火》、《蓝夜叉》,纪实小说《公共汽车咏叹调》,长篇小说《钟鼓楼》、《风过耳》、《四牌楼》等,还出版有散文集、理论集、儿童文学等作品以及8卷本《刘心武文集》。
【创作背景】


刘心武1961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十三中任教,目睹了文革期间极左思潮对青少年心灵的毒害。1974年,他调到北京人民出版社任编辑。出版社的工作为他提供了比在中学任教时更开阔的政治与社会视野,也体察到了文学复苏的可能性。1977年2月,两报一刊的社论明确提出“两个凡是”。按照这种政治路线,刘心武作为编辑负责的两部作品都因为无法编造出“阶级斗争”情节而没能出版,这让他产生了放弃瞎编、书写真实、寻求改变的想法。同年夏天,根据在中学工作时的见闻和长期以来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他在家偷偷写了《班主任》。虽然之前他曾发表过若干配合政治形势的文稿,但《班主任》却是他第一篇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出自己真实认知的作品。由题材敏感,经过一番犹豫,直到初秋,他才决心将稿子寄给曾向来约过稿的《人民文学》编辑崔道怡。在邮寄过程中,因为邮政人员不允许他在稿件中夹带给编辑的信,本就心情矛盾的他曾一气之下不打算把稿件寄出,但冷静下来后,他细读了自己所写的文字,认为还是应该寄出去。 


发表过程


1977年9月,《人民文学》编辑部小说组责编崔道怡看了刘心武的投稿《班主任》后深受感动,未经复审就回信肯定了作品的题材有现实意义。随后小说通过了组长涂光群的复审,但在终审环节,副主编刘剑青难以决定是否刊发。当时编辑部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小说太尖锐了,属于暴露文学,不宜发表;另一种意见认为作品塑造了张老师的正面形象,作为揭批“四人帮”的小说,应该发表。两派不能达成一致,小说被交给主编张光年裁决。张光年把《班主任》的三级审稿人员和相关编辑召集起来进行讨论,张认为小说有修改的基础,题材抓得好,不仅是教育问题,而且是社会问题,写矛盾尖锐很好,不要怕尖锐,但要准确。但小说还不够尖锐,抓住了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问题,却没通过故事情节尖锐地展开,没有把造成这个矛盾的背景、原因充分写出来。 


崔把张光年意见转达给刘心武,刘对作品进行了修改,比如给谢惠敏增加了“不许同学把小麦穗带回家”的情节,还增加了四人帮的爪牙经常找谢谈话的情节;将石红的出身改为知识分子,添加了她在家中学习的背景。对于修订稿,崔又做了修改,例如初稿中刘心武表现张老师内心呐喊时写了“救救孩子”,崔建议加上定语,改为“救救被四人帮坑害的孩子”。最终,小说发表在当年第11期《人民文学》的“短篇小说特辑”头条位置上。


 


【人物介绍】


张俊石


光明中学初三年级三班的班主任,共产党员。为人严肃、庄重,学识渊博,做事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具有坚定的立场,深受学校党支部的信任,在学生们中也极有威望。当党支部书记要他接收流氓学生宋宝琦时,他毅然答应了,并且立刻去宋家家访。虽然此举遭到学校同事和班里学生的反对,他还是决心尽力挽救宋宝琦和其他被“四人帮”毒害了的孩子。


谢惠敏


光明中学初三年级三班的团支书、张老师的得力助手,是公认的好学生。心地单纯而真诚,品行端正,热爱社会主义,但受“四人帮”的极左思想毒害,思想僵化而顽固,喜欢上纲上线,迷信盲从极左思想。她认为凡是报纸上没推荐、图书馆不外借的书都是坏书,因此,在《牛虻》是不是一本“黄书”的问题上,与同学石红、老师张俊石的意见相左。[3] 


宋宝琦


家境不错,但是由于父亲疏于管教,再加上十年动乱中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校教育,缺乏正确的引导,以至于走上歧途,参与不法团伙的犯罪活动。他营养充足、身体壮硕,但是精神空虚,愚蠢无知,头脑里满是封建时代的哥儿们义气。这个坏孩子和“好学生”谢惠敏一样,虽然根本没有读过(只是在书中的插画上乱涂一气)偷来的《牛虻》,却坚信那是“黄书”。


石红


光明中学初三年级三班的宣传委员,干部家庭出身,受父母影响,从小就喜欢读书。她不仅读过《共产党宣言》、毛选等政治理论著作,还读了不少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善于根据马列主义的原则去思考、分析问题,并积极体现到行动中去。


尹达磊


光明中学初三年级的数学老师,与张俊石是可以推心置腹、无话不谈的同事。粉碎四人帮后,他感到心中一片光明,对教育战线、对自己的学校充满了憧憬,认为既然“四人帮”已经被揪出,那么扫清“四人帮”在教育战线的遗毒,应该是很快就能办到的,却忽视了问题的复杂性。他一心扑在提高教育质量上,因为担心影响班级成绩,所以反对接收宋宝琦。


 


【作品影响】


小说发表后受到广大读者欢迎,曾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改编成广播剧,并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第一名,票数比第二名多了一倍。1978年,控诉“四人帮”对人民精神造成的戕害的文学作品形成了一个浪潮,史称“伤痕文学”,《班主任》被认为是“伤痕文学”的开山之作。


2018年9月,入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


 


【作品争议】


小说在发表之初引起了一定的争议。有人认为小说背离了革命文学的“歌德”正道,也有人向有关部门写匿名信,称刘心武的这篇小说是“解冻文学”(《解冻》是苏联作家爱仑堡的长篇小说,被认为是配合赫鲁晓夫搞修正主义治的作品),应予以制止。 


 


【作品评价】


原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冯牧:《班主任》“从反映生活和挖掘思想的深度方面,塑造艺术形象的生动丰满方面,对我们的文艺创作应当说是有了新的增添、新的贡献……人民群众已经众口一声地肯定了这个作品,认为它表达了他们的思想,回答了他们的问题。”


文学评论家朱寨:“班主任中宋宝琦、谢惠敏这两个形象概括了深刻的社会内容,具有普遍的意义。”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曾镇南:“《班主任》不但触发了整整一代人对自己一向深信不疑的某些观念、某些思维习惯、某些精神支柱的怀疑,成为新时期文学对极左思潮进行持久、深刻、有力的批判的嚆矢,成为全民族思想解放运动的文学上的先声,而且就它对整个文学创作文思想的扭转与开拓而言,其文学启蒙意义也不能低估。” 


原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语文教研室教员李书磊:“《班主任》从它对谢惠敏的剖析和对文革的批判上来看是新时期文学的开端,而从这种剖析的保留性和批判的表面性来看它又是旧时期文学的总结。”


 

喜欢民主不仅仅是价值观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已标注为民主不仅仅是价值观的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若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