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闲谈古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七年瑾:留给大清的时间不多了

送交者: 布南温[♂☆★★声望品衔12★★☆♂] 于 2024-12-13 9:15 已读 813 次  

布南温的个人频道

+关注
01
在晚清的风雨飘摇中,洋务派虽努力探索自强之路,但封建体制的束缚、顽固派的抵制以及内部的腐化僵化,如重重枷锁。这正如秦晖所说,社会思想的变革才是关键,而洋务派的努力在诸多阻碍下举步维艰,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留给清朝变革的机会也不多。



02
曾国藩目睹洋人的蛮横与中国的落后,决心自强。然而,他的努力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显得无力。他网罗人才,创办安庆内军械所,虽有首创之功,但成效不大。这反映出在晚清,个体的觉醒难以抵挡整体的沉沦,洋务运动的艰难起步就已预示着清朝命运的坎坷。



03
李鸿章深知中国军事工业的落后,呼吁士大夫改变观念。江南制造总局虽规模宏大、产量可观,但与西方差距明显且成本高昂。这表明洋务派在学习西方时,面临着技术、观念、体制等多方面的困境,清朝在追赶西方的道路上已经远远落后。



04
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有强烈的主权意识,希望造船兴利。但他调任后,船厂也面临诸多问题。这说明即使洋务派官员有远见卓识,在晚清的大环境下,也难以持续推进改革,清朝的洋务运动就像一艘破船,在历史的洪流中艰难前行。



05
京师同文馆的创办本是洋务运动在教育方面的探索,却遭到顽固派的强烈抵制。这体现了晚清新旧思想的激烈碰撞,保守势力对变革的恐惧。在这种矛盾冲突下,清朝难以培育出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式人才,注定在近代化进程中落后挨打。



06
洋务派兴建的兵工厂内部腐化僵化,如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都存在诸多问题。这反映出在晚清的封建体制下,改革难以深入肌理。洋务运动只是在表面上模仿西方,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清朝的命运,其衰败的结局早已注定。

贴主:布南温于2024_12_13 9:16:05编辑
喜欢布南温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