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闲谈古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坛主管理]

鹤总商业岛:抽离了“乌合之众式的崇高”,我们还剩下什么

送交者: 布南温[♂☆★★声望品衔12★★☆♂] 于 2024-11-11 19:09 已读 1086 次  

布南温的个人频道

+关注
记忆中,我始终偏爱深夜三四点的上海。那时候,所有的喧嚣早已沉入夜色中,街道空荡荡如刚经历过末日洗礼,偶尔能听到风吹过空罐头瓶的声音,像一段细碎而遥远的叹息。第一次发现自己的偏好是在大学时期,那时我便喜欢这样的时刻,喜欢一个人走在深夜的上海街头,整座城市被剥离了人群的喧嚣,裸露出一种脆弱而真实的轮廓。此刻没有了白日的繁忙,也没有期待和追逐,只有冷冷的路灯和空无一人的街道,安静得像梦。

大抵自己天生就不适合群体的热闹,却又总不会拒绝别人,大学时总是会被同学拉到南京路通宵唱K,每每唱到深夜,我就会觉得那种热闹中隐藏着某种微妙的不安。我们身处的时代,人们为了彼此融入,总会有意无意地隐藏、妥协,甚至迎合。

记得当时有一天晚上具体是个什么事件我都忘记了,只记得南京路半夜很多人挥着国旗一起唱红歌,我们本就是路过,却也内心感受到波涛汹涌的热情,许多年过去,那种感觉还是记得很清楚。

这就像《乌合之众》里提到的,个体总是在群体里失去自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集体的融入感,这种集体感总会让人仿佛加入了一个宏大的叙事,每个人都被赋予一种临时的意义。此刻的我,凝视着远处闪烁的霓虹灯,似乎看见了自己,如这个世界一样,如这个世界的每个生命体一样,那些被标签和价格牌覆盖的自我。

或许,我们都不自觉地在群体里找到了某种虚幻的依附,但又渐渐丢失了独属于自己的那份真实。这让我有些难过,却也忍不住一丝苦涩的笑意。

曾有人用高冷这个词形容我,我并不认可,也许我内心并不认为这是我应该有的特质,但事实上,当我发现自己身上逐渐被贴满了标签,被彻底物化的那一刻,我便开始期待抽离出群体这一特殊的社会物种。记得在初入社会时,我们都和其渴望能有个标签在身上,最初,标签似乎只是一些无关紧要的标识,就像不经意间落在肩膀上的灰尘,无伤大雅。

然而,日复一日,它们像潮水般叠加,逐渐覆盖了我的皮肤,甚至渗透到我的骨髓里,将我原本的面貌淹没得无影无踪。那些标签看似轻薄,却开始改变我对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让我不由自主地按照某种社会的标准去思考和行动。它们不是我有意选择的,而是来自社会、来自他人,甚至来自无数个看似合理的群体。

人是群居的生物,这似乎是从未被质疑的事实。在漫长的历史中,群体给予我们安慰与归属,赋予我们抵御孤独的力量。因为在群体之中,个体的脆弱、平凡甚至自卑都可以被暂时掩盖,沉浸在一种共同的情绪里。群体中的人不需要过多思考个人的独特性,甚至不需要追问“我是谁”,因为只要成为整体中的一部分,就仿佛有了归宿。

而所有的群体,无一例外,都会自然的塑造群体“崇高感”,
纳粹如此,哈马斯如此,塔利班如此,环保组织如此,慈善组织也如此。这种“崇高感”更是为群体披上了一层神圣的光环,仿佛置身其中,个人便超越了自身的局限,参与到了某种更为宏大的事业中。“崇高感”是一种奇妙的情感,它能让人暂时脱离自我的局限,感受到一种集体的存在感。这种感觉犹如溶解在海洋里的水滴,个体消失在波涛中,但却同时感到充实而有力。

在这种崇高感之下,人们往往忘记了自身的孤独与无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赋予的意义。然而,这份意义并非由内心生出,而是外界赋予的,就像一件精美的外衣,虽然光鲜亮丽,却始终无法贴合肌肤。

许多人沉醉于这种崇高感,甚至愿意以自身的独特性为代价去换取群体的认同。因为在崇高的氛围中,个体不再需要思索复杂的自我问题,也不需要面对孤独与脆弱。相反,崇高感可以暂时麻痹那些质疑、困惑与惶恐,让人仿佛被温暖的集体情绪所包裹,找到一种暂时的安全感。于是,我不知不觉地追随了这种感觉,像是迷路的旅人看见了路边的灯火,哪怕那并不是自己真正的方向,也愿意走向它,以此缓解内心的不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崇高感渐渐变成了我生活中的一副沉重的铠甲。崇高并不意味着真实,群体的价值观开始在我身上不断累积出新的标签——“成功”、“体面”、“有用”、“靠谱”、“值得被需要”。我以为这些标签能让我在集体中更具分量,然而,这份分量却总带着某种空虚感,仿佛在试图填补内心的某种空白,却未能真正触及内心。被这些标签所覆盖,我逐渐失去了最初的自我。它们逐渐把我变成一个标准化的符号,带着“合格”与“符合期待”的外衣,游走在生活的各个角落。


之后我便时常会想起十七八岁的自己在深夜三四点独自城市漫步的时间,那时的我不需要标签,不需要被赋予任何意义。我只是一个人,行走在空荡荡的街道上,任凭夜色将自己淹没。那一刻的我,无需借助任何“崇高感”来获得力量,也不需要去证明什么,或者是融入什么。

人们常常追逐崇高感,却不知,这种追逐的代价是对自我的背离。当群体的崇高逐渐退去,我才惊觉,内心的孤独感比以往更为深刻。我很喜欢敦煌,在榆林窟第二窟中有一幅著名的水月观音,绘于西夏,直到我第二次去看的时候,才恍然一瞬间明悟水月之妙,如同群体支撑下的那些标签,水中月、镜中花,始终无法真正触及我。
当我们把群体的“崇高感”剥离后,剩下的,或许只是一个贴满标签的躯壳,外在的光辉掩盖了内心的虚无,而内在真实的自我早已在这种群体化的崇高中逐渐消失殆尽。

某个深夜,我独自坐在窗边,无聊的翻看着手机。这个时刻来得荒诞又真实——原来每个人不过是贴满标签的商品,朋友圈就像是一座橱窗,每个人摆放着自己小心经营的“身份”。每一个标签、每一句话语、每一张照片,都是精心选择过的。它们装饰得体,似乎暗示着某种独特的存在感,这些不过是从无数群体中借来的符号,堆积成一个虚假的自我。在这个时代,似乎每个人都被鼓励着“追求自由和理想”,寻找“诗和远方”。朋友圈里满是这种渴望的影像,满是旅行、美食、书籍、运动、正能量,仿佛每个人都在奔赴一场真实的生活。然而,我们的“自由”却从未超出群体设定的范围,反而在标签的重压下日益窄化。

我们小心翼翼地在某个安全的范围内选择性地“展示”自己,甚至为那片展示空间设计一种“风格”,让它看起来独特而有趣。可实际上,我们不过是在画地为牢,用这些精心筛选的标签,将自我限定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

陈丹青曾在一次采访中说:现在的社会价值观已经是非常病态了。我是认可的,这种病态的根基之一,便是那无所不在的群体崇高感,群体给每个人贴上自己的标签,人们也欣然接受,因为所有的标签、所有的身份标记,都是为了在群体中找到一席之地,得到某种共鸣或认同,用群体的崇高支撑自我。一旦群体的“崇高”褪去,这些标签显得如此空洞——“我”不过是一个贴满商品标记的空壳,没有了这些装饰,仿佛就无法在世间找到真实的立足之地。



贴主:布南温于2024_11_11 19:23:51编辑
喜欢布南温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内容来自网友分享,若违规或者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 密码: [--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创建您的定制新论坛频道 ] [ Contact us ]