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闲谈古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阿默读史:万邦来朝的假象

送交者: 布南温[♂☆★★声望品衔12★★☆♂] 于 2024-11-22 17:41 已读 1230 次  

布南温的个人频道

+关注
西湖乌龟潭边,于谦静卧于此。我在这里看到一篇祭文里写着他:受武穆之冤。他与长眠于西湖另一边的岳飞都死于自己的皇帝之手。他们都是忠臣。但是忠于国家,便是他们死的共同理由。

他们也有区别,岳飞死时,国破山河碎,他正要收复失土。而于谦的时代,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因为就在土木堡战败之前,大明还是万邦来朝的景象,而这场差点国破家亡的战争,竟然只是蒙古瓦剌部为了争夺自己向大明的“朝贡权”而爆发的。那么,大明的万邦来朝,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


历史认定,朝贡制度在公元前三世纪就有了。但外族对我中华帝国的万邦来朝,其实是在汉武帝击败匈奴,开通西域之后。由于在已知世界中不存在可以抗衡的对手,那些蛮夷只能花钱买平安,给大汉进贡,听从大汉安排。大汉作为龙头老大,帮你平事,所谓“大汉的援军永远不会迟到”。当然如果你不听话,那么老大分分钟教你做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我先插入一条《道德经》的话: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因为强汉的时代,是每个皇帝向往的时代。皆知此美,但如何成就此美?我们略过众多的帝皇,直接到于谦的时代。

大明一成立,老朱就重申了朝贡制度。老朱当然武德丰沛,周边谁也不敢瞎BB。但老朱也是个讲究人,只要你来朝贡,我就好好待你,你朝贡我一块,我必还你二块。就是“厚往薄来”。于是真的“万邦来朝”了。据《明史》记载明朝时来华朝贡的国家多达150多个,中国式“宗主国—附庸国”体系在地理范围上达到了最大。“大明统一万方,天子文武圣神,以仁义礼乐君师亿兆,故凡华夏蛮貊,罔不尊亲。际天极地,举修职贡。自生民以来,未有如今日之盛者”。

那么是不是就是有150多个国家,叫一声”皇上“之后,就薅了大明的羊毛。可这亏本生意,没有一个皇帝会停下来。为什么呢?就怕别人不来,为什么这么傻,怕别人不来”薅羊毛“呢,就参看《道德经》的那句话。

瓦剌是怎么来薅羊毛的?1437年秋,瓦剌顺宁王脱欢等遣都指挥佥事阿都赤等二百六十七人来朝贡;公元1439年,脱脱不花再次遣都督阿都赤千人来朝,这次的使团人数从之前常见的几百人猛增到千余人;1447年“瓦剌使臣皮儿马黑麻等二千四百七十二人来朝”,来使人数高达两千人,大明朝廷依然按例给赏;公元1449年,瓦剌再次遣使朝贡,又虚报使团人数,大明终于怒了,下令以实际人数给赏,即瓦剌所奏请的五分之一,可是此时的大明,已没了老朱和朱四时的“当头大棒”,所以“厚往薄来”朝贡,其实就相当于用钱买和平。既然给你当个便宜老大,你不要当,那么小弟教你怎么当老大。

于是就有了土木堡之变。这就是于谦的时代,看似万邦来朝,实与宋辽“檀渊之渊”之盟一样,无非是糊着一张窗户纸而已。每每国家坠落,总有英雄挽大厦之将倾。这次于谦站了出来。

于谦活着的时候,景泰帝对他很好,有人反对。大臣兴安说“彼日夜分国忧,不问家产,即彼去,令朝廷何处更得此人?”于谦死后,大明继续着万邦来朝,直到灭亡。

花钱,能有“万邦来朝”吗?能。能教小弟做人吗?不能。

“万邦来朝”美吗?
喜欢布南温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前期社区热帖: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