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闲谈古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大卢讲书:史学大师钱穆,凭什么在1949年就预见了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

送交者: 布南温[♂☆★★声望品衔12★★☆♂] 于 2024-12-13 5:44 已读 985 次  

布南温的个人频道

+关注

1949年的夏天,一位老学者站在钱基博的面前,轻声问道:

“您是研究古代文学的,那么您看军队渡江时发布的那篇文稿,可有大度包容之气象?”

这个看似平常的问题,却让在场所有人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默。

这位提问的老学者叫钱穆,被誉为民国四大史学家之一。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他以惊人的洞察力,预见了许多同僚无法觉察的命运转折。

一个令人心痛的预言成真

事实证明,钱穆的预感是对的。那些选择留下的大师们,几乎无一幸免。

陈寅恪晚年凄惨,双目失明;钱钟书、费孝通等人不得不在思想改造运动中“洗澡”;就连德高望重的吕思勉,也难逃命运的捉弄。

而那些及时离开的学者,却在海外继续发光发热。钱穆本人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培养出了余英时等一批杰出学者,最终在台北安享晚年,享年95岁。

一位真正的通透者

钱穆之所以能有如此敏锐的判断力,源于他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洞察。

他既不像胡适、鲁迅那样全盘否定传统,也不像顾颉刚那样盲目崇拜古人。他对中华文化保持着理性而深情的态度。

拒绝失去尊严的生活

1949年后,当局多次派人劝他回归。他的侄子和恩师吕思勉都写信相劝。

钱穆的回信掷地有声:“回来虽无刀斧之刑,但须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这是学生万万做不到的”

他说,自己在香港亲眼目睹了冯友兰、朱光潜在思想改造中的检讨,那种失去人格尊严的生活,他宁可永远不要。

一本惊艳世人的力作

1952年,钱穆在香港出版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却在学术界掀起了巨大波澜。

他打破传统史学只谈忠臣奸臣的框架,首次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与西方进行横向比较。通过分析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的政治得失,揭示出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内在逻辑

这本书在豆瓣上获得9.7的超高评分,不仅是因为它通俗易懂,更因为它能帮助读者透过历史看清现实。


读史明智的真谛

什么是读史明智?钱穆先生以他丰富而深邃的一生,为我们诠释了这一命题的真谛:

那就是能够穿越时空的迷雾,从历史的长河中汲取养分,洞察当下的现实,从而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乃至国家社会的关键时刻,做出基于深刻理解与理性分析的判断。这种能力,不仅是个人智慧的闪光,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稳定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

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正是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它不仅详细剖析了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演变,更重要的是,它引导读者从中提炼出普遍性的规律与教训,为理解当下乃至预测未来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朝代兴衰更替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理解了政治制度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也感受到了文化传承对于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性。

它教会我们,无论是个人规划还是国家治理,都应立足于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之上,既要汲取前人成功的经验,也要警惕其失败的教训。

这,便是钱穆先生留给我们的最宝贵遗产,也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个人的时代使命。


贴主:布南温于2024_12_13 5:45:18编辑
喜欢布南温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