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辣椒、茄子、番茄,老人说有7个雷区不要踩,分别指什么?
辣椒、茄子和番茄属于茄科类蔬菜,并且它们的营养价值在各种蔬菜中也是名列前茅的,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维生素C、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
因此它们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备受青睐的,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很受欢迎。
所以这三种作物的种植技术也是备受关注,并且在我国的种植也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了,但还是会面临种种问题。
比如开花结果不如预期,不少朋友都是自己在楼顶或自家院子里亲手种植一些辣椒、茄子或西红柿,可结果自己都看着心急,这时候更是烦恼不已了。
甚至还有面临落花落果等情况,这在第一年就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的话,很可能会导致第二年就再也种不出来,烂在土里。
那么如何避免这些问题呢?
下面就为大家解密。
开花结实情况不理想。
首先,第一个要注意的事情就是不能原畦栽种,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这一类植物是非常喜欢湿润的环境的,同时它们也是重茬栽培植物。
但是由于土壤经过一年的栽培之后,土壤中已经消耗了大量的营养元素。
但也并不是说重茬栽培之后就不会有其他植物进行栽种了,有些坚韧的植物就能够做到这一点,比如大白菜和大葱等。
所以也并不能说重茬栽培就是“万事大吉”的事情,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原因就是当这些植物年复一年地在土地中栽培时,土壤中的营养元素会慢慢消耗殆尽,这样植物就会受到影响。
并且每一种植物都有自己所特有的病虫害,这些虫害喜欢寄生在一种特定的植物上。
而它们在吃完了一轮植物后,会对下一轮植物有一定的“了解额”,然后自己就去寻找其他与此相似的作物来进行寄生。
而每一种植物的根系都有一个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如果植株的根系温度不在这个范围内,非常极端的话,就会导致植株死亡。
有些植物是喜欢阳光晒着的,有些植物不喜欢,如果阳光面积过大记得注明过小,都会对植物生长造成影响。
这就叫做生态学中的“竞争法则”,所以这就是重茬栽培存在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不能偏施氮肥。
这种植物如果施用氮肥过多的话,植物就会发生旺长现象,而这种旺长对植物生长是比较恶劣的,它会导致植株开花结果延迟。
而且同时旺长的植株还会引起病虫害等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农作物自然会开花结出果实少,这是因为本身产量就少,再加上外界因素影响,所以产量显得更少了。
要知道氮肥对于植株是促进生长、增加叶片茂盛程度作用的,但对于这种作物而言,却起到了相反效果,所以施用氮肥要适量地施用。
还有第三个问题就是施用未腐熟的农家肥,由于农民耕种多为体力劳动,多数时候都是一年下来的庄稼已经收完后就没有时间闲下来去处理这一块地,然后直接将肥料施入土壤中。
但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未腐熟的农家肥中含有大量有害的细菌,它们能够使植株患病,并且还会烧根,严重影响植株生长。
第四个问题是施肥距离过近,这一点是不论农家肥还是化肥都适用这样的位置要求,否则就容易造成植物烧苗等情况发生。
无论如何施肥,都应该与植株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才能确保植株健康成长。
第五个雷区是平地栽培,不管是辣椒、茄子还是番茄,它们都是应该进行高垄栽培的。
因为这些作物最怕涝气,如果将它们进行平地栽培,一旦遇到涝灾,水就会涝住,根系很快就会烂掉,甚至植物直接死亡。
同时高垄栽培也是可以使果实不沾泥土水分,从而使果实更加干燥,也更加干净。
第六个问题是不能盖地膜,是要知道盖上地膜能够保持一定的土壤湿度,从而能够防止涝灾,还能防止洪水带来的热量流失等情况,这是气候因素的影响。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盖上膜后能够透水透气,是让根系吸收水分和氧气的,也能避免出现缺氧和缺水等情况。
但如果不盖膜,就会导致根系缺氧缺水,同时也会导致土壤温度骤降,从而导致果实生长缓慢。
最后一个雷区,就是只进行土壤施肥,这个问题对每一个农作物而言都是相通的。
因为随着根系不断生长,如果只进行土壤施肥的话,就有很大的可能性造成根系老化后根系没有吸收充足养分的问题。
所以叶面施肥的方法就诞生了,通过叶面施肥能够补充养分,在打喷雾时,气泡是会变小、变快后渗入角质层进行施肥方式,这样也可以避免出现缺乏营养等问题。
总结避雷的方法
综上内容来看,我们要想避免七个雷区,就有以下几点方法:
第一点:要注意别原畦栽种,可以选择种植与之相关性较低的小米或者其他植物进行轮作;
第二点:合理施用氮肥,应根据各种植物实际情况,将氮肥适量施加,平衡各类氮肥比例;
第三点:要将农家肥腐熟后再施入土壤,否则植株可能会出现烧根等现象;
第四点:实施灌溉时,应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灌溉频率,以确保灌溉能带来足够的湿气;
第五点:高垄栽培是非常合适辣椒、茄子和番茄的一种栽培方式,要避免涝灾,应采取高垄栽培的方法;
第六点:盖上地膜可以减少风吹雨淋,这样才可以让果实保质保鲜;
最后一点:叶面施肥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不容易缺水缺氧。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