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影视评论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流浪地球2》如何超越了好莱坞叙事?

送交者: 影视达人[♂☆★声望品衔7★☆♂] 于 2023-02-03 9:28 已读 1779 次  

影视达人的个人频道

+关注

科幻诞生的背景



文艺作品总是在以或直白或暧昧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描述着人们对现实的看法,即便是幻想作品也不例外。对于《流浪地球2》的评价,无法脱离科幻作品的发展,而了解科幻的发展,也无法脱离其所处的时代背景。鉴于本文的读者朋友们大多对科幻了解不多,且容我从头说起。



严格意义上,科幻小说诞生于19世纪末。在19世纪中期,欧美社会矛盾尖锐,大批作家以笔为剑,与黑暗的现实战斗,现实主义文学由是兴起。但很快,人类就证明了自身的下限远不止于此,新世纪的钟声尚未消散,战争就不期而至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两次世界大战以及随后而来的冷战,展现了人类如何将引以为傲的智力化为自我毁灭的暴力,将崇高的牺牲化为骗人赴死的谎言。人类自启蒙时代建立的对自身理性的自负与信仰,于此坍塌。崇高的、理性的、超然的、普世的在战火和恐惧中破碎,一如尼采在20世纪前夜留下的谶言:“上帝死了!”



人们绝望地思索:人类是否终将自我毁灭,永坠无间?于是很多人选择在绝望来临前自我了结。1942年,茨威格和妻子双手紧握,于巴西服药自尽。他的遗书这样写着:


“这是出于自愿和理智的思考。”


若是说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现实主义文学在黑暗的背后依然蕴藏着光明和火热。那20世纪的残酷便是将这最后的光与热都碾碎了,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像一个破碎、混乱、荒谬却冷峻的梦境,充斥着人们足足一百年的迷茫和焦虑。



✦斯蒂芬·茨威格


在此思潮与时代背景下,世界末日、后启示录、反乌托邦这类泛末日题材,自科幻诞生之初便是科幻经典母题的重要一部分。



✦美国科幻电影《大都会》海报


对弥赛亚叙事的刻板重复



就我个人审美偏好而言,过去更加喜欢《K星异客》这类科幻片,而对通常视觉效果更为宏大的泛末日题材科幻片兴致缺缺,因为如果对泛末日题材科幻作品的要求不仅仅只是如看杂耍魔术一般追求视觉奇观的话,那么作品总是需要回应这样的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能否自我救赎,以及如何自我救赎?


令人惋惜的是,大量经典的富有影响力的末日类型作品,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弥赛亚叙事作为对此问题的回答。



✦美国科幻电影《星际穿越》


何为弥赛亚叙事?


《旧约·出埃及记》中饱受奴役和压迫的以色列人无力反抗,只能仰赖神明对埃及人施加神罚,只能仰赖神明分开红海,只能仰赖神明从天上降下食物,只能虔诚信仰神明,紧紧跟随神明的先知,才能达到自己的应许之地,获得救赎。


弥赛亚叙事可以概括为一种高度宗教化的英雄史观。其否定了人,或者可以进一步说,否定了人民对历史命运的掌握能力。如果说一般的英雄史观还能称得上是群英璀璨的话,那么在弥赛亚叙事中,人民是完全缺位的,甚至各路英雄也只是陪衬,某个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救世主,成为了决定文明命运的关键。其核心论点可以归结为“救赎仰赖于凡人之外”。



✦摩西劈海


可以看到对“the chosen one”的执念贯穿了《星球大战》《黑客帝国》《终结者》《阿凡达》等众多经典科幻作品。顺便这里需要强调一下,一部伟大的经典作品是立体而复杂的,往往包含了对多个母题的思考和探讨,在多个母题之中,作品也有自己的侧重和偏好。挑出单独某一维度去否定整个复杂的作品全部,这是十分片面的。我尊重这些经典的价值,在此也仅是对上述作品的特定单一维度持否定性态度,而并不是否定作品全部,下面的批判亦是如此。


说回人类自我救赎的母题。显然,人类的救赎依赖于某一个救世主的叙事范式,一遍遍的重复,让所有人感到乏味和不满。创作者们也希望能够有新的突破,于是开始在旧有的叙事范式中加料,基于自身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将人本主义、环保主义等元素添加到作品中,开始强调用“爱”与“自然”来反思科技以及科技背后的工具理性。



这些尝试和思考是极好的,然而却被浓郁的弥赛亚情结限制了内核的发展,因为它无法正面回答这样的问题:在“人民”缺位的情况下,极少数个体的“爱”与“觉醒”如何拯救世界?崇高的理念如何跨越现实的藩篱抵达救赎的终点?


已经被弥赛亚叙事牢牢束缚的创作者们再次把目光看向《圣经》,在《圣经·新约》中人类依靠耶稣受难而得赦免,依靠人与神的灵性之爱而得救赎。为了让主角以一己之“爱与觉醒”拯救世界,创作者们也不得不机械降神。



这里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星际穿越》,父女亲情确实可贵,但通常来说父爱是没法拯救世界的,为了让情节得以成立,作者就不得不机械将神,让未来人类进化成高维生物向过去的自己伸出援手。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阿凡达》,这里需要说明一下,阿凡达表面是在拯救外星人,但电影的内核是人类的自我救赎。电影背景中人类处于典型的赛博朋克社会,环境污染严重,科技发达,生活水平恶劣。如果人类继续以这种破坏性的方式存续,即便成功殖民潘多拉星球,也只是推迟了自我毁灭的时间。作者设定了一个崇尚自然的外星智慧种族作为人类的镜像,以此来教育人类如何平和地与世间万物相处,让人类去反思自身的工业文明。(这里也包含了很多对殖民主义的反思等等,但我个人对这种设定比较反感。这整体呈现出了一种浓郁的太空版东方主义浪漫想象和自我感动,太凝视了。不过这与本文主题无关便不做更多讨论了。)



我们固然可以为这些例子辩护,强调作者是要通过具体的故事传达更为深刻的理念,重要的是理念本身而不是故事的合理性。比如父女亲情代指人类普遍的爱,星际穿越是希望人类能够用爱来反思工具理性,从而获得救赎等等。


但是问题依然没有被解决,那便是理念和救赎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要如何跨越?需要知道,《共产党宣言》已经出版快两百年了,但是想要实现共产主义似乎依然要等两百年。



过去的创作者们好像并不打算回答这个问题,他们刻板地重复着“理念——救世主——奇迹——救赎”的弥赛亚叙事结构,用“救世主”和“奇迹”来填补故事的逻辑空洞。我尊重这些经典作品的价值,但难以感到满意。因为他们始终无法解答我们本章开头的问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能否自我救赎,以及如何自我救赎?


毕竟人类的未来不能寄托于莫须有的救世主和奇迹。



对人与人民的回归



《流浪地球》这部小说我小学时便看过,看过电影后又有重温,个人而言对小说谈不上很喜欢。但《流浪地球2》电影对原著的改编,向原著的内核注入了新的内涵。虽然这部电影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但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了自己思考,并给出了新的答案。


《流浪地球2》的可贵之处不是通过一遍遍不同语言的合唱来强化的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精神,也不是反复强调相信人类相信未来的坚定信念,而是对传统的弥赛亚叙事范式的颠覆。



过去几乎所有的泛末日电影都在“理念——救世主——奇迹——救赎”的结构里打转,偶尔讽刺一些的,比如《不要抬头》,把“奇迹”和“救赎”部分砍了,十分黑色幽默。但是少有人正面回答人类如何自我救赎?如何跨越理念和救赎的深沟?


《流浪地球》电影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回答,依然提出了自己的“理念”,依然充满了最后一秒成功的俗套“奇迹”,依然有大光明的“救赎”结局……但是,“救世主”被替换为了“人民”。



在电影情节的设置中,每一次的危机解救行动,都有意设置了多人多组不同方向但同样关键的平行任务,并且任何一个平行任务的失败都会导致全体的失败。比如在恢复根服务器任务中,虽然电影中是北京视角,但东京和杜勒斯任何一处都同样重要,失败都会导致互联网无法重启。布置核爆相控阵时,主角的任务权重和上百个其他小组也完全相同,三千枚核弹布置错一颗,都会导致计划失败。


可以明显看到,电影想要突出强调主角们的任务并不比其他主视角之外的普通行动人员更为重要,他们的任务也都不是非他不可。虽然电影中图恒宇在任务中遇到了意外,并用其特殊之处成功解决,但究其任务本身,是有高度替换性的,并没有将某种常人不具备的特别身份或能力限定为任务成功的前置条件。



为什么电影要刻意大量重复设置这样的情节?


电影恰恰是想强调这样的观点——每一个普通的个体,都在不同维度上决定了人类命运的走向。是无数人选择的叠加,创造了历史。


《流浪地球2》将过去末日电影中属于弥赛亚的权柄夺回,无需超凡的救世主,每一个普通的个体都分享了掌握人类命运的权力。它强调并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能力、有权力、也有义务和责任去选择人类的命运,构建了“理念——人民——奇迹——救赎”的叙事范式,对如何完成从理念到救赎的跨越作出了正面的回答:唯有立足于人,依赖人民的团结,理念才有可能照进现实。



不足与期待



《流浪地球》电影的叙事范式也为他带来了很多新的困难和缺陷。比如在传统的灾难片中,人们安然于自己无能为力,将拯救世界的责任抛给命运选中的英雄们就可以了。而在人民叙事之中需要动员人民,但动员人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团结?如何面对和解决分歧?回答这个问题是十分艰难的,电影在这方面处理得也十分生硬。


电影在叙事技法上,为了体现“人人都是救世主,无分高低”的精神,并没有选择传统的以单一主角为中心的中心化叙事方式,而是几乎将剧情平分为三份,三线叙事描述剧情。同时又把太空电梯危机和月球危机两部分可以单独拍成一部电影的剧情,压缩到一部里。虽然不得不称赞导演和制片良心,量大管饱,但这也导致即便电影时长有三个小时,信息量依然过于密集,极大地增加了普通观众的认知负荷。当然,实际上如果我们对标影史上那些长篇经典电影的话,《流浪地球2》当然也有达到四小时体量的资格。只能说目前国内不论是市场接受度还是观众认知层面来说,还没有做好习惯在影院观赏三小时以上巨制的准备。期待《流浪地球2》的导演剪辑版后面能与观众见面。



最后,电影的视角依然停留在飞行员、科学家、高级官员等群体上,对更为基层的劳动者的贡献缺少着墨,电影中让我印象较深的只有一幕工人们坐在钢梁上,从高空俯瞰城市的场景,致敬了著名的黑白照片《摩天楼顶上的午餐》。虽说我可以理解这是激进的叙事方式已经将电影挤满,无法再留出描绘劳动者群像的时间。但客观上,这确实使得电影的“人民”成色不够浓郁,不免给人有些许的精英主义感受。这些都是我希望电影续集在未来能够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但瑕不掩瑜,我依然认为这是一部必将载入世界科幻发展历史的伟大作品。流浪地球开辟了新的叙事范式,让以后更多的同类型电影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新的问题,和提出新的回答。这让我对末日题材科幻片有了更多的期待。



一些私货



整部电影我最为看重的一点,便是将权柄收回人间的同时,也将伴随着权柄的责任带回。既然每一个人都是救世主,那么每一个人也都背负着救世主的责任。


如果希望交通环境安全,那么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恪守交规。如果希望城市干净,那么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不去乱扔垃圾。如果痛斥世界的冷漠,那就不应该忽视那些释放微小善意的机会。“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并不等于普通人没有改变世界的能力和责任。



所谓匹夫有责,改变世界是每一个人的权力和责任,如果对现状不满意,如果希望世界能够被改变,那便有责任从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出改变,从此刻开始,但尽所能,自有后来者!


最后,且与诸君高歌共勉: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喜欢影视达人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