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特的平台历史
@阑夕:昨晚连麦聊推特中文圈还是比较 High 的,毕竟都是推特的老用户了,也算是亲历了中推的好几轮代际更迭,不说念念不忘吧,至少心有戚戚焉,直播间也变成了死去记忆在攻击的现场,不止是推特中文圈,连带着推特的平台历史都重新捋了一遍。
昨晚几个嘉宾,包括我在内,都是 2009 年注册推特的,看起来很是凑巧,但实际上并不意外,2009 年前,中推的活跃者极其稀少,主要都是博客(网志)时代的 Blogger,把推特当成「短博客」来玩,同温层的氛围平静却也短暂。
2009 年发生了很多事情,饭否关停,微博上线,移民推特的人也暴涨起来,推特中文圈这个概念被广泛接受,除了字面意思以外,它还成了正式的产品名称,当时推特对中文的支持极弱,但 API 很开放,所以有很多开发者写了面向中文用户的第三方客户端,版本各有不同,但普遍都用推特中文圈来命名,还增加了推特主站没有的广场、排名等功能。
潘乱也做了可能是众所周知的考古发现,同样是 2009 年这个命运齿轮转动之年,王兴在饭否失败后把团队全都拉去筹备创办中国版 Groupon—— 也就是后来的美团 —— 没想到自己的 CTO 不干了,跑去创业做了一家名叫 99 房的网站,结果也没成,再后来到北京曾经最有名的创业小区锦秋家园租了房子继续死磕,新的产品叫今日头条。
此时的推特中文圈,可以说是承担着中文互联网的溢出,有数据显示中文语种在推特上的占比最高时一度排在第 6 名,就是发生在 2009 年到 2011 年之间,中推的舆论场也彻底时政化,有一拨早期推友不满这种变化而选择退出,但浪潮汹涌的键政热情实在难以拦住,不止是推特中文圈,整个推特都烧了起来。
下一个时间节点就到了 2011 年,推特在埃及等阿拉伯国家的事变了起到了很大作用,意识到它的去中心化组织能力后监管从严,加上推特中文圈内部也开始分化和撕裂 —— 党同伐异是所有键政群体逃不过的宿命 —— 中文在推特上的占比极速萎缩,几年内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小语种,和推特的全球化布局反了过来。
2011 年也是微博开始占据生态位的起点,这一年天涯社区办了公司创办以来最为奢华的一场年会,包了一艘邮轮把 1000 多人载去公海看日落喝大酒,以为未来尽在手中,但我们现在都知道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靠着「围观改变中国」,微博在公共广场这个场景里赢家通吃。
后来微博和推特都经历相似的「受挫 - 再起」的过程,原因虽然不尽相同,但其实在我看来都属于古典产品能否跨入现代形式的母题,而它俩都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却又没完全做到,种下的因也就成了得到的果,一直困扰到现在都还在解决中。
推特中文圈的变得沉寂,和推特在经营上的陷入困境,几乎是完全同步的,推特的创始团队全被干掉,董事会请来职业经理人担任 CEO,一门心思只想上市,作为 Web 2.0 那一代硕果仅存的产品,推特成了 VC 们能在二级市场退出的唯一选择,于是一切发展也都可想而知。
股东通过上市陆续套现之后,联合创始人 Jack Dorsey 在 2015 年回归推特,但他还坚持管理着自己在出走期间创办的 Square,这也是一家上市公司,双线操作还是相当勉强的,从 2015 年到 2018 年,推特的月活跃用户完全停滞在 3 亿这个档位上,3 年不涨月活,对任何产品来说都是毁灭性的自杀特征。
在低迷时,推特中文圈也贡献了「微博是五彩缤纷的娱乐城,推特是从不打烊的小酒馆」这样的金句。
潘乱写过推特起死回生的路线图,简单来说两个判断非常关键,其一是把分类从社交移至新闻,放弃了去和 Facebook、Instagram 正面竞争,将对手替换为根本不适应互联网变化的传统媒体,其二是不做效果广告了,用传媒化的定位去服务 Top 100 的广告主,让推特成为满足品牌广告「在现场」的发生地,推特的发布框使命也从「你在做什么」悄悄变成了「发生了什么」。
显然,推特是通过避战的方式取巧某得生机的,这很聪明,但也有代价:用户在新闻产品里的行为数据完全比不上社会产品,大家可能觉得岁月静好的吃喝玩乐没劲儿,但对商业化来说,这些分享才是最有价值的,反观高强度键政的用户群体,不是说他们本身没有价值,而是算法系统没有办法提取出他们的价值,数据精确度差太多了。
而在马斯克收购推特之后,连避战避出来的空间都被搞砸了,因为他的政治光谱以及拒不服从的个性 —— 我个人不做评价哈 —— 得罪了 WFA(世界广告主联合协会),而这个成员总计掌管着每年 9000 亿美元预算额度的机构通过窗口指导的方式给推特打上了不建议投放的标签,结果就是马斯克眼睁睁的看着推特的收入和估值几近腰斩。
想要绞杀推特的不止是 WFA,推特自身多年以来都在极力避免滑向「4chan 化」,也是意识到舆论环境的下沉对于广告投放而言是天然不友好的,加上现在金主们都对马斯克唯恐避之不及,它事实上是脱节于互联网的趋势进程之外了。
这就是我之前说的,推特是一个没有进化完全的物种,它有一只脚跨在古典时代,还沉迷于苏格拉底式的广场理论,吸引着同样一批停留在古典时代的网民,你们去推特观察海外的普通用户就会发现,基本盘都是不怎么用 Snapchat、TikTok 等产品的,他们被遗留在旧日的废墟里,原地留守的那一代 Web 2.0 社媒,尸体没凉的也只剩推特了。
推特的另一只脚迈入了移动时代,包括那个体验波动巨大的推荐算法,潘乱觉得他手机里的推特是一个完全没法在公共场合打开的 App,小互则说自己调教出来的信息流已经非常茧房了,而真正优秀的推荐算法根本不应该出现这样的明显差别,实际上就是技术不足的问题,推特从前在旧金山就不怎么能吸引到真正有质量的工程师,马斯克一通裁员之后就更加不可能了。
我在推特也发过对于糟糕算法的体验,比如和浓眉大眼的潘乱不一样,我不介意自己的推特首页没办法在公共场合打开,但我经常会在肤白貌美大长腿的信息流里刷到男娘⋯⋯如果我点不感兴趣,推特就会连带着肤白貌美大长腿的内容都给我减少推荐了,但我只是不要男娘的擦边图出现啊,这是连 Pornhub 的算法都能解决的基本判断问题,但推特的算法硬是搞不明白,导致我每次只能单独点进男娘的主页后手动 block,以免算法受到误导,这就很落后了。
马斯克也说过,当一个用户出于批判表达转发一条推文之后,推特的算法还没有聪明到能够识别用户的立场,它很有可能以为用户喜欢这样的推文,然后推荐更多的相似推文给他,以致于用户越刷越气。
这就是横跨古典时代和国内时代「既要又要」的坏处,推特本能上依然是一个消费冲突的媒体平台,但它又想假装成高用户价值的内容平台,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推特全站都有老龄化严重的迹象,25 岁 - 34 岁的用户占比排在第一,但 Instagram 和 TikTok 则都是 18 岁 - 24 岁占比最高,日推可能相对比较反常,但日本是整个互联网都还停留在过去 —— 常上日本站点的人一定会对那些十几年前的网页设计风格印象深额 —— 所以更加强化了推特作为上一个时代造物的感受。
中推的情况也是如此,用户的年龄结构偏大,泛华语地区的东亚年轻人宁可用 Threads 和 ClubHouse 都不会选择推特,被盗图的青丝老师们之所以锁定在「带娃的熟女」这个形象上而不是更普遍的白幼瘦审美,也是因为中年男人才是推特的主流观者。
回到推特中文圈的话题,2018 年川普的推特治国吸引了一波看热闹的新用户,很多官媒也是在那点时间开始运营推特账号,再就是 2022 年 AI 这波王炸响起,推特上的开发者、程序员、设计师数量大增,最重要的是有了年轻血液,在发连麦预告的时候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这点,还以为推特只是用来色色和键政的地方,这只能说明除了他们本身刷推的目的之外,也不打自招的应上了自己作为中老年人 —— 心理和认知上 —— 的成分。
小互和我都算是这一波活跃起来的推友,我可能相对更早一点,那会儿天天跟朋友们在 Space 里胡扯海聊,但和小互一样,我们最早用推特,其实都是在写博客时,想着推特可以当成一个推广渠道,但没觉得有长期交流欲望,ChatGPT 出来之后,推特成了 AI 前沿技术和大众内容消费完美交叉的一个分享平台,很快带动了科技从业者上推、发推、活推。
不过小互在推特比较倒霉,本来在推特上做 AI 资讯做得非常好,但是因为没有做好安全措施,很不幸的意外怀孕,不对,是意外炸号了,盗他号的人故意发了一些不可言说的内容,并在第一时间向推特官方举报,如愿换来永封,手法非常熟练。
后来的新号涨得也快,小互说这在其他内容平台可能很难实现,就是推特中文圈有点内生社区的味道,里面存在一张张的人情网络,熟人们互相告知并转发一下小互回来的消息,没过多久小互的被关注量就又重新起来了,这是一个拿着喇叭就能让声音传到最后一排的距离感,依旧是那种古典的感觉。
杨一也观察到了这种迹象,他长期做播客工作,对内容的敏感度很高,发现近年来推特中文圈的多样性有了久违的变化,一方面是行业讨论的增加,主要在科技互联网这个领域里,产品经理、工程师和创业者肉眼可见的活跃起来,另一方面也能看到所谓生活方式博主的出现,其中不乏软色情的内容,但又和粗暴直率的黄推不太一样。
我们的老朋友评论尸在即刻发过一个统计推特上中文活跃用户规模的方法很有意思,大家都知道官方是不会披露这类数据的,但可以注册一个企业账号,在推广投放选择只对中国大陆地区的用户推送,这时系统会给出可供覆盖的活跃用户大概是在 800 万 - 1000 万之间,这和梯子没关系,是由授予 App 定位权限识别出来的,考虑到不是每个中推用户都给推特开了权限,所以实际数据只多不少。
换句话说,仅在中国大陆市场,推特也是一个千万活跃用户的社交产品了,至于是日活还是月活尚且不能确定,直播间的评论区有人表示是月活。
推特中文圈的人口增长,从灰产内容的泛滥也能看得出来,各种营销号导流号赚得盆满钵满,女菩萨们收门槛收得飞起,我记得还有 OnlyFans 的博主说过她有 60% 以上的新增付费订阅来自推特。
正经的商业变现同样格局打开,我和小互都收到过 AI 新产品的推广商单,还有不少内容创作者在推特卖 Newsletter 的,转化率也不错,这和推特的开放性有关,虽然我和潘乱都恶意揣测这是因为推特能力不足而非主观不愿,但事实上就是,推特对于信息链路的管控非常弱,所以天然适合所有形式的推广,其中既有卖图包和炒币这种缅北特色的,也有几乎所有 AI 产品都在用推特做冷启动的另一面。
一处讨论的分歧在于,潘乱现在的连麦是视频化的,杨一所在的播客行业也属于多媒体范畴,所以他俩都会质疑推特的变现效率,认为很难比得上 YouTube。
我和小互则是图文时代的遗老遗少,对推特的收益理解并不来自直接的货币化,当然即便考虑到推特开始以流量给人分钱,那个 ROI 也是完全没办法和 YouTube 相比的,只能养活没有生产成本的营销号,推特的价值主要还是在于它的普覆性,如果要找块地方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发东西,推特还是最适合的,如果要谈收益,可能推特更容易造成间接收益,比如 Twitter Personality 给 Wordware 带来的经济价值,还有 Magnific AI 用推特获客融资的案例,就很难用直接收益的模型计算。
表达舒适的因人而异很有意思,虽然我和小互都觉得有个发布框让人直接开始打字是门槛最低的生产模式,但杨一说他打开微博或是推特之后会在更多时候不知道该发什么,反而是给他一个聊天场景,他能对着麦克风输出很久,这也代表着年轻一代用户对传感器的依赖是天生的,他们从小就生活在一言一行都能被手机镜头记录的环境里,所以文本生产才是高成本的。
这场连麦里的光谱也相当分明,潘乱是质疑派,认为推特的产品做得很烂,连累得用户体验也不理想,小互是挺推派,认为算法差才是推特的优点,它敢开源算法也是有助于流量获取规则的透明化,杨一属于学术派,对推特中文圈产生的文化影响特别感兴趣,我嘛,可以说是煽风派了,我就想看到火烧得越来越旺哈哈哈⋯⋯
苹果今年新品发布会后,和菜头写了一篇文章,用词深得我心,意思是在乔布斯离世后,苹果就进入了一场漫长的腐烂过程,哪怕是在这个腐烂过程里,苹果市值一再创下纪录,但那一切都是基于防腐工程的优秀,而非这家公司的生命力。
推特其实也处在一场谢幕过程里,谢幕的主体是旧时代的古典互联网,我们都在这具庞然大物的身躯上玩耍,而它的新收藏家希望打造出一个类似微信的超级 App 出来,虽然我们看不到任何成功概率。在旧时代这边的推特不会死亡,因为它没有够分量的竞品,这不是得益于它强大,而是取决于巨头们都不再眼馋旧时代的这块蛋糕了,同时它们也锁死了新时代的入口,断绝了推特混入的机会。
无论凋零,还是繁荣,推特中文圈都会客观存在并继续下去,它有点像幻想文学设定里的神祇存在,是因为有人需要而存在的,只有散场时的最后一批观众也离开了,深色的帷幕才会完全合上,在那之前,接着奏乐,接着舞。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